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是如何愛上 MacBook Pro 的

我是如何愛上 MacBook Pro 的

其實很早之前就有嘗試去學做視頻、學拍視頻的想法了,但直到最近才開始真正行動起來,而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換上了 2018 款 MacBook Pro 13。

早有耳聞 Mac 設備用來做視頻剪輯非常好用,除了擁有大量優秀的軟體外,Mac 家族的設備還都有著極為出色的素質和設計,使用起來十分舒適,這讓不少視頻工作者對 Mac 設備倍感信賴。而我之所以換上 MacBook Pro 13,除了學習做視頻外,認真學習一下 Mac 系統、並嘗試著找出它到底優秀在哪兒,也是我的目的。

在開始使用前,我得先好好地認識下我的新晉搭檔。

2018 款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總算用上了最新的八代酷睿處理器,Apple 也非常驕傲地稱「速度最快可達到上一代的兩倍」。當然,Apple 也不滿足於一般的八代酷睿處理器,用的直接是帶 Iris Plus 核顯的版本,手中這台頂配 MacBook Pro 13,搭載的就是 i7-8559U 處理器,理論性能比 i7-8550U 處理器要強一些。

除了處理器上「大爆炸」似的性能提升,2018 款的 MacBook Pro 13 還在硬碟上下了不少功夫 —— 不光是速度,還有容量。現在不少設備都可以錄製 4K 解析度的視頻,其所需的容量遠超以往,這也意味著視頻素材需要一個更大容量的載體。2018 款 MacBook Pro 13 直接頂到 2TB 容量的固態硬碟,也確實讓視頻素材得以更完整的保存在 MacBook Pro 中,從而給視頻處理留出足夠的空間。

我也嘗試著用一些測試軟體去「折磨」它,比如 GeekBench、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Cinebench R15,還有我平時會用到的 Adobe Lightroom,測試出來的結果與前代 MacBook Pro 13 相比,都非常令人驚喜。特別是在 Lightroom 的測試中,它 105 秒的成績甚至比一些採用八代標壓處理器的 Windows 遊戲本還好!

Hmmm……有如此的性能表現,誰說 MacBook Pro 性價比不高的?!

當然,這也跟 Adobe 旗下的軟體在 macOS 下優化得更好有關,不光光是 Lightroom,像是我經常會用到的 Photoshop 和準備學的 Premier Pro 也都是 Adobe 家族的,如果你和我一樣是 Lightroom 和 Photoshop 的忠實用戶,在 Mac 設備上使用這類軟體確實能提高工作效率。

談到性價比,我覺得可能有不少人會簡單地理解成「價格低」。但實際上,我認為的性價比,是「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這與它的價位是沒有太直接的關係的,你同樣可以在高價位段發現性價比高的產品。換句話說,應該是「它的價值對得起它的價格」。

而讓我覺得 MacBook Pro 性價比高、或者說值這個價的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它的介面。有人可能要說:這 4 個介面都是 USB-C,對其他設備一點都不友好,性價比何在?實際上,如果你已經把自己的裝備都更換成了對應的介面,那用起來是非常痛快的,譬如 USB-C 介面的移動存儲設備、雷電 3 介面的顯示器,甚至說是擴展塢。

也就是說,這每一個 USB-C 介面,都是全面的、多功能的雷電 3 介面。它高達 40Gbps 的速度,讓你可以接移動存儲設備、給 MacBook Pro 充電、輸出畫面到 4K 顯示器上、連接有線網路,等等等等,功能幾乎相當於你之前筆記本上所有介面的總和。

話又說回來,以目前設備介面的更新速度來看,想要全面升級到新的 USB-C 介面、甚至全面支持雷電 3 協議,是一件比較艱難且緩慢的事情,在這個過渡階段,我還需要依靠各種擴展塢或者轉接器來實現。慶幸的是我們能看到不少廠商正在為了這個目標而不斷前進,這其中不僅僅包括 Apple,也包括我接下來要提到的那些。

是的,我還想聊聊它對我使用電腦習慣的影響。

從兩千不知道多少年我家有電腦開始,它就一直放在我的房間。抱著對電腦的強烈好奇心,我幾乎日夜與電腦相處,鑽研電腦、上網衝浪、也瘋玩各種遊戲,很少出去運動運動,即便沒事情要做也習慣開著電腦。嗯,當時的我大概是得了「宅」病吧。

