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研究丨坦克最大剋星不是武直也不是導彈,竟是它們

研究丨坦克最大剋星不是武直也不是導彈,竟是它們

原標題:研究丨坦克最大剋星不是武直也不是導彈,竟是它們


今日關鍵字其二


說起坦克,大家肯定都會在腦中產生「高大威猛、無堅不摧」的形象。沒錯,大多數情況下坦克都是令人畏懼的陸戰王者。但是你知道嗎,如同鋼鐵怪獸一般的坦克有可能因為一個簡單的動作把自己玩壞。



一戰中的A7V坦克翻車了


坦克之所以採用履帶,主要是為了兩點:提高底盤承重以及提高越野能力。然而,有較好的越野能力不代表你就能隨意玩耍而不怕出事。俗話說,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這句話放在坦克上也一樣。


今天我挖個溝,看看過幾天能抓住多少坦克


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世界上最早的坦克會是菱形的,但這其實很好理解。一戰時期英國研發坦克的最主要目的在於兩點,一是要能承受重機槍打擊從而為士兵提供掩護,二是要能跨越壕溝從而為步兵打開一道通路。菱形坦克在那個時代可以說完美地滿足了這兩個需求,算是蒙昧時代比較出色的設計了。看看隔壁法國的聖沙蒙坦克,車體長履帶短,一不小心就插在溝里或者架在溝上,那可真是囧大了。



家可以想像一下聖沙蒙架在溝兩端的樣子

其實坦克插進溝里的事情並不少見。越壕溝能力是坦克機動性能的一大指標,它主要跟坦克的履帶長度、車體前端設計以及重心高度等參數有關。但並不是坦克履帶越長越壕溝性能就越好,因為如果坦克的履帶前端和後端架在壕溝的兩端,車體中部懸空的話,不僅坦克的引導輪和負重輪容易受損脫落,而且前進後退很容易導致車體在落入溝中時劇烈震動發生故障。如果車體前端設計的不好或者重心太高的話,坦克會直接栽進溝里,速度過快的時候甚至會翻車。



原以為小菜一碟,結果交代在這了


很多朋友都覺得如果面前有個坎,坦克可以毫不猶豫地踩上去。但實際上,坦克要想過坎得先「掂量掂量」自己。過坎是一輛坦克必須要有的能力,我國早期的96式坦克可以輕鬆駛上將近一米的水泥台。但是,在爬上高台時,坦克駕駛員需要確定坦克的履帶插銷和引導輪足夠結實,不然很容易造成插銷折斷履帶脫扣。


在爬高台之前真得檢查一下履帶和懸掛是否結實


有些朋友可能說了,我不過溝也不爬坎,我就上個坡總不能出事吧。然而,坦克就是簡單爬個坡都可能出事。畢竟是幾十噸重的大傢伙,一旦設計有缺陷重心偏高,在高速爬坡時軋到一塊凸起的石頭就有可能翻車。此外,坦克如果在爬坡時遭遇敵人,連開炮都可能導致翻車。當年的蘇聯大頭坦克KV-2就被嚴禁在車體非水平狀態下開炮,因為152毫米主炮的後坐力實在是太大了。



KV-2一個不小心就翻了

過溝、坎、坡是坦克越障性能的主要考核項目,也是坦克在作戰環境中最容易面臨的困難。坦克兵在駕駛坦克時絕不能認為坦克就無所畏懼,真要是被地形給困住那可糗大了。要知道,把一輛失去了行駛能力的坦克拖走可是相當費勁的。



夭壽啦!T-90翻車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軍武 的精彩文章:

草原重騎兵今何在:有的充滿少女心 還有的裝上了152
降維 | 今天我們不幹別的了 就開坦克碾壓小汽車玩

TAG:天下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