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外媒:朝鮮國慶閱兵未現洲際導彈 對外展示發展經濟決心

外媒:朝鮮國慶閱兵未現洲際導彈 對外展示發展經濟決心

外媒稱,在朝鮮慶祝建國70周年之際,成千上萬的朝鮮軍人9月9日列隊穿過平壤,尾隨在他們後面的是火炮和坦克,但朝鮮有所克制地沒有展示洲際彈道導彈。

外媒稱,朝鮮在9月9日慶祝國慶70周年的大型閱兵式上展示了一些最新型的坦克,並讓其訓練最出色的「鵝式步伐」方隊走過金日成廣場,卻把最先進的導彈隱藏了起來,整場活動的近一半時間用在了展現建設國內經濟的非軍事努力上。

9日,朝鮮群眾揮舞國旗和花束,簇擁著花車通過平壤金日成廣場。(法新社)

外媒稱符合朝無核化目標

據美聯社9月9日報道,這種對經濟的明顯強調凸顯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把經濟發展置於前沿和中心的新戰略。

報道稱,在閱兵式開始時,數萬名揮舞色彩鮮艷的塑料花束的朝鮮民眾擠滿了平壤的金日成廣場。

金正恩出席了上午的閱兵式,但沒有對現場聚集的人群發表講話。

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在宣布閱兵開始的講話中為這場活動確定了相對和緩的調門。他的講話強調了朝鮮政權的經濟目標,而非核力量。他號召軍隊隨時準備致力於經濟建設。

另據法新社9月9日報道,在朝鮮慶祝建國70周年之際,成千上萬的朝鮮軍人9月9日列隊穿過平壤,尾隨在他們後面的是火炮和坦克,但朝鮮有所克制地沒有展示洲際彈道導彈。

報道稱,閱兵式上展示的導彈只有「金城」-3反艦巡航導彈和「閃電」-5地對空導彈。沒有「火星」-14和「火星」-15的任何蹤影,這兩款導彈可以打到美國本土。

智庫韓國風險集團的常務理事查德·奧卡羅爾說:「看起來朝鮮真的試圖降低此次慶祝活動的軍事性質。現場沒有展示任何洲際彈道導彈和中程彈道導彈,這些導彈的出現會與朝鮮致力於最終實現無核化的整個概念形成嚴重衝突。因此我認為這種做法將受到歡迎。」

閱兵式後,成千上萬的市民立即遊行經過廣場,與他們一起行進的花車展示了經濟主題和呼籲半島統一的口號。

此外據路透社9月9日報道,朝鮮9月9日舉行紀念建國70周年的閱兵式,沒有展示遠程導彈,而是強調和平與經濟發展,閱兵式上滿是彩色氣球和花束。

報道稱,朝鮮一般會利用大型節日展示軍事實力和最新的導彈技術發展水平。但朝鮮今年沒有這麼做,這凸顯了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宣稱要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以及他最近與中美韓領導人分別會晤的成果。

報道還稱,今年慶祝活動的主題是統一朝鮮半島,朝鮮半島自1950年至1953年的朝鮮戰爭以來一直處於分裂狀態。以統一為主題的多輛彩車經過一群揮舞著統一半島旗幟的朝鮮人。

朝鮮勞動黨中央機關報《勞動新聞》的社論稱:「所有朝鮮半島人民都應該團結起來,在我們這一代完成朝鮮半島的統一。」

慶祝活動有「強烈經濟主題」

據美聯社9月8日報道,籌備數月的這場盛典將以閱兵式和團體操為中心,很可能將展示先進導彈以及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對於更強大的經濟戰線的希望。

報道稱,儘管朝鮮幾乎每年都舉行閱兵,而且今年2月在韓國舉辦冬奧會之前剛剛搞過一次閱兵,但9月9日的閱兵是在一個尤其敏感的時間點進行的。自從金正恩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新加坡舉行峰會之後,金正恩緩和與特朗普緊張關係的努力陷入了停頓。雙方現在堅持不同的出發點。華盛頓希望金正恩首先致力於無核化,平壤則希望獲得安全保障以及一份正式結束朝鮮戰爭的和平條約。