工作之後,對電腦的依賴似乎也變成了一種理所應當 :「這是我吃飯的工具啊」。我比較偏好於家中有一台性能強大的 PC 台式機,搭配遊戲顯示器來玩各種遊戲,當然也滿足我各種強度的工作需求;出門在外或出差辦公的時候,就另備一台 Windows 輕薄筆記本,並通過雲端來存儲各類工作文件。這樣確實能夠達到「出門享受輕便、在家感受強大」的體驗。

但最近我對這句話又產生了新的理解。

因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最近玩遊戲的時間確實越來越少了,坐在電腦前的時間都分配給了工作和學習,心思也花在了「如何提高自身競爭力」上,最後乾脆把台式機撤了,一併把桌面音箱、滑鼠鍵盤、遊戲耳機什麼的都收了起來。

於是乎,只剩下一台 MacBook Pro。

少了遊戲,桌面也沒必要那麼複雜了,這次我打算打造一個儘可能無線的桌面,此時 MacBook Pro 上的雷電 3 介面就派上了用場。

先把大件的顯示器搞定吧。目前支持雷電 3 介面的顯示器其實並不算多,在 Intel 的雷電 3 官方支持網站中,能看到的就 5 款,分別是兩款華碩(PA27AC 和 PA32UC)、兩款聯想(ThinkVision P32u 和 ThinkVision X1)及一款 LG UltraFine 5K Display。除此之外,現在的全功能的 USB-C 介面也已經能夠實現畫面輸出、充電以及擴展的功能了,因此選擇上又可以再多一些,諸如戴爾 S2718D、LG 27UK850 等等。

這些支持給筆記本供電的顯示器,大多具備以下特性:

2K 甚至 4K 解析度為主;

27 與 32 英寸居多;

覆蓋 99% sRGB 色域;

支持 HDR 顯示技術。

綜合來看,它們的素質都不低。以我放在辦公室使用的華碩 PA27AC 為例,除了以上的這些特性外,其擁有的雷電 3 介面達到了 40Gbps 的速度,能給 MacBook Pro 供電,也支持把 MacBook 的畫面輸出到顯示器上,自帶的 USB 3.0 介面同樣可以給 MacBook Pro 做擴展功能。

如此一來,在辦公室我就擁有了一台只需要一根線就能完成供電及擴展功能的顯示器,這塊 27 英寸 2K 解析度的屏幕讓我能更好地同時查看多個畫面,譬如網頁、文檔以及正在撰寫的文章 —— 當然,在學習做視頻的同時,我恰好也可以拿它來當第二塊屏幕。

當你保持好奇時,學習是一個非常愉快的過程。

不管是視頻製作,還是 macOS,對於我來說都是十分新鮮的。在學習視頻之前,我得先把 macOS 好好熟悉一番才行。 Apple 很聰明地為我這樣從 PC 轉移到 Mac 的用戶提供了一個「Windows to Mac」遷移功能,不過這隻能轉移一部分的文件和資料,應用程序還是得自己去 App Store 或者各自的官網下載。

說到應用程序,一個比較有趣的事情是,不管是 Microsoft Store 還是 App Store,你都只能找到一些比較基礎的應用,比如微信 QQ 什麼的;像是一些比較進階的應用程序,譬如 Adobe 系列、Office 系列都需要到官方網站去下載。當然,這並不影響 App Store 擁有一些比較出色的應用程序,如 Apple 自家的 Pages 和 Final Cut Pro、第三方的 Bear 和 GIF Brewery 3 等等。恰好這篇文章就是在 Bear 中完成的,它簡潔的風格、優美的字體令我印象深刻。

當然,Bear 有一點讓我比較苦惱,就是如果要實現多平台同步,必須付費升級到 Bear Pro,因此很多時候我主要是在 MacBook Pro 上用它來寫文章,而跨平台同步的事情就交給 Mac 自帶的備忘錄了。

Mac 設備與 iOS 設備畢竟是一家人,在協作上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藉助 iCloud,你可以在 Apple 自家的多個平台上同步照片、備忘錄、待辦事項等等,這邊我用 iPhone X 拍了一張照片,過一會就能在 MacBook Pro 上的照片應用中顯示出來了。當然「同步」還不是它最酷的地方,更酷的應該是「協作」。

我在手機上進行的一些操作,可以通過「接力」功能,在 MacBook Pro 上繼續完成,比如有人在我臨時外出的時候發了個網站給我,我回到辦公室就可以直接在 MacBook Pro 上打開這個網站進行瀏覽,而不是登錄微信、在微信中把網址複製發送到 Mac 端微信。

