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古之學者必有師:教書是其次 重要在育人

古之學者必有師:教書是其次 重要在育人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儒家文化里素來有著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

因此,我國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人們在這個節日里表達對老師們的祝福與感謝。

教師這個神聖的職業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們人生旅程的燈塔。可是近年來網路上不斷曝光的「性侵」案件卻讓人觸目驚心。

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中曾寫道:「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原本是學生們的守護者,部分師德欠缺的人卻對自己的學生做出身體或者言語上的侵犯,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在儒家典籍《禮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老師們教給學生的不單純是書本上的文化知識,更是優良的品德。

「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一個老師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出了問題,那麼即使他的才華再卓越,都已經失去了意義。

人們常說,做人要「德才兼備」,兩全其美的人當然更好。但如果非要在「德」與「才」中二選其一,那麼一個人的品德永遠比才華更重要。

真正的好老師明白「身教重於言教」的道理。有的老師雖然學歷不高、知識儲備也有限,但他們卻發自內心地關心著學生。

香港大學有一位只會寫五個字的袁蘇妹院士,她來自底層、沒有什麼文化,一輩子都在學校里做宿舍保潔員和食堂員工。可是她卻數十年如一日地關愛學生。

同學生病了,袁蘇妹守在廚房花幾個小時給學生煎藥。同學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她都會前去安慰和勸解。也許沒讀過書的袁蘇妹很多事情都不懂,她說出口的也是一些再樸素不過的道理。

可是一個人的善良,別人都能用心感受得到。

港大畢業的同學,都會記得袁蘇妹的好。從來都沒讀過大學的袁蘇妹老人,最後卻成為了香港大學「迎新教材」的一部分。

時至今日,每一名港大入學的新生都要記住:「大學堂有三寶,旋轉銅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袁蘇妹用自己的高尚品德感染和教育著千千萬萬的港大的師生。

她沒有學歷和文化,卻成為了所有港大學子的老師,成為了全票通過的香港大學名譽院士。

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師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像香港大學名譽院士袁蘇妹一樣,做一個善良真誠的人。

「立身必先立德,無德無以立身」,品德是評判一個教師優秀與否的首要準則。俗話說「名師出高徒」,能夠遇到一位名氣響亮的老師,對我們的成才之路大有裨益。

但比「名師」更重要的,是「明師」。「明師」一詞,出自《韓非子》一書,指的是賢明又善良的老師。如果我們能遇見像港大院士袁蘇妹那樣「拎出一顆心待人」的好老師,的確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生活如何能不喪?這裡送你一招
文言文是攔路虎?朱熹教你讀書法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