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日戰爭放棄武漢後,蔣介石如何對全國人民交待

抗日戰爭放棄武漢後,蔣介石如何對全國人民交待

日軍佔領武漢後,第十師團、第九師團、第六師團第十一旅團兵分三路南下攻佔岳陽。至此,與中國第九戰區部隊隔著贛西北之修水、湘東北之新牆河形成對峙。

一九三八年十月三十一日,蔣介石發表《蔣委員長告全國國民書》,對中國軍隊放棄武漢作了這樣的解釋:

敵寇在魯南會戰以前,即以揚言進圖武漢,迨犯豫失利,侵皖受阻,乃傾其海陸空全力,沿江進犯,激戰五月,我將士浴血奮鬥,視死如歸,民眾同仇敵愾,踴躍效命,犧牲愈烈,精神益振,使敵軍死亡超過前期作戰一年以來之總數。敵人計無復逞,乃不得不暴露其弱點,以發動華南之侵戰,自茲抗戰地區,擴及全國,戰局形勢,顯有變遷

吾同胞須認識當前戰局之變化與武漢得失之關係。我國抗戰根據本不在沿江沿海淺狹交通之地帶,乃在廣大深長之內地,而西部諸省尤為我抗戰之策源地,此為長期抗戰根本之方略,亦即我政府始終一貫之政策也。武漢地位在過去十月抗戰工作上之重要性,厥為掩護我西部建設之準備與承接南北交通之運輸。

故保衛武漢之軍事,其主要意義,原在於阻滯敵軍西進,消耗敵軍實力,準備後方交通,運積必要武器,遷移我東南與中部之工業,以進行西北西南之建設。蓋唯西北西南交通經濟建設之發展,始為長期抗戰與建國工作堅實之基礎;亦唯西北西南國際通路開闢完竣,而後我抗戰實力及經濟建設所需之物質始得充實,而供給不虞缺乏。

自敵入侵粵以後,粵漢交通既被截斷,則武漢在一般局勢上之重要性,顯已減輕。至就軍事而言,武漢在軍事上的價值,本不在其核心之一點,而實在其外圍之全面。

如此,不唯無需於武漢之核心,且在抗戰之戰略上言,亦不能斤斤於核心據點之保守,而反致不能發展全面之實力。敵人用意,在包圍武漢,殲滅我主力,使我長期作戰陷於困頓,以達其速戰速決之目的。因此,我軍之方略,在空間言,不能為狹小之核心,而忘廣大之圖;以時間而言,不能為一時之得失,而忽久長之計,故決心放棄核心,而著重於全面之戰爭。

吾同胞須知此次兵力之轉移,不僅為我國積極進取轉守為攻之轉機,且為徹底抗戰轉敗為勝之樞紐,絕不可誤認為戰事之失利與退卻。蓋抗戰軍事勝負之關鍵,不在武漢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繼續抗戰持久之力量……我國在抗戰之始,即決定持久抗戰,故一時之進退變化,絕不能動搖我國抗戰之決心,唯其為全面戰爭,故戰區之擴大,早為我國人所預料,任何城市之得失,絕不能影響於抗戰之全局。

自今伊始,必須更哀戚、更堅忍、更踏實、更刻苦、更猛勇奮進,以僇(戮)力於全面之戰爭,與抗戰根據地之充實,而造成最後之勝利。

語有之:「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後之成功,必賴於最艱辛之努力與大無畏之奮鬥。又曰:「寧為玉碎,毋為瓦全。」必須吾人抱定最大之決心,而後整個民族乃能得徹底之解放。國家存亡,抗戰成敗之關鍵,全繫於此,願與我全國同胞共勉之。

親愛的朋友,如您喜歡本文,請關注大鵬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賬號dapengshuosh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鵬說書 的精彩文章:

長征期間,誰是尾隨中央紅軍追擊時間最長距離最遠的國民黨軍將領
三國最聰明的人是誰,不是諸葛亮司馬懿,而是他

TAG:大鵬說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