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吳秀波導師:莫不是您理解反了?曹植才是被煮在鍋里的「豆」呀!

吳秀波導師:莫不是您理解反了?曹植才是被煮在鍋里的「豆」呀!

本文就事論事,不影射任何人。

吳秀波導師:莫不是您理解反了?曹植才是被煮在鍋里的「豆」呀!

浙江衛視最近推出的一檔節目《我就是演員》,就是想把好演員拉出來遛遛,期間有一場杜淳和宋洋PK,兩個硬派實力小生打擂,杜演曹丕,宋演曹植,合作了一把《七步詩》。演完了之後,導師吳秀波發言,問宋洋誰是豆誰是萁?一下把小夥子給問懵了,只能照自己的理解來說,我是豆。

但想不到,吳秀波語出驚人,說宋洋理解反了,曹丕才是豆,曹植你是萁呀!此言一出,整個現場都懵圈了,沉寂了可怕的好幾秒,連太史我叨叨令都暈菜,秀波導師您可真逗!

吳秀波導師:莫不是您理解反了?曹植才是被煮在鍋里的「豆」呀!

其實《七步詩》是不是曹植寫的還存疑,大家都認為是羅貫中那老漢無中生有,這不是今天要說的重點,且繞過去。再者,曹丕要殺曹植會不會玩這麼娛樂至死的梗,更應該存疑,剪包錘三局兩勝不是更爽快?這些都不深究,只是說,這些歷史事件還懸浮著呢,哪裡會有深邃的吳老師所想到的那麼深刻的涵義?

現在就算曹丕要殺曹植了,這可是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弟弟,也就算《七步詩》是曹植寫的,詩有好幾個版本,我們且按節目里的版本抄出來: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吳秀波導師:莫不是您理解反了?曹植才是被煮在鍋里的「豆」呀!

那詩面上的意思也很明白,曹植所要表達的意思是站在「豆」的立場去寫「萁」的煎迫,這當然指的是曹丕過火甚至是無情的迫害。這是一個順理成章的理解,只需要知道,誰是主動誰是被動就很清楚了。此時的曹植已經被逼到了死角,生死都操縱在哥哥的手裡,他怎麼有能力把哥哥放在鍋里煮?所以,豆是傷不了萁的,主動權在「萁」的一邊,這正符合他們兄弟當時的情境和心境。

按吳秀波導師的思路,哥哥都已經在鍋里泣了,我這當弟弟還是想把你煮死,可我們是同根生的,為什麼要這麼自相殘殺呢?我也太不是個東西了,曹植這麼擰巴的思想到底是要表達什麼呢?

至於吳秀波導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看法,是否是出自於當年的一場公案?

吳秀波導師:莫不是您理解反了?曹植才是被煮在鍋里的「豆」呀!

郭沫若曾經有個驚世駭俗的觀點:「站在豆的一方面說,固然可以感覺到萁的煎迫未免過火,如果站在萁的一方面說,不又是富於犧牲精神的嗎?」於是他還洋洋洒洒寫了一篇文章叫《論曹植》,更有一首《反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為同根生,緣何甘自毀?」

郭沫若認為如果從「萁」的角度來思考,「萁」是具有成全他人,犧牲自我的精神的。(那要曹植是這麼想,他還用等曹丕來殺他?直接自殺不是更合理?)他認為,對於「豆」,「萁」的煎迫是過火無情的;而對於「萁」,這是富於犧牲精神的表現:萁燃燒自己是為了成全同根而生的豆子,它身上有一種「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奉獻精神、犧牲精神,這是兄弟一場,互助友愛的生動寫照呀!

吳秀波導師:莫不是您理解反了?曹植才是被煮在鍋里的「豆」呀!

他反問曹植,煮豆子要將豆萁燃燒成灰,豆子煮熟了,成了美味,讓人享用與讚歎,但是豆萁卻被當成了肥料扔在了地里,兩者本是同根生,為何豆子卻被人讚美,而豆萁卻甘心自毀呢?郭沫若把哥哥殘害弟弟比喻成了哥哥「流著淚燃自身」的無私奉獻,難道萁在釜下泣?讓人目瞪口呆,思維斷裂。

大風起兮,《反七步詩》的罵聲鋪天蓋地,郭還嘴硬,說了一句,「我做文章,不看歷史黑白對錯,只看人民本位。」魯迅先生也按捺不住,說了一句那麼難聽的話,想知道得自己去查。

有人認為:「粗看郭詩似借物倡揚自我犧牲,細味卻是一種以個人拗見強加於物的言不傳心的種類共滅思想。」這可真是誅心之論。

吳秀波導師:莫不是您理解反了?曹植才是被煮在鍋里的「豆」呀!

客觀地說,郭沫若也許是一種換位思考的初衷吧?吳秀波導師也許是這麼想的,但本來宋洋還沒有那麼懵,現在他聽了您的讓他好好做功課的勸導,應該是實心懵了。

難道要讓宋洋擺出一幅大無畏的超脫於生死之外的精神,豪邁地借著這首詩把曹丕諷刺一把?用眼角看著曹丕說:你不趕快把我殺了,我就再加把火「煮」死你曹丕這豆子?

吳秀波導師:莫不是您理解反了?曹植才是被煮在鍋里的「豆」呀!

忽然想到,這首詩其實是兩敗俱傷的一個果,在慾望面前,每個人都被一雙無形的命運之手在擺布,是這雙手讓曹植成了鍋里的豆,也讓曹丕成了釜下萁,同室操戈,兄弟相殘,這是人生的至黑至暗的悲涼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