這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我的做事效率 —— 當我在使用 Apple 的自帶應用程序時。是的,目前來說它能支持的第三方應用比較少,我嘗試了日常用到的幾個應用,Chrome 是能夠較好地支持的,手機上用 Chrome 瀏覽的網頁,在 MacBook Pro 上會通過 Safari 打開 —— 唔,果然對自家應用照顧有加啊!至於其他第三方應用嘛,就比較可惜地不能支持了。

不得不說,Apple 生態圈是一個吸引力非常強、甚至會讓人有些上癮的東西,這是我在學習使用 MacBook Pro 中最大的感受。另一方面,使用 iMovie 來製作視頻,也讓我感覺到了它的易上手和易用性。

和玩遊戲不喜歡看攻略一樣,在學習新東西的時候,我往往是秉承著先自己摸索、實在不行再尋求幫助的方式,這次也一樣。好在 iMovie 並沒有給我個下馬威 ,基本上在我打開它沒多久之後,我就知道該怎麼操作了:左上角是剪輯資源庫(我的理解是素材庫)、右上角是視頻最終效果預覽、下方是視頻和音頻的時間軸。因為我目前主要還是用 iPhone X 來進行拍攝,因此在照片圖庫中能直接看到我 iPhone X 上的視頻素材,將他們拖入下方的時間軸,配上合理的順序和帶勁的 BGM,就可以在右上角預覽視頻的大致模樣了。再進階一些的,無非就是對視頻進行裁剪或快放慢放、加轉場動畫、字幕效果、配合 BGM 節奏等等。

話又說回來,iMovie 其實將很多步驟和操作給簡單化了,這讓它用起來更像是手機上的「一閃」或「VUE」之類的應用,也給很多初上手學做視頻的用戶以便利。簡單易懂的 iMovie 加上天生在視頻製作方面有優勢的 MacBook Pro 13,讓我的整個學習過程變得十分順暢和輕鬆,特別是在我已經能駕輕就熟地製作簡單視頻的時候,心裡也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

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這樣,當你在其中一步步地獲得甜頭之後,你會更加樂於深入地學習它,因為每一步對你來說都是新鮮的、未知的。從中,你既學到了新的知識、又收穫了愉悅的心情, 兩者相輔相成,你在對相應領域的認知也漸漸提高,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非常樂於去學習新事物的原因。

當然,學會 iMovie 還只能稱為入門,且我所使用的素材並不算多,對於 MacBook Pro 13 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但我看視頻部的小夥伴們在用的都是 Final Cut Pro,這也是 Apple 官方推薦的「進階版 iMovie」,官方對 Final Cut Pro 與 iMovie 關係的解釋是這樣的:

iMovie 剪輯為你的影片創作提供了簡單平易的出發點。當你準備好向更專業的製作領域邁進時,可以從 iOS 版或 Mac 版的 iMovie 剪輯流暢自如地轉換到 Final Cut Pro。有了它的先進剪輯工具,你將能更快速、更準確地剪輯影片,還能利用第三方插件增強項目的視覺效果,並輕鬆整合 RED、Sony、Canon 等專業攝像機錄製的視頻。你還可以將 iMovie 剪輯項目直接導入 Final Cut Pro 中,讓你升級時毫無顧慮,不會丟失任何素材內容。

看來,想要踏入視頻製作的門檻、實現真正的進階,還是得使用更專業的 Final Cut Pro。對於功能更加強大的 Final Cut Pro,我想我還是先把 iMovie 練好吧!當然,對性能要求更高的 Final Cut Pro,我也做足了準備,就是 eGPU。

eGPU,其實就是通過外置顯卡,來給 MacBook Pro 13 進行性能加速,也是「出門享受輕便、在家感受強大」的另一種詮釋。目前市面上的 eGPU 說多不多,說少其實也有得一選。eGPU 的特點大致有以下幾個:

1、支持 Thunderbolt 雷電 3 技術;

2、自帶電源或外置電源;

3、對顯卡的兼容性好,或自帶顯卡;

4、擁有合適的擴展介面。

以我目前為 MacBook Pro 13 配備的 Asus XG Station Pro 為例,它的配置是這樣的:

1、支持 Thunderbolt 雷電 3 技術,含一條 1.5m 雷電 3 數據線;

2、專用的 330W 外置適配器,但不支持給筆記本供電;

3、在 macOS 上支持 AMD Radeon 顯卡;

4、擁有一個 USB-C 3.1 Gen2 介面。

這個顯卡擴展塢有三個比較可惜的地方:一是它不能給筆記本供電,這意味著我需要再額外接一條線給 MacBook Pro 13 充電;二是它本身只有一個 USB-C 3.1 Gen2 的擴展介面,幾乎相當於沒有;三是它的外置電源適配器還是偏大了,加上擴展塢本身較大的體積,放在我桌面上還是蠻佔地方的。

