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國僅存的本土道教石窟,規模不比佛窟但彌足珍貴

我國僅存的本土道教石窟,規模不比佛窟但彌足珍貴

在我國,無論是石窟還是寺廟,佛教的知名度都比本土道教的大,小編個人感覺是有點可惜的。就拿石窟來說,我們說得最多的是四大佛教石窟,更別說很多其它規模較小的佛教石窟了;而與道教有關的石窟,我們提及的很少,因為歷史上保留下來的確實很少。

今天小編要推薦給各位的就是國內唯04一僅存的算得上規模的本土道教石窟——龍山石窟,雖然它的規模與四大佛教石窟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能相比,但是它畢竟是歷史上唯一保存下來的較為完整的道教石窟。

龍山石窟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約20公里的龍山山頂,開鑿於元代,元太宗六年(公元1234年),大道人宋德芳主持營造。他是道教全真派丘處機的弟子,道號披雲子,還曾隨其師前往拜見元太祖成吉思汗。在他主持開鑿之前,他在此有發現道教造像兩窟,所以後來他選擇在這裡開鑿興建。

龍山石窟共有9窟,分別為虛皇龕、三清龕、卧如龕、玄真龕、三天大法師龕、七真龕、披雲子自贊龕以及辯道龕。現存道教石雕像66尊、浮雕雲龍8條還有雙鳳藻井、仙鶴等石雕。龍山石窟的雕像風格與佛教石窟不同,衣飾簡潔、莊重樸實。

其中的第四窟——三天大法師龕開鑿於唐代的,三天大法師龕為弧角平頂,內有雕像11尊,分三面,每面主像各一尊,三天大法師指的是青微天、大赤天、禹餘天。

還有第五窟——玄真龕也是開鑿於唐代的,玄真龕為弧角方形,平頂,內有雕像三尊,一鋪三像,一坐兩立,一天尊二真人,主像為玄真子,二侍者立於兩側。

第一窟為虛皇龕,開鑿於元代,呈圓形,有雕像共21尊,正面的為虛皇老子雕像,左右為十常侍像,左右各十尊,呈環形排列;頂部鑿有二龍戲珠圖。

第二窟為三清龕,開鑿於元代,為弧角方形,平頂,有雕像共15尊,主像三尊分別為元始天尊、道德天尊、靈寶天尊。兩側有真人和侍者像,頂部鑿有五龍祥雲圖。

第三窟為卧如龕,開鑿於元代,為弧角矩形,平頂,有雕像3尊,一卧兩立。正面雕一長方形高台,台上側身卧像一尊,長1.8米,相傳為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的坐化之所。

第六窟為披雲子自贊龕,開鑿於元代,為弧角方形,平頂,有雕像四尊,正面的為主持開鑿的披雲子宋德芳像。左右各雕一像,南壁開一圓拱門,一童子欲踏進門來,稱為「婦人半掩門」。

第七窟為七真龕,開鑿於元代,坐西朝東,分前後室,現存雕像7尊,內室雕像分三面排列,為王重陽七大弟子像,可惜頭像都被盜割了;外室雕有青龍白虎像,但也11已被盜。

第八窟為三皇龕以及第九窟辯道龕都開鑿於明代,三皇指神農、伏羲、黃帝,即道教所稱天皇、地皇、人皇。目前兩窟內無石刻造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 的精彩文章:

女生挺著大肚子過安檢,結果……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抖音最毒語錄:毀掉一個女生有多容易

TAG: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