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有一堆新詞很難讀懂,但讀懂了你可能就想說「是我」

有一堆新詞很難讀懂,但讀懂了你可能就想說「是我」

新氣象新辭彙,語言辭彙的動向里看得出每個時期人們最關心的問題。辭典界老大哥《牛津英語辭典》(OED)每年四次更新,收錄一段時間內使用頻次顯著上漲的新詞或新的詞語釋義。

OED 今年的第二次更新版本中新增 900 個詞/詞語釋義,其中被官方博客拎出來展開講講的、首次被收錄的新詞,不是關於當代人的職場困境,就是彼此間的微妙偏見。

比如令人心酸的precariat,不穩定(precarious)和無產階級(proletariat)的組合詞,指工作、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沒有穩定保障的「不穩定無產者」。這個詞是由美國政治活動家 Michael Harrington 在他 1989 年出版的《社會主義的過去與未來》里最初引入的,最近幾年之所以熱度上漲,是因為經常出現在關於自由職業者的討論中,用來描述他們依靠有一茬沒一茬的外包工作養活自己的生活狀態,簡直恰當又戳心。

同樣被收錄在這次更新里的關於職場的詞還有impostor syndrome,冒名頂替綜合征,指「持續感覺自己才不配位,對獲得的成就感到不安,不敢相信是自身能力和努力的結果」的一種心理障礙。最早出現在 1982 年 Vogue 雜誌的一篇文章中。好奇心研究所此前根據「冒名頂替綜合征」現象做過一個名為「你在職場上有哪些心虛」的調查,6363 次表態中覺得自己的能力稱不上學歷的最多,有 16.4%,他們可能會因為害怕沒成績被指點「xx 畢業的也不過如此」而迴避討論自己的學歷。

有冒名頂替綜合征的朋友本身未必是冒名頂替,他們只是對有自我否定的傾向,事實上這種現象更容易出現在高成就的群體中,畢竟你先要確實取得了點成績,才有機會去考慮「我是不是配得上」。

除了這些,本次更新中關於偏見的詞也令人矚目,比如microaggression,微侵犯,指針對少數族群或邊緣人群的間接的、微妙的或者無心的歧視言行。比如對 LGBT 人群的「理解但不支持」表態。可能不含惡意,但仍然是出於不盡理解不能共情而導致的區別對待,比顯而易見的歧視更普遍。

還有致力於使電影中的性別不平等引起關注的Bechdel test,其內容包含以下三條:1. 至少有兩個女性角色;2.她們彼此交談過;3. 談話的內容不涉及任何一個男性。如果一部電影滿足這三個標準則說明它在性別平等上做得還不錯。《衛報》此前在的相關報道中說「沒通過這個簡單測驗的熱門影片的數目令人驚訝,女性們複雜而有趣的生活在電影工業中幾乎不存在」。

本次更新收錄的辭彙還有:

ase:asexual 的縮略詞,無性戀群者。

lezzo:lesbian 的縮略用法(非正式,有冒犯意味),指一個女同性戀者。

lorem ipsum:指用於測試排版設計的示例字元,比如演示文檔中的「單擊此處添加文本」。

self-fashioning:自我塑造,指根據一套被普遍認同的社會標準(比如受教育、提升衣著品味等等),逐漸建立起個人認同和面對公眾的人格的過程。

spoiler alert:劇透慎入警告。

teensploitation:指過度消費青少年文化的影視作品。

walkative: 形容一段長時期修復期之後,迫切想要步行的狀態。

whataboutism:不直接回應對方的論點,而是通過反詰「那你又是如何做的」來質疑對方的一