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塔馬拉效應」是什麼?

「塔馬拉效應」是什麼?

今天為大家科普「塔馬拉效應」。

塔馬拉是捷克雷達專家弗·佩赫發明的一種無源雷達,它與其他雷達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發射信號而只接收信號,故不會被敵方反雷達裝置發現。塔馬拉效應引申到傳播學、管理學等方面,是指一種逆向思維。

眾所周知,傳統的信息搜集方式是被動型的,人們只能事先張開大網翹首等待對手"釋放"信息。這種模式周期長、成本高、效率低,但卻是信息採集的主要方式。

事實上,人們還可以運用相反的模式去搜集信息以證實(偽)某種判斷,即主動發出信號去誘導對方做出反應。在政治生活中,媒體常常會從某些特殊渠道獲得某種暗示,可是當媒體報道後報道對象卻否認報道屬實。這其實是政客們常用的試探手法:在實施某項計劃前有意泄露部分計劃,目的是試探輿論反應或政敵的策略。「塔馬拉效應」下的主動模式在軍事上更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最原始的例子是火力偵察。

而在管理學方面,古往今來,「才高被人忌」的事例數不勝數,有些領導嫉妒心強,往往容不下強者,如果下屬超過自己就不能容忍,嫉賢妒能是一些人的社會通病。為此,下屬最好學會韜光養晦,大智若愚,才能善始善終。「塔馬拉效應」的價值就是要做到善藏者人不可知,能知者人無以藏。

— [ THE END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媒體指數 的精彩文章:

「兩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是什麼?
豆瓣8.9,這部國產紀錄片是要饞死我的節奏

TAG:新媒體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