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靳尚誼 師者的風骨與情懷

靳尚誼 師者的風骨與情懷

  2018年是中央美術學院建院一百周年紀念日。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並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提出了殷切期望。

說到教師和美術教育這個話題,我不僅會想起著名美術家靳尚誼先生,想起當年聆聽他的講學以及我們在畫展上相遇的一些往事。

靳尚誼先生是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油畫家,他是中央美術學院的第一屆畢業生,也是中央美術學院在任時間最長的一位院長,他被美術界譽為是精準的掌握了西方古典油畫精髓, 並開創了中國油畫新古典主義學派的藝術家。


  在中央電視台《朗讀者》節目為中央美術學院建院100周年舉辦的紀念活動中,靳尚誼先生朗讀了《藝術就是感情》,表達創作的要點是感動、愛、希望、戰慄、生命。作為中央美術學院第一屆畢業生、在任時間最長的院長,靳尚誼感觸更多,他說:「我希望用自己的創作呼喚崇高的精神。」


  靳尚誼先生正在朗讀 奧古斯特·羅丹《藝術就是感情》


  回眸中國美術百年的歷程,傳承下來的是「盡精微、致廣大」的風骨,是「心懷天下又埋頭耕耘」,是「筆墨隨時代」的精神。

作為美院的教師,靳尚誼以典雅、含蓄的藝術語言和高雅的藝術品格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和氣質。在他的代表作品中,始終表現出對崇高、善良、美好人性的推崇。


  把中國油畫之美,畫到極致

靳尚誼的繪畫創作以「革命歷史畫」為起點,其藝術成就集中在大量人物肖象創作上。在當代畫壇,他是一位以油畫肖像為專攻的畫家。從創作《十二月會議》開始,他創作的油畫肖像構成了一個人物長廊,歷史的片段、時代的風采和現實的生活,都濃縮在他塑造的形象之中。

《十二月會議》 布面油畫 1961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油畫《小提琴手》是靳尚誼1979年的作品,他精妙地刻畫了女青年凝神沉思的面部表情,表現了女性身上洋溢著的朝氣和秀麗。靳先生運用了黑、棕、白三種色調,通過色彩對比, 營造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從這幅作品可以窺探到靳先生的匠心。


  1979年畫《小提琴手》時的靳尚誼


  1983年,靳尚誼的油畫實驗出現了巨大的轉機,標誌著「新古典主義」開端的《塔吉克新娘》問世。靳尚誼運用明暗對比手法刻畫人物,描繪出人物臉部不同的光影變化,表現出畫面強烈的縱深感。人物的邊線既明確又簡潔,大大提升了畫面的體積感。靳先生還大膽運用純紅,一改中國油畫黯淡、粗糙的面目。新娘在畫中輕微低著額頭,嘴角露出淺淺的微笑。這幅作品完整呈現了東方女性的典雅、含蓄和靜穆,使古典美學達到近乎理想的境界。


  1984年,為了探索新的油畫語言,靳尚誼請來了中央音樂學院的研究生彭麗媛為肖像模特,創作油畫《青年女歌手》。這幅作品造型洗鍊,色彩濃郁柔和,呈現出理想的藝術效果。端坐著的人物背靠著宋代畫家范寬的《雪景寒林圖》。靳先生將現代人物與傳統繪畫相融合,既展現了西方油彩的精妙,又顯露出中國畫的古典精神。


  九十年代,靳尚誼運用印象派的繪畫技法創作了《畫家黃賓虹》,他以中國山水畫為背景,施以抽象洒脫的筆觸,營造出輕鬆寫意的畫面效果,完整呈現了傳統水墨的空靈和意蘊。然而,靳先生對於這幅作品傳達的視覺效果仍不夠滿意,他又執筆繪製了《晚年黃賓虹》。


《晚年黃賓虹》

 這幅作品的背景更加大膽寫意,他將油彩與水墨的精髓融為一體,不僅彰顯出中國文人的風骨和氣度,而且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審美心理,開創了中國油畫的嶄新意境。


  聆聽靳尚誼先生的講學

在東北師大美術學院的歷史上,請靳尚誼來藝術系講學應當是濃重的一筆。

那是1980年,靳尚誼先生應邀來到東北師大藝術系講學。當時的聯繫人是曹文漢老師,他曾在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是靳尚誼的學生。靳尚誼帶來了幾十幅素描和油畫寫生作品,其中包括油畫《小提琴手》和幾幅油畫人體等。這也是靳尚誼先生第一次舉辦個人展覽。

