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鍾小勇:學術期刊中的「學術通訊」

鍾小勇:學術期刊中的「學術通訊」

《中大語史所周刊》(以下簡稱《周刊》)全稱《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周刊》,是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語史所」)創辦的一份學術期刊,創刊號於1927年11月1日發行,最後一期發行於1930年5月21日,一共發行了132期(據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編《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全八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

《周刊》上的「學術通訊」

與一般學術期刊不同,《周刊》有一個較固定的欄目「學術通訊」,主要用以發表有關學術的通信。

「學術通訊」有時又作「學術通信」「學術界通訊」,如第1集第9期目錄是「學術通訊四則」,正文則為「學術通信(四則)」。「學術通訊」作為欄目首見於1927年11月29日發行的第1集第5期,共有三則通信:范文瀾顧頡剛;余永梁徐中舒;高世華顧頡剛。最後見於1930年3月12日發行的第11集第122期,只有一則通信(聞宥鄭珮)。《周刊》共發行11集132期,由於有些是合期,《周刊》實際發行102期。《周刊》中設有「學術通訊」欄的共56期,佔54.9%,由此可知,「學術通訊」欄在《周刊》中具有較重要的位置。據筆者統計,《周刊》一共發表了92則通信,如果考慮到合期,則基本上每發行一次,《周刊》就有一則通信(0.90則/次),這樣,「學術通訊」在《周刊》中的地位就更顯得重要,它是《周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周刊》的重要特色。

樸素的學術情懷

通信者一般為語史所同仁或學生,致信較多的是:何定生(10則),楊成志(9則),辛樹幟、衛聚賢、顧頡剛(5則)、趙萬里(4則),余永梁、賀昌群(3則);收信較多的是:顧頡剛(35則)、余永梁(15則)、傅斯年(10則)。

顧頡剛在《周刊》發刊詞中寫到:「我們要打破以前學術界上的一切偶像,屏除以前學術界上的一切成見!我們要實地搜羅材料,到民眾中尋方言,到古文化的遺址去發掘,到各種的人間社會去採風問俗,建設許多的新學問!」因此,私信公開正體現了語史所同仁「開闢新世界」「建設新學問」的樸素情懷。鍾敬文曾致信顧頡剛(第2集第23期):「這篇通訊,去年曾在《文學周報》登載過,但行數錯亂得厲害,文理大不可通……再在這裡刊登一次,以就正於博雅之士。」「就正於博雅之士」就是這種學術情懷的寫照。

有些通信甚至不避諱地指出尊長的不足,如賀昌群致信夏廷棫(第7集第77期),認為顧頡剛關於老子一書的時代,前後「自相矛盾」。周予同致信顧頡剛(第1集第10期),認為古史辨一冊「未得確據」。

因此,正是因為具有「開闢新世界」「建設新學問」的樸素的學術情懷,私信才得以公開,「學術通訊」這一欄目才得以設立。

「學術通訊」的學術性

哪些通信可以在「學術通訊」欄發表,標準就是學術性,第6集第62、63、64期附錄了11封信函,而未出現在「學術通訊」欄,因為這些是「介紹書、證明書、請願書和商榷書」,無關學術。

「學術通訊」的學術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周刊》有意識地將之作為學術平台,二是「學術通訊」欄里的通信主要跟學術有關。

1.請教學術問題。或提出疑問,以求解答。如劉澤民致信顧頡剛(第1集第9期):「我聽得一位同學說:堯舜是春秋時代學者幻想出來的兩個人,不知先生以為如何?」或告知新著、計劃,以求指正。如范文瀾致信顧頡剛(第1集第5期),認為關於「新十三經注」「須先約定若干人,商定凡例多條,步調一致,始免歧誤」。並列舉了十二條凡例。同時附呈「諸子略議目錄」,「乞有正之」。或披露心得,以饗同道。如陳槃致信顧頡剛(第5集第55期):「譬如《離騷》我向來是不懷疑的,孟真師說它有『拼湊』的嫌疑,我就表示抗議,然而最近得到《史記》的啟示,我覺得《離騷》確實有些不可靠了……這些問題,都是我讀《史記》時偶然發現的。」或提出主張,以明其志。如高世華致信顧頡剛(第1集第5期):「欲用俄國文學史及文學批評家之方法,重新整理中國文學史。」此外還有查缺補漏的,不一而足。

2.解答學術疑惑。或直接答覆,如劉澤民致信顧頡剛(第1集第9期):「先生關於鴟鴞一詩的作者有三個疑點,我用我的鄙陋的見解答覆出來。」或提供新材料,如夏廷棫致信魏應麒(第9集第104期),告知廈門薛澄清手鈔之《移情集》(林樹梅輯)內載貴池桂丹盟,其中有「林少穆星軺於十月初九日過漳後……」,認為此節似宜采入。學術問答,少不了學術評價,有肯定讚譽,如夏廷棫致信魏應麒:「大著《林則徐年譜》,已匆讀一過。書中網羅至博,而別裁頗嚴;其最難能者,於對英及治盜諸役,情節至繁頗紛亂者,一一鉤稽爬梳,而行以廉銳流蕩之文,今讀者如與先生相對,以深知其為人焉。」也有商榷批評,如胡適致信顧頡剛(第2集第15期):「任公先生謂『孔雀東南飛』出於佛教文學之影響,其說亦不能成立。」譽毀均能切要不繁,給人啟迪。

