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8中國網路媒體論壇傳遞哪些信息

2018中國網路媒體論壇傳遞哪些信息

來源中國軍網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

2018年9月6日,對於寧波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註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網路媒體界層次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年度盛會——中國網路媒體論壇在這裡舉辦。論壇發布了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和《2018中國網路媒體論壇共識》,啟動了央視網首檔新媒體城市秀節目《直播中國·直播新時代》。

大浪淘沙,網事並不如煙;潮起潮落,弄潮兒你追我趕。我國互聯網用戶已超8億,移動APP數量奔向500萬,微信小程序月活用戶達到4億……不斷被爆炸式、迭代式的新概念和產業新名詞所包圍著,智能互聯時代媒體如何變革與發展?

在上個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主席指出,我們必須科學認識網路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數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對於這個重要命題,媒體行業尤其是主流媒體該怎麼做?讓我們聽聽專家學者和網路大咖們怎麼說。

全國700餘名業內精英參加論壇。

加快主力軍向輿論鬥爭主戰場轉移的步伐

在意識形態鬥爭中,要守住互聯網這塊主陣地,打贏這場輿論戰,就必須把更多政策、人才、資源投向互聯網,加快主力軍向輿論鬥爭主戰場轉移的步伐。要秉持互聯網精神,「推開門戶、打開窗戶」,推動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台終端、人才隊伍、管理服務共享融通。

——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高翔

提高網上正能量傳播的到達率、閱讀率、點贊率

加大對網路社會組織參與正能量傳播的統籌協調力度,指導會員單位及各級各類網路社會組織利用互聯網積極發聲,建立健全網路社會組織在宣傳引導等方面的協調聯動工作體系,切實提高網上正能量傳播的到達率、閱讀率、點贊率。

——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網路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任賢良

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鼓勵推選網媒貢獻突出人才

修訂《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評選辦法》,鼓勵推選在網路媒體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引導新聞媒體推進理念、內容、手段、體制機制創新,推動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台終端、人才隊伍共享融通。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胡孝漢

論壇閉幕式上發布了《2018中國網路媒體論壇共識》。

主流媒體要有「內容定力」

主流媒體要有「內容定力」。為求速度不顧真相,為賺噱頭自亂陣腳,為博眼球「節操」掃地的傳播失范現象時常可見。對此,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定力,應該看到,有人讀報、有人讀屏,無論時代怎麼變,人們對信息的需求沒有變,做好內容都應該是我們不變的「初心」。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

最快一條視頻生產僅耗時6秒

今年夏天,新華社「媒體大腦」投入世界盃報道,31天生產短視頻3.7萬條,佔國內主要視頻平台總量的70%,最快一條視頻生產僅耗時6秒。這在新聞生產歷史上是具有標誌意義的重大突破。

——新華社副社長、黨組成員劉思揚

IPv4和IPv6的最大區別

IPv4和IPv6的最大區別是什麼?第一,地址變長,由32位變成128位,真正萬物互聯是用IPv6標準格式去連接,只有這樣萬物才能找到匹配的地址。第二,增加了很多安全措施,還允許進一步拓展,這是未來互聯網發展變化的基石。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

論壇現場。

視頻是傳播的最高形態

媒介發展到視聽階段,視頻是傳播的最高形態,一百多年來沒有改變,未來也不會改變,改變的是渠道、終端和呈現方式,近一年多來,短視頻井噴式的爆發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央電視台副台長孫玉勝

努力把嚴肅的宣教做成親切的嘮嗑

努力把嚴肅的宣教做成親切的嘮嗑,有的網路語言鮮活傳神但也要甄別,既活學活用又能真實表達,要打開思路,理論宣傳可以用脫口秀,新聞報道可以用綜藝節目,充分藉助藝術手段增強宣傳的表現力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

——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信息傳播局巡視員、副局長謝登科

「三國殺」更要「三國和」

發布主體多元化,媒體、政務發布、自媒體三分天下。目前,自媒體從業人員已超過300萬,「三國殺」更要「三國和」。

——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主任丁偉

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備受矚目。

每天發起直播報道300多場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不斷深化推動業態創新,強調「現場直播」,每天發起直播報道300多場,依託自主掌握的核心技術打造智能化編輯部,研發「媒體大腦」「虛擬主持人」、手繪動漫高效生產平台,以創新引領贏得話語權。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主任陳凱星

內容賦能、渠道賦能、生態賦能

傳統媒體化互聯網變數為增量,關鍵是能否把握導向,在眾聲喧嘩中凝聚時代前行的力量;能不能掌握傳播平台,建立用戶最大化的連接和服務能力;能不能拓展業務形態,獲取用戶運營的多元回報。也就是內容賦能,渠道賦能,生態賦能。

——央視網董事長、總經理錢蔚

向商業網站和自媒體學習

要向商業網站和自媒體學習,利用互聯網特點和優勢,推進理念、內容、手段、機制體制等全方位的創新,把平台做大做強,把內容做優做實,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數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人民網總編輯余清楚

論壇發布了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

直播+戲曲,青春遇見戲,國粹粉絲多

直播+戲曲,我們的主題就叫「青春遇見戲」,目前對10個劇種進行了近100場直播,觀看量達到1000萬次,這個數量比起世界盃足球賽來說還有差距,但足以讓我們的戲曲工作者欣喜若狂。

——光明網總裁、總編輯楊谷

5G的技術優勢比4G強在哪裡?

5G是新跨越,能帶來超越光纖的傳輸速度、超越工業匯流排的實時能力以及全空間的連接。依託5G,移動網路將賦能全行業,成為新的基礎生產力。

——國際在線總裁、總編輯范建平

治理「後真相」時代「輿論亂象」

如何治理「後真相」時代「輿論亂象」,重拾媒體公信,達成社會共識?一是必須建立完善的新聞甄別和闢謠機制;二是不斷放大主流媒體的聲音;三是進一步發揮好運營和監管人員作用;四是強化社區公約機制。

——新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微博董事長曹國偉

論壇閉幕式上啟動節目《直播中國·直播新時代》。

AI和媒體的結合必將更加深入

在5G時代,AI和媒體的結合必將更加深入,「智媒體」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智媒體包含智能媒體、智慧媒體、智庫媒體,分別對應技術的核心驅動、內容的價值主導、平台的社會貢獻。

——封面新聞董事長兼CEO李鵬

人人都可以做內容

內容是可以稱為產業的,人人都可以做內容,可採取內容+技術、內容+服務、內容+品牌、內容+平台的方式,全面做大內容生態。

——澎湃新聞總編輯劉永鋼

移動時代,音頻是更好的信息獲取方式

喜馬拉雅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媒體,我們定義自己是一個平台。音頻潮流才剛開始,移動時代,音頻是更好的信息獲取方式。

——喜馬拉雅FM總編輯殷啟明

把握風向標,搶佔制高點。嘉賓們圍繞「智能互聯時代的媒體變革與發展」這一話題,預測未來網路媒體發展趨勢,解決技術變革帶來的實際問題,分析把握媒體未來發展方向。群英薈萃甬城,掀起一場媒體變革的「頭腦風暴」,相信論壇將對智能互聯時代的媒體變革與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中國軍網記者 李鵬 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洗盡鉛華,強軍有「我」
做七天軍人,他們收穫了什麼?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