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詩風詞韻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詩風詞韻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注釋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這裡大約是指湖南桂陽或寧鄉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詩人借宿者。這首詩通過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寫出山村景象與農家生活。

日暮:傍晚的時候。

蒼山遠: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綽綽顯得很遠。蒼:青色。

白屋:未加修飾的簡陋茅草房。一般指貧苦人家。

犬吠:狗叫。

夜歸人:夜間回來的人。

譯文

暮色蒼茫,更覺前行山路遙遠。天寒地凍,倍覺投宿人家清貧。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

鑒賞

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中「日暮」點明時間:傍晚。「蒼山遠」,是詩人風雪途中所見。青山遙遠迷濛,暗示跋涉的艱辛,急於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貧」點明投宿的地點。「天寒白屋貧」:主人家簡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寒」「白」「貧」三字互相映襯,渲染貧寒、清白的氣氛,也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

後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後的情景。「柴門聞犬吠」,詩人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卧榻上聽到吠聲不止。「風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一個犬吠人歸的場面。

這首詩用極其凝鍊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詩是按投宿的順序寫下來的。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清貧生活的同情。

創作背景

大約在唐代宗大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間的一個秋天,劉長卿受鄂岳觀察使吳仲儒的誣陷獲罪,因監察御史苗丕明鏡高懸,才從輕發落,貶為睦州司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寫的是嚴冬,應在遭貶之後。

作者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後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歡 迎 關 注

文藏藝術

文藏書畫

歡迎下載【文藏】手機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趣談歷史」這場最奇葩的帝後「三角戀」,郭聖通輸得徹底
【每日館藏】花瓷雙系罐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