3.交流學術信息。或提供文物、古迹、史料,如馮貞群致信馬太玄(第4集第41期):「寧波工務局墮城垣,發現古碑磚多種」「近聞西門城垣又有古碑出土。」或提供調查報告,如楊成志致信顧頡剛、鍾敬文(第4集第44、45期),介紹法國遠東大學院,認為「此院是法國在東方一間學術研究最高的學府」,若能仿其辦法「對於我國學術的貢獻和文化的發展實可操勝算」。或提供域外見聞,如魏建功緻信顧頡剛(第2集第21期):「朝鮮半島本為模仿中國者,往在國中以為荒僻無足觀者,及來此間乃知其為東洋史學極重要之地。」此外,還有推薦學術同道的,不一而足。

總之,學術性是「學術通訊」追求的目標,也是92則通信得以在「學術通訊」發表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原因,自然,也是它的獨特價值所在。

一種獨特的學術形態

《周刊》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學術通訊」里的學術通信與之相比,具有其獨到的價值和獨特的特點。

1.內容更豐富。「學術通訊」里的通信除探討學術問題,還提供學術信息,如提供學術計劃,提供文物、遺迹信息,提供調查報告等,以供學界交流,這些一般都不會見於學術論文。此外,通信常提供學術論文的寫作背景,如何定生致信顧頡剛(第4集第49、50、51期):「蓋尚書的時不理清,無論如何,不但寫不下去,即寫下去也是不正確,勉強。」由此可見何定生《〈尚書〉的文法及其年代》的寫作緣由。因此,許多通信是學術論文的重要補充。

2.形式更活潑。「學術通訊」里的通信絕大部分內容是討論學術問題,但與學術論文相比,其探討學術的方式更靈活,它往往是探討性的,諮詢式的,甚至是印象式的,論證可以不很嚴密,也可以不成系統,文字也不多,如賀昌群致信夏廷棫(第8集第89、90期),告知關於老子與易的關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並就「胸中梗概,約可言者姑略舉數端」。一個「略」字道出了通信的主要特點。有些通信,《周刊》是作為學術論文發表的,如第2集第13期的《再論孔子學說所以適應於秦漢以來的社會的緣故》(程憬顧頡剛)、《與顧頡剛論古史書》(傅斯年顧頡剛),它們都是通信,有通信的固定格式,但它們不是在「學術通訊」欄發表,而且該期設有「學術通訊」欄,發表了四則通信(目錄是兩則,其實是四則)。由此看出,《周刊》是將兩種通信分開處理的。仔細比較,可發現,作為學術論文的通信觀點更明確,論證更嚴密系統,論題也更「嚴肅」,寫作風格更嚴謹;而作為「學術通訊」的通信觀點可能是可商榷的,論證可能是零散的,寫作風格也更靈活,不過,也正因如此,這些通信饒有興趣,給人啟迪。

3.時效性更強。除了少數通信,「學術通訊」里的通信寫作時間距離發表時間一般較短,大多數是相差幾個月,甚至有些只有一個月左右,如黃仲琴致傅斯年、顧頡剛信寫於1928年4月24日,而發表於1928年5月9日(第3集第28期),不到一個月。更重要的是,通信是一種私人行為,私信是否公開、什麼時候公開不具確定性,可以設想,如果不是通過「學術通訊」這一平台,可能有些通信永遠不會公開,因而,《周刊》以「學術通訊」為平台將私信公開,可以以較快的速度使學界共享寶貴的學術財富。

4.互動性更好。通信本身是一種互動行為,「學術通訊」將這種互動性表現得更充分,如在同一期既發表致信,又發表回信,如第1集第13期發表了張星烺與羅常培、薛澄清與羅常培往複各兩則通信,讓人真切感受到鮮活的交流。此外,《周刊》編輯(一般也是收信者)也常在通信後作「案語(按語)」或「附記」,體現編輯與通信者、讀者的互動,如謝雲峰致《周刊》信(第9集第103期),提供鄭成功三則遺事,希望在《周刊》發表,魏應麒按:「今以雲峰先生此書,頗能興奮國中(尤其福建)人士搜集鄭氏史料之心,故特為發表如上,雖然,此文均為民俗傳說材料,而非真確之史實也。」主要表明刊登此信的目的。再如何定生致顧頡剛信(第3集第31期),顧頡剛按:「此函所言確是研究古文辭最好的辦法。」可見顧頡剛對愛徒的欣賞。

總之,「學術通訊」里的通信異於一般的學術論著,是《周刊》一種獨特的學術形態。

「學術通訊」在《周刊》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其關涉的學術問題或學術行為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通信者追求真理、勇於擔當的樸素情懷仍可給我們有益的啟迪;其保存的學術資料則具有恆久的參考價值,而將「學術通訊」作為學術期刊較固定的欄目這一學術行為更給人以深思。筆者曾在CNKI檢索,發現能長期、固定地設有「學術通訊」欄目發表學術通信的學術期刊沒有一個,不知是學術通信這種行為少了,還是通信者不願私信公開,或是學術期刊不願(或不屑或不能)設置,或是有其他的學術行為可以替代「學術通訊」,其中原因不得而知。

(作者單位: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宗悅 排版編輯:宗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第9屆21世紀學術聯盟國際論壇在吉林大學舉辦
「特朗普現象與重新認識美國」學術研討會綜述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