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地產女性生存錄:不敢嫁,不敢生,不敢老

地產女性生存錄:不敢嫁,不敢生,不敢老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真叫盧俊」(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真叫盧俊團隊,36氪經授權轉載

在地產這個用鋼筋混凝土搭起來的世界裡,有一群「女兒身,爺們心」的女性,頂著巨大的壓力,砥礪前行。

可以說,能在地產圈混下去的女人,骨子裡都有一股與生俱來的好強勁兒。

然而,地產女性依然不可避免地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

01

不敢嫁:這是一個適合單身的行業

先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悲傷的故事。

西西28歲 碩士 市場主管

凌晨兩點多,西西改了18遍的方案終於通過了,她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出辦公大樓,在街口等著網約車的到來。

車還沒來,卻收到遠在西南的男友發來的分手微信。

西西和男友是異地戀,男友每兩個月坐2個半小時的飛機,或者15個小時的火車,來上海看她。

可是,連續4次,持續8個月,每次都趕上西西周末無止境地加班。

不,確切地說,不是「趕上」,自從入了地產行業,她就很少有周末,沒見過夕陽西下的樣子,每天都是星星伴著她回家。

加班實在太嚴重,嚴重得有違倫常和世間一切公理,硬生生逼著她從女子進化成了女漢子。

好幾次,遠道而來的男友到公司樓下坐著等她下班,每次都是等著等著就睡著了。一睜開眼,已是第二天凌晨,女友依然在樓上加班。

有一次正逢周末,一部兩人都很喜歡的電影上映,男友小心翼翼地問她要不要去看?想到這周手頭的活也幹得七七八八了,她對男友拍著胸脯保證說,就訂9點半場的,我先陪你去吃個飯,然後看電影。

結果,不出預料地,臨走前又被突發事件絆住腳,等處理完工作,心急火燎地趕到電影院,電影已經快散場了。

想想這些往事,西西覺得自己虧欠男友太多。

不僅是男友,可以說,每個地產人,都曾因工作太忙對家人感到過愧疚。西西每天忙到天昏地暗,和爸媽通話也只是匆匆兩句。但自己能怎麼樣,難道為了愛情親情中途退場去轉行?

說起轉行,這兩年來,事業單位的小姨已經勸過她十七八次了。可又能如何?好歹在這個行業已經有點積累,如果轉行,又要把經驗清零從頭做起。年齡不等人啊,自己快30歲了,不敢輕易冒險了。

想起那些付不起房租的惶恐日子,一切都沒有選擇,只是為了謀生而已。

上了車後,西西感覺肚子不太舒服,今天是來大姨媽的第一天,這個樣子看來明天要迎接一場「血崩」了。

誰知,第二天,大姨媽竟然神奇地消失得無影無蹤。

此後,她的大姨媽就再也沒有正常過。

西西和男友分手了,依然留在地產圈奮鬥。希望命運能眷顧這麼努力的她。

再說兩個一入地產至今單身的故事。

然然策劃總監本科33歲

從業十年來,她每天只睡5個小時,凌晨2點睡,早上7點起。

原本愛美的她,熬夜熬到開始長黃褐斑,白頭髮越來越多,不得不染髮遮掩,至今不敢結婚。

劉蕾成本副總碩士41歲

碩士畢業後,在男性的世界裡一路廝殺,晉陞至成本副總,卻一直單身。

你會發現,到最後,地產人找同行的很多,因為沒有時間去外界結交,只能內部消化。

可是她工作太忙,職位太高,令身邊的男士退避三舍。

前年劉蕾主動要求降職,可以多點時間和空間找男朋友。

如今劉蕾年過四十,依然沒有找到男朋友。

借問剩女何處有,媒婆遙指地產圈。

在地產圈,這樣悲傷的故事太多太多了……這是個適合單身的行業。

02

這是一個重男輕女的行業

一個資深地產HR說,現在地產行業,明裡暗裡要35歲以下男性。公司認為,女性扛不住地產高周轉這個壓力,一旦結婚懷孕後,事情特別多,孩子啊老人啊各種事,不能百分百放在工作上,因此從源頭上控制女性人數。