靳尚誼的講學進行了兩次,一次是談素描,一次講油畫。是專門為美術專業77、78級同學講授。


  靳尚誼先生在講學期間與東北師大的教師交談


  靳尚誼先生在給東北師大77、78級美術班的藝術學子們講授素描。


  靳尚宜授課時,在他旁邊的錄音機就有六、七台,顯然,除了藝術系之外,還有的是老師和學生的。

展覽上的素描人像作品


《陝北老農》1961年


《周筱英像》1977年


《老人》1961年


  在靳尚誼的素描示範教學中, 作畫過程大體分為: 輪廓、基本形體、深入、整理四個步驟。

靳尚誼的素描人像課。

靳先生在畫素描時,由於天氣熱,他畫了一會兒便將外衣脫掉,穿著一件白襯衫接著畫。


  在素描的最後整理階段,主要對形體進行最後的概括和強化,強化和突出形體的結構關係、色調關係、整體關係。


  靳尚宜的油畫肖像具有深厚的功力,在課堂上,靳先生給我們做了認真的講授。他從勾畫輪廓開始,一直到完成,同學們都目不轉睛地看著他的繪畫演示。那副油畫半身像畫的是78級的孫靜茹同學。

觀看靳尚誼先生作畫的全過程,等於是給我們77、78級美術班同學「開了小灶」。


《雕塑家楊淑卿》布面油畫 1975年


《坐著的老人》布面油畫 1976年


《中學生》紙板油畫 1979年


《青春》 布面油畫 1978年


  我將靳尚誼先生畫展中的部分作品拍攝下來,做成資料冊保存起來。


《雙人體》布面油畫 1983年


《三個塔吉克少女》布面油畫 1985年

《高原情》布面油畫 1986年


  靳尚誼說:對於幾十年在油畫藝術上學習、研究、探索、追求,我對自己的評價是什麼呢?我覺得我只是在做著打基礎的工作,這種工作和徐悲鴻、吳作人等老一輩畫家差不多,就是為中國油畫進一步發展打基礎。也可以說是起著奠基的作用,讓未來的年輕人有一個比較高的起點,並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前進。


  畫展上的幸福會面

2012年5月21日,由文化部主辦,中國美術館承辦的「從延安走來-----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七十周年美術作品展」 在濃郁的陝北風和歷史氣息中開幕。在中國美術館的展覽大廳里,500多幅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和200餘件反映延安文藝座談會和延安美術歷史的文獻、實物和影像。再現了《講話》發表的歷史情境和延安時代美術發展的整體面貌。

為了觀看這次展覽,我特意從長春來到北京,在中國美術館的前廳守候著。還真是巧,我發現中央美術學院的院長靳尚誼先生也早早的來到了美術館,他是這次展覽活動的重要嘉賓。

離展覽正式開幕還有一段時間,靳尚誼先生與一位先生走進展覽大廳觀畫,我也跟隨他們進了展廳。

靳尚誼先生認真地觀看著每一幅畫,他似乎對每一幅畫面和作者都很熟悉。


  在靳尚誼先生觀賞畫展的間隙,我來到他面前,做了自我介紹後,便於靳先生聊起1980年他在東北師大美術系講學的事情。靳先生回顧說:那是我第一次在央美之外的高校講學,也是我第一次舉辦個人畫展。


  我與靳尚誼先生近距離的交流。


  我還將從長春帶去的一本由靳尚誼口述、曹文漢撰文的《我的油畫之路》圖書,請靳尚誼先生簽名留念,靳先生滿足了我的願望,在這本書的扉頁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隨後,靳先生又在另一本《解讀肖像------靳尚誼工作室報告》的書上籤了名。

能在畫展上邂逅靳尚誼先生,與他近距離的交談,對我來說,是一次幸福的會面,也令我永生難忘。


  靳尚誼先生在《我的油畫之路》《解讀肖像----油畫家工作室報告》兩本書上的簽名。


  靳尚誼先生具有師者的大美之心,他的藝術風範與情懷,將永遠印刻在我的心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美文 的精彩文章:

為人,知人乎?
夏日詠蟬?詩詞八首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