報道指出,把經濟發展放在首位的「路線」已成為金正恩今年的當務之急。

報道還指出,今年的慶祝活動還意味著朝鮮標誌性的團體操表演在五年之後再次出現。團體操表演是數萬人舉起展示牌,或者以精確的一致性起舞,意在顯示國家的團結。今年的盛典還將帶有強烈的經濟主題——觀眾入場券的價格從最低100多美元一張到最高800多美元一張不等。

報道認為,經濟也是國慶日前夜一場音樂會的主要內容,這場音樂會是為招待外國政要以及被允許進入朝鮮採訪慶祝活動的外國媒體採訪團舉辦的。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9日報道,朝鮮舉行紀念建國70周年大閱兵,報道指平壤此次並未展示任何洲際彈道導彈。

與此同時,平壤還將舉行五年來第一次大型團體操表演「阿里郎」,這是這個國家標誌性政治宣傳的盛大奇觀。

朝鮮上一次舉行大型團體操表演「阿里郎」是在2013年。

報道稱,「阿里郎」以象徵手法講述朝鮮歷史。今年的表演主題是「光榮的國家」。

報道還稱,過去兩周的衛星圖片分析顯示,今年將持續整個9月的「阿里郎」表演將非常盛大。

報道認為,色彩繽紛的表演很可能帶有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

朝對外展示發展經濟決心

據共同社9月8日報道,朝鮮允許外國媒體參觀該國最先進的設施和歷史遺迹,因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承諾要促進國家經濟,而不是發展核武器和彈道導彈。

報道稱,強調朝鮮「國家核力量」的標語已從平壤的主要場所消失,這表明朝鮮渴望繼續與美國進行無核化談判。

9月8日,在平壤化妝品工廠,來平壤報道朝鮮建國70周年慶祝活動的許多記者興奮地了解這個國家的美容和健康行業。

報道稱,這家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工廠近年來進行了翻新,提高了生產率。工廠的一名女工說:「我們已準備好與海外化妝品公司競爭。」

9月7日,外國記者和攝影師獲准參觀平壤教員大學,這裡利用最新技術培養未來的教師。學生大多是女生,她們學習如何藉助虛擬現實和3D顯示設備來教育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

9月6日,外國媒體還遊覽了位於平壤郊區的東明王陵。這處陵墓是朝鮮首個世界遺產地高句麗墓葬群的一部分。

東明王陵

陵墓的一位女導遊說:「我們希望有更多人來參觀這處歷史遺迹。」

一位熟悉朝鮮半島局勢的人士說:「通過向外國媒體展示文化遺產和先進技術,朝鮮可能試圖吸引其他國家的遊客和投資。」

今年4月,執政的朝鮮勞動黨說:「我們將集中力量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經濟,並通過調動國家的一切人力和物力來明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9月9日報道,處於嚴厲國際制裁下的朝鮮並沒有出現糧食短缺問題,這與過去五六年朝鮮農業的進步不無關係。

報道稱,一場靜悄悄的改革正在這個神秘國家裡進行,外人只有偶然到訪時,才會從一鱗半爪中看到變化的信息。

朝鮮70周年國慶前夕,受邀訪朝的國際媒體昨天被帶到平壤郊區的將泉蔬菜專業合作農場參觀。

報道稱,將泉蔬菜農場佔地近300畝,有1300人在此工作,工作人員與場長李勇浩帶領外媒參觀農場里400幢新穎的房子,以及村子裡的理髮院、游泳池、幼兒園等設施。

李勇浩透露,該農場人均年收入為80萬至90萬朝元(約合110美元),他認為這是很不錯的收入。

報道稱,在一般公務員月收入只有2000至3000朝元的朝鮮,農民的上述收入應該算是非常高的。但這也間接印證了一個事實,即在正式工資之外,平壤市民已經有不少工資外收入。

長期關注半島問題的吉林大學教授王生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說,農業改革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過去兩年朝鮮糧食產量大幅增加,基本解決了自給自足的問題。

他也指出,朝鮮全國目前已有420多個成熟的市場,如今民眾的不少收入都是從市場上獲得。

而今在聯合國的嚴厲制裁下,朝鮮在對外貿易——包括機械器材進口——方面遭受很大打擊,但由於糧食與多數生活用品長期自給自足,貿易制裁還沒有對普通人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抨擊瑞士銀行凍結俄資產 「破壞國際金融秩序」
小米或與香港尚乘建合資公司發展大灣區金融科技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