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哈哈哈,你們竟然在吵什麼樣才像個正經的古代人!

哈哈哈,你們竟然在吵什麼樣才像個正經的古代人!

文 | 春梅狐狸

(原創文章歡迎分享朋友圈,轉載請後台聯繫申請授權)

我是潤玉角色粉~~所以我死都要蹭上這個熱點!

我最近發現一個很好玩的爭論,就是古裝劇演員的儀態問題。首先被拿出來對比的就是《香蜜沉沉燼如霜》里的男主和男二:

圖源網路

在朋友指路下,才知道還有一個戰場是關於《如懿傳》里的霍建華的,還順便對比了幾位類似角色的,帖子發在豆瓣鵝組:

豆瓣鵝組的帖子及配圖

這個不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的梗么?

這個梗可以從兩方面去解釋,如果它是「真太子」,那麼管他東倒西歪,他就是一個太子,如果它是一隻「狸貓」,端得再直也不會成為一個太子的。但是古裝劇嘛,我們知道都是假的,所以必須也只能把架子端出來了。

不過我們翻翻古畫啥的,會發現雖然沒有挺胸抬頭的要求,但是基本上儀態也不會太糟糕。

清 崇慶皇太后萬壽圖貼落

乾隆比較「葛優躺」的程度大概就是這樣子。

乾隆帝寫字像

乾隆觀孔雀開屏圖橫幅

當然,這是最後被畫師表現出現的,實際情況誰也沒見過。但是可以對照一下現在基本淪為吉祥物的各國皇室/王室,與平民聯姻已經很普遍了,但是一旦出現了儀態或禮儀方面的bug,還是會被全網嘲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大家覺得那樣不好看,而吉祥物有義務維持完美形象。

伊麗莎白二世

圖源糗事百科

不僅僅是手握權力的帝王演起來觀眾對他們的儀態有要求,對於古裝劇觀眾也很容易有要求。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都沒見過古人,想像中很容易理想化,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我們的古裝劇服裝設計既單薄又拖沓,要是縮著身子就撐不起來那個架子。

真實的古人,一般偏愛把衣服的層次穿在裡面,就像你秋冬季穿衣服一樣,最後穿一件外套。所以他們總是看起來有點鼓鼓囊囊的。

明代容像

唐代蘇思勗墓壁畫

古裝劇里的人物呢,一般偏愛把衣服的層次穿在外面,每個穿在外面的衣服一定要比裡面的少點什麼短點什麼,就像蹩腳的時尚節目教你搭配一樣,有幾層就必須顯擺幾層出來。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把整個身體挺起來,戲服特別容易堆起來,也就更加顯得人頹喪臃腫了。

《香蜜沉沉燼如霜》劇照

包括一些武打動作設計也是如此。其實一些大袖子,現實中沒人會穿著干架的,所以動作要有一定的延展性,否則衣服的飄逸性顯示不出來,反而像披著一堆破布。

於是我們就發現,一些舞蹈出身的演員,拍古裝劇在儀態上就很加分。不僅僅是儀態,他們的形體也是很加分,尤其是脖頸部分,整個人就很高昂。還有武打戲,動作會很優雅漂亮。《香蜜沉沉燼如霜》里男二的演員是學芭蕾的,另外一個一直拿來表揚的劉詩詩也是學芭蕾的。和古裝劇最八竿子打不著的專業反而最合拍。

劉詩詩

可能是古今性別文化的差異,作為表現文人理想女性形象的《仕女圖》,卻很少見劉詩詩這樣儀態的形象,而是偏愛柔弱慵懶的模樣,在畫面里看起來就很容易像是倦怠病態的樣子。

焦秉貞仕女圖冊

仇英貴妃曉妝

可古裝劇要是按照這些儀態演了,這位演員一定不會有啥好評的。更何況,也沒人照這個演,往往都是因為演員自身有一些脖子前傾之類的問題,演戲時又缺乏自覺造成的,此處就不要讓我舉例子了,保命要緊。

可以給一個正向的示範,梅蘭芳先生的古裝造型倒是很靠近這些仕女畫。

梅蘭芳

古裝劇一般需要面對抉擇,是要選真實的古代,還是選觀眾的構想。最不討好的當然就是,屈從觀眾的構想,但是又想拿歷史包裝自己;又或者歷史沒參照好,拿觀眾當擋箭牌。扯皮往往就是這樣發生的。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可以多大呢?服飾上的舉例已經夠多了,大家翻翻往期的更新,基本都是在寫這些。所以舉一個曾在知乎上還挺熱的問題《為什麼中國古代勇士畫像多是「膀大腰圓」而不是有八塊腹肌?》

我們由於健身等印象,錯將體脂率低顯露出的腹肌視作了力量的象徵,而真正的大力士更像我們理解中的胖子。

健身人士

大力士比賽選手

就像我們會發現,如今的古裝形象與梅蘭芳時代已經不同了一樣,其實梅蘭芳的古裝在當時也是一種創新,這也是構建的過程。有人提到過《超人》形象的變遷,幾十年前的《超人》只是一個英俊魁梧的男性,並不強調幾塊腹肌,而如今的《超人》儼然就是一個健身達人。

1978年《超人》

2013年《超人》

而在古裝美男上,也是如此,之前寫過一篇《從《擇天記》鹿晗到「天涯四美」,古風美男是否離歷史越來越遠?》。你會發現,《香蜜沉沉燼如霜》男二演員身板過於單薄了,放在早些年也沒有這麼受歡迎。(不過這劇男主男二的造型都是暴露他們短板的,真的懷疑造型服設是黑粉啊)而男主演員也並非古裝臉,強行扮了一個什麼第一美男。

《香蜜沉沉燼如霜》劇照

當年啊,我們喜歡的還是趙蜀黍這款的……

《大明宮詞》

說不定,古裝劇的儀態哪一年就喜歡縮脖勾背了呢

-

春梅狐狸@傳統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里的服飾愛好者

[ 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作者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服飾 的精彩文章:

吳服:是傳說中的和服起源?還是網路時代的謊言?
如何在日本找到真正的大唐遺風?

TAG:傳統服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