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鞭督郵的另有其人,不是張飛
文史
09-10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張飛脾氣暴烈,魯莽,易衝動,並且曾怒鞭督郵,其實都冤枉張飛了,怒鞭督郵的恰恰是十分仁慈的劉備,張飛替劉備背了黑鍋。
《三國演義》記載,劉備因鎮壓黃巾軍有功,被授為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但是劉備赴任後不久,朝廷又下了新的政策,凡是因軍功成為官吏的,都要裁去,劉備也是應裁之人。
這時,督郵正好來到了安喜縣,督郵是漢代各郡的重要屬吏,代表太守督察縣鄉,宣達政令兼司法等。督郵想對劉備索賄,對劉備十分無禮,並呵斥劉備,「詐稱皇親,虛報功績」,並揚言將其「沙汰」。
但劉備為官清廉,與民秋毫無犯,沒有用財物賄賂他。督郵索賄不成後,便威逼縣吏,讓其陷害劉備。這事被張飛知道了,張飛大怒,張飛來到督郵所住館驛,對督郵一陣暴打。
「督郵未及開言,早被張飛揪住頭髮,扯出館驛,直到縣前馬樁上縛住;攀下柳條,去督郵兩腿上著力鞭打,一連打折柳條十數枝」,後在劉備的求情下,才得住手。於是劉備取出官印,掛在督郵的脖子上,不得已棄官而逃,前往代州投奔劉恢,尋求庇護。
而《三國志》記載: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棄官亡命。
意思是說,督郵因公差來到安喜縣,先主上門求見,受阻門外,先主徑直闖入,將督郵捆起,痛杖二百,並將印綬解下來套住他的脖子,綁在拴馬樁上,然後棄官而逃。敢作敢為,心狠手辣,或許這才是真正的劉備,而不只是仁慈只會哭!


※朱元璋的一項制度,致使王族兄弟不相識,王爺認不全自己的兒子
※乾陵石像沒有腦袋,傳聞石像成精,實際卻另有原因
TAG:王孫阿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