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伯苓的南開:學科實用、課程實用、調查實用、人才實用

張伯苓的南開:學科實用、課程實用、調查實用、人才實用

原標題:張伯苓的南開:學科實用、課程實用、調查實用、人才實用



▲20世紀初的張伯苓。圖片來源:今晚報

摘要:南開的課程追求實用和應用,追求服務社會,解決中國本土的問題。


──教學實業化,學科實用、課程實用、調查實用、人才實用。


張伯苓的「土貨化」教育思想,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學為實用。用如今的流行話語形象描述,就是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用導向,南開在教學中從四個方面著手實業化。


其一,學科構建實用。

南開是私立學校,師資和經費不能和清華、北大比肩,沒有實力也沒有意願建立大而全的學科,「避虛就實」、「避文就工」成為務實的發展策略。


20世紀30年代初,南開大學相繼成立電機工程系、化學工程系、經濟學院,均著眼於服務國計民生。南開在中國大學中較早設立這些應用研究部門,「以大自然為教室,以全社會為教本,利用活的材料,來充實學生之知識,擴大學生的眼界」(張伯苓《四十年南開學校之回顧》),為推動天津經濟發展和振興民族工業發揮了顯著作用。


南開又相繼成立東北研究會、經濟研究所、應用化學研究所、天津研究會、科學研究會、數學研究會、科學研究會、講演、新劇、體育、敬業樂群會等團體組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聞名全國的「一會兩所」:東北研究會(前文已述)、經濟研究所、應用化學研究所。


何廉教授帶領南開經濟研究所編纂經濟學教科書,在中國最早系統規範經濟學領域中的術語,為教育部的國立編譯局「制定中國經濟學正式標準化術語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薛進文、侯自新《張伯苓教育思想的現代啟示》)。對外發布華北批發物價指數、天津工人生活費指數、上海外匯指數等,迅速成為南開獨具特色的品牌研究。「南開指數」享譽海內外,成為後來者研究民國經濟活動的權威史料。


應用化學研究所與久大精鹽公司、永利制鹼公司等建立聯繫,實行合作互助,提供技術支持,「以我之學識,易彼之經驗」,走在中國高校「產學研」一體化實踐的前列。例如與永利制鹼公司合作,開「校企合作」之先河;輔助天津愛國實業家趙雁秋創辦利中制酸廠,打破日企對華北市場的壟斷等。

新中國成立後,由化學家、南開大學時任校長楊石先領銜的應用化學研究成績斐然,在很長一個時期,南開大學發明的農藥幾乎佔中國農藥品種的1/2以上(張寶敏《近代教育家的光輝典範──張伯苓》)。1958年8月13日,毛澤東視察南開大學,首先參觀有機農藥「敵百蟲」車間和「馬拉硫磷」車間,詳細詢問工藝流程及生產情況,又參觀「離子交換樹脂」車間和「硝酸釷」車間。


喝水不忘挖井人。應用化學的深厚研究基礎,是張伯苓長期主持南開時就夯實的。


其二,課程設置實用。


南開的課程追求實用和應用,追求服務社會,解決中國本土的問題。以文學院為例,便是「以政治經濟為主幹,以歷史哲學及教育心理三系附之。如此學生即可專其所學而致實用之效」。(侯傑、秦方《「南開之父」張伯苓》)


全校課程的頂層設計,則是「一方面開設有關研究中國現實問題或追蹤當代學術發展的課程」,如「當代中國政治問題」、「中國經濟問題」、「鄉村建設概論」、「西洋文學當代人物」、「化學問題之研究」等;「另一方面增強應用性課程」,文科各系增加「公文程式」、「新聞習作」、「講演術」等課程,商科加強商業金融實踐訓練,增加「辦公室管理」、「人事管理」、「售貨學及廣告學」、「工商實際問題」等課程。(薛進文、侯自新《張伯苓教育思想的現代啟示》)

其三,社會調查實用。


張伯苓在《今後南開的新使命》中說:「為實現教育救國的目的,一方面要使人民具有組織的能力、合作的精神,一方面要使人民有政治常識,瞭然於世界大勢,對於各種關係本國切身利害問題,尤當實地研究。」


1926年秋,南開成立「社會視察委員會」,開闢第二課堂,對學生進行實踐教育。開展社會調查的主體有三個,分別是大學部、高中部、初中部,側重不同。「大學部由各科教授領導學生調查各問題,具體方案由調查委員會決定;高中部注重調查各種社會制度及機關(比如法院、商行、工廠等);初中部則重在視察自然界現象。」(王木春《張伯苓:教育「在於造成完全人格」》)


南開的社會調查有聲有色,「組織學生到天津市各大銀行實習,調查津埠商業貿易,主修農業經濟的到河北省定縣,參加晏陽初創辦的平民教育工作」(梁吉生《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抗戰之前,南開學生共調查天津100多個單位,涉及工交、文教、金融、司法、軍隊、外國租界等。

其四,培養人才實用。


衡量南開培養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學生就業和貢獻。張伯苓實在,把大學比作「造人才的工廠」,把學生比作「貨」。「工廠造人才,在社會有用,前途就很大了」。


對南開的「貨」,他很有信心:「塘沽永利(註:指永利制鹼公司)、久大(註:指久大鹽業公司)已經承認我們的貨了」;「我們南開工廠造人才,本地銷路不少,別處多銷也好。」在一次開學典禮上,他說:新來的學生很多,為什麼來?不是要點什麼嘛?要什麼?要職業,南開「貨」,十成里有九成以上都就業了。(李冬君《張伯苓是怎樣辦南開的》)


(2018年7月7日23:13一稿,7月31日02:23修訂,【山水微言·218】。本文為《「燃志之師」張伯苓:「中國不亡吾輩在!」──「師表校魂」大學校長系列史評之七》連載第12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水微言 的精彩文章:

胡適對北大也有失望:「我自己有子弟,都叫他們上南開」!

TAG:山水微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