相對地,它較大的體積能夠容納下比較大尺寸的顯卡,像我這次使用的就是 AMD Radeon Vega 64 公版顯卡,就能很輕鬆地塞入 Asus XG Station Pro 之中,而 Mac 設備對 AMD Radeon 顯卡的支持是最好的,也因此我的 MacBook Pro 13 一接上它就直接能識別並使用了,甚至都不需要安裝顯卡驅動或者對應的應用程序,真的非常方便。

接上了 eGPU 的 MacBook Pro 13 在計算性能上有非常明顯的提升,通過 GeekBench 4 中的 Compute Benchmark 測試和 CINEBENCH R15 的 OpenGL 測試可以略知一二:

OpenGL:外接前 37445 分,外接後 133173 分;

Metal:外接前 38126 分,外接後 140513 分;

CINEBENCH R15 中 OpenGL:外接前 38 fps,外接後 91 fps。

幾乎 300% 的 GPU 性能,讓我也開始考慮,除了認真工作賺錢、業餘學學視頻之外,它是否能讓我在想放鬆一下的時候,偶爾玩玩遊戲?

沒想到,我還真在 MacBook Pro 13 上玩起了遊戲。

想法萌生之後,自然是想辦法去實現它啊。首先我得看看 Mac 上都有哪些遊戲可以玩,驚喜的是目前「戰網」和「Steam」兩大遊戲平台都有對應的 macOS 版本,看來在 MacBook Pro 13 上玩遊戲指日可待?

安裝完「戰網」和「Steam」,我火速登陸了自己的賬號並打算下幾款遊戲來試試水,但發現自己的遊戲庫中,僅有那麼幾款遊戲支持 macOS 環境下遊玩:

星際爭霸 2(戰網)

爐石傳說(戰網)

風暴英雄(戰網)

暗黑破壞神 3(戰網)

DOTA 2(Steam)

CS:GO(Steam)

LIMBO(Steam)

除了上述這些遊戲外,還有諸如「古墓麗影」這樣的單機大作,以及「堡壘之夜」和「英雄聯盟」這樣的熱門網遊,都支持 Mac 設備,不過後兩者目前還僅限外服。也就是說,我玩得最多的「守望先鋒」、最近比較流行的「彩虹六號」以及涼得差不多的「絕地求生:大逃殺」都沒辦法在 MacBook Pro 13 上玩到,不免有些可惜。

還好,DOTA 2 和 CS:GO 我都有玩過,這次也試試看在 MacBook Pro 13 上玩遊戲到底是什麼樣的體驗。由於使用 eGPU 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外接顯示器才能真正應用到 eGPU,因此玩遊戲我都是連接至 PA27AC 顯示器進行的。

在 2K 解析度下,最高畫質的 DOTA 2 的幀數能達到 70~90 幀,團戰情況下會掉至 70 幀左右,這樣的表現已經能夠流暢地來上一局了;CS:GO 在同樣的解析度下,我嘗試了幾張地圖,幀數的跨度比較大,但主要也是集中在 70 到 100 之間,其中室內場景甚至能達到 100 幀以上,當然部分室外場景會掉至 60 多幀。

說實話,這樣的表現,偶爾用 MacBook Pro 13 來打打遊戲確實可以,但考慮到遊戲大作並不算多,Mac 設備還是比較適合安安靜靜地認真工作,我想我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好用」不足以形容它,「不知不覺著了迷」才是。

說了這麼多,似乎都快忘了這次的主角是 MacBook Pro 13。MacBook 被設計得簡單易用的同時,又兼具了高效與創造力,我也僅僅是用了一周不到的時間,就已經基本熟悉了它的快捷鍵、操作邏輯,然後嘗試著開始我的視頻剪輯之路,從 Windows 平台轉移到 Mac 平台也並沒有像不少人說的那樣困難 —— 前提是,你真的有在用心。

所以說,一款筆記本之所以優秀,並不只是說它的硬體有多強大、設計有多前衛,而是從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你能感受到它想給你展示的魅力,對 MacBook Pro 13 來說,這魅力來自於簡單易用的 macOS、來自於無處不在的 iCloud,也來自於各種精緻且強大的應用。正是這些魅力,讓我不知不覺地著了 MacBook 的迷,心甘情願地踏入 Apple 的生態圈之中。

嗯,敬 Mac 背後的每個你和我。

你可能還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頻頻出現的 iOS 12 beta 版升級彈窗,是什麼在作祟?
這個農曆七月,我靠這套插畫護體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