不久前,某TOP30房企要求招聘女性員工比例要控制在25%以內,並表明不要漂亮的。該房企不僅性別歧視,還把漂亮女孩視為花瓶。

還有兩家上半年進入銷售25強的閩系房企,要求2018年新招員工中,女性比例控制在10% 。

地產圈歧視女性已經成為共識,女性沒生孩子前,會被認為隨時有生孩子的危險。

生了一個孩子後,會被認為隨時有生二孩的可能。

生完二胎,你就變成「沒精力,沒心思工作」的負面典型。

這種功利主義眼光,讓女性的職場生存空間越來越窄。

所以說,單身的西西她們在地產圈不算最艱難的。比她們更艱難的,是那些負重前行的媽媽級地產人。

03

不敢生:這是一個適合丁克的行業

朋友給我講過一個圈內人辭職生孩子的故事。

曉梅31歲 本科 報批報建經理

5年前的9月30日深夜,曉梅還在公司加班,第二天是她結婚的日子。

但她連婚紗都沒時間去選,表妹按照她的尺碼給她買了一件。

結婚那天上午,出門前她還在電腦前改PPT。

然而,這還不是最令她悲傷的事情,悲傷的事情發生在懷孕之後。

一般人想像中,懷孕的女人應該是備受呵護,可進了地產圈,才發現,懷孕了又怎樣,

該幹嘛你還得幹嘛。

曉梅的崗位決定了她經常需要在酒桌上應酬喝酒,婚後兩年,她懷孕了,因為應酬喝酒,不幸流產了。

曉梅的老公也在地產圈,快節奏高壓的工作環境下,後來兩人一直沒有懷上。

眼見年過30,父母急了。兩人幹了這些年地產,也累了,就雙雙離職了。

離職一個月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曉梅懷孕了,父母樂得合不攏嘴。

現在的曉梅,安心在家裡養胎,一切等生下孩子再說。只是,生下孩子以後的路怎麼走,她目前還不敢想。

每個生完孩子去上班的地產人,都過著雞飛狗跳,睡眠嚴重不足的日子。白天上班像馬達一樣高速運轉,晚上回去還得應付孩子的吵鬧。如果孩子再生個病,那真的是欲哭無淚了。

工作和孩子無法兼顧,有些女性不得不選擇自動降級。

芸芸31歲 本科 成本

原是一家大開發商的成本經理,為了能接送孩子上學放學,自己轉到一家小公司做成本專員,一到點就下班。為了孩子,自己有份工作就行了。

璐璐33歲 景觀設計師

生了小孩後家裡沒人,只能辭職做兼職的幼教。等孩子大一點重返崗位,發現跟不上單位節奏,兩頭難顧上。只好又回頭屈尊找了份清閑的工作,4點半就下班去帶娃。

有些不甘自動降級的女性,生完孩子回去後,不是崗位被代替了,就是被邊緣化了。

袁博43歲 碩士 總工

女性能爬到總工的位子,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艱辛。可是生二胎,被領導排擠,20年奮鬥頃刻間化為烏有,在公司變成了可有可無的人物。

考慮到自己年齡也大了,不好找工作,家裡又有兩個孩子要養,只能默默忍著。

可是儘管被邊緣化,她依舊很忙,忙完工作忙孩子,長年冷落了老公。

在這一地雞毛的時候,常年被她忽略的老公出軌了。

她望著鏡中的自己,突然發現鏡子里的自己是如此陌生,以前那個自信的模樣已經完全消失了。

地產人不僅找同行結婚的多,由於常年忙完工作忙孩子,人到中年另一半出軌的概率也高。

04

不敢老:這是一個35歲爬不上管理層就失業的行業

最可怕的,是那些年過35的地產基層女性,一到放棄洗牌裁員時,成為首當其衝的對象,已經無法純粹靠努力來改變人生。

一個人的知識結構35歲就全部定型了,之後學東西會很累。人到中年,你能清晰感知到體能、求知慾的下降。沒有年輕人學東西那麼快,競爭力越來越小了,潛能越來越小了。

所以,超過35歲晉陞通道基本關閉了,除非有核心競爭力,有獵頭加持,否則很難再進一步。

35歲還沒有爬上管理層的地產女性,和年近50歲的高管地產女性一樣,焦慮與危機齊飛,生怕被命運拋入了新的處境,開始理解到,一份穩定的職業,是多麼的重要。

公司里的面孔越來越年輕,都是90後,精力太充沛了,神采奕奕的臉讓她們既害怕,又羨慕。

而她們遠方的地平線,已經消失了。

那麼,那些被裁員或自己離開的地產女性,都轉行去做什麼了呢?

據調查,開店是很多人無奈的第一選擇。

多多35歲 本科 設計師

H是個設計師,被裁員後經歷了短時間的慌亂無措之後,和朋友去了浙江莫干山去開民宿,目前勉強維持中。

她說,有個比她年輕的設計師同期開了個咖啡館,賠光所有錢,又回去上班了。

由於她們的設計專長,開的店至少還是自己喜歡的。我認識一個營銷副總,47歲被裁員後,去開了個洗腳城。

除開店之外,也有更好地融入自己的行業經驗的。

黃雯46歲 本科 營銷總監

剛被裁的那段時間,黃雯很不適應,常常半夜驚坐起:怎麼辦?我失業了!

房貸、子女教育費和各種保險,一年的支出30萬左右。也就是說,不吃不喝,一年至少也得賺夠30萬。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狠下心去吃苦,這樣人生才能好起來。

她開了家地產渠道公司,從甲方轉型到丙方,業務範圍從最基層的小蜜蜂做起。雖然辛苦,連周末也沒有了,但有著之前的人脈積累,總算生存了下來。

她有個營銷總朋友,被裁後去炒幣,現在過得半死不活。

誰都明白,創業方向如能結合之前的專業,就盡量結合,相對風險小一點。

然而悲傷的是,地產行業是一個資金、人才、資源高度集中、高度壟斷、高度競爭的行業,你充其量只能幹點下游服務。

當然,能把乙方丙方丁方做好,也是很好的。

05

我們竭盡全力,活出最好的自己

在這個行業打拚,女性的付出從來不會比男性少,可是她們得到的,往往和付出不成正比。

前文中的西西說:「我已經快30歲了,面對愛情和工作,我只能選擇工作。都說選擇大於努力,其實我連選擇的資格都沒有。你有這麼多選擇餘地嗎?在你面前能走的路,往往只有一兩條,大部分情況是沒有選擇的,拼盡全力才能看到一點點生存的空間。」

沒有選擇的人生,只能竭盡全力,把手中僅有的幾張牌打到最好。

而遭遇職場中年危機不得不自謀出路的多多和黃雯,她們連迷茫的資格都沒有,轉身沉下來低頭吃苦,走出人生低谷。

黃雯說:「日子艱難也好,前途渺茫也罷,只要逼著自己再低低頭,再狠狠心,去做以前不肯做的事,付出以前不肯付出的努力,你就會闖出一條路,也會看到一個更強大的自己。」

等你強大了,就再也不會輕易被生活打翻在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18 這種矽谷方法論說,賺錢只有兩種方式
今日最佳:特斯拉深陷財務危機,馬斯克淪落街頭吃煎餅果子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