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告誡人才:來華逐夢可以,請別「濫竽充數」

告誡人才:來華逐夢可以,請別「濫竽充數」

人才聚集

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如何開發人才資源、擴充人才來源是永不過時的話題。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及國際影響力的穩步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學習和工作。我國應把握機遇,除了用好本地人才及留學人才,還要懂得吸引和保留優秀的外籍人才,集天下英才而用之。

原文 :《把握機遇打造人才集聚新通道》

作者 |雲南大學工商管理學 楊紅英

圖片 |網路

「來華逐夢」的外國友人體量逐年壯大,必定存在良莠不齊、魚目混珠的情況。只有結合我國國情及所處階段,鎖定符合我國發展需要的優秀外籍人才,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人力資源戰略,確保人才效用的最大發揮。目前,明確需要吸引和保留的外籍人才可大致分為以下四類:第一類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複合型人才:「一帶一路」倡議作為新型國際經濟合作模式,需要大量外籍人才維繫國家間順暢的交流與合作。掌握中文及當地語言,了解雙邊文化及經濟發展狀況、從事專業與中國投資項目對口的外籍人才,可以為雙邊貿易的協調與發展做出貢獻。第二類是跨國企業的管理型人才:中國的「走出去」企業及在國外有業務輻射的事業單位中,能夠幫助中國總部向國外分支機構準確傳達管理思想和企業文化,從不同視角因地制宜地進行有效分管和治理,避免文化衝突阻礙企業發展的外國人才,能為我國企業牽線搭橋、提供國際人脈的外籍人才,都是中國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有利資源。第三類是高新產業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發展科技,創新創業是新時代的主題潮流。可以為組織帶來國際領先科技和先進理念,促使團隊多元化、激發創新思維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是國際上爭相搶奪的稀缺人才資源,也是我國需要吸納的外籍人才範疇。第四類是教育產業的溝通人才:大到國家、小到每個家庭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致使外教成為來華外國人最容易接觸到的崗位。隨著人民文化需求及消費水平日益提高,外教崗位還存在較大缺口。外教的職責不應限於讓學生掌握一門純正的外語,更需要做到師德與教學並重,在認同東方文化的前提下,幫助中國學子拓展視野,走向世界。

劃定外籍人才的大致範圍後,如何通過我國政策制度的完善,促使其在中國長期發展,是對政府的考驗。近幾年我國推出的「中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關於加強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的意見》,各地出台的《關於加強新形勢下引進外國人才工作的實施辦法》等規定,足見政府對拓寬人才渠道,加強外籍人才引進的支持力度。在未來的政策制定中,我國政府還可以從不同角度完善外籍人才服務保障體系

首先,簡化《外國人工作許可證》辦理手續。我國對留華工作的外國人員資質要求嚴苛;外籍人才工作前用人單位還需為其輾轉多個政府機構,辦理流程繁瑣,導致一些想要嘗試引入外籍人才的中小企業望而卻步。政府可以回顧外籍人才儲備現狀,適當放寬工作許可證辦理要求;整合機構職能,結合互聯網+,更多依託網上自動辦理平台,為《外國人工作許可證》辦理提供簡單明了的一站式服務。

其次,提供更多外籍人才就業機會。目前,我國對外籍人才的界定更多聚焦於北上廣深的高層次尖端國際人才,針對外國人才的專場招聘會輻射片區和舉辦頻次都不能滿足現有外籍人才的在華就業需求。政府需要發動更多地區政府和高等院校,積極投身於外籍人才聚集渠道建設中,為外籍人才開放更多實習和就業機會,減少優秀人才流失。

最後,解決外籍人才的後顧之憂。對於在中國境內工作和永久居留的外籍人才,所需要的社會保險服務與本國人有所出入,親屬安置和子女教育問題如處理不當也會牽制外籍人才的留華意願。政府及用人單位需要重新回顧外國人才工作中所享受的個人福利待遇是否健全,為他們解決後顧之憂,才能堅定他們紮根中國工作奉獻的決心。

[本組文章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大數據時代國際人才集聚及中國戰略對策研究」(批准號:16ZDA057)階段性成果]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23期第4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論直男打傘與「娘炮」的關係
因父親欠債20萬,兒子無法被知名大學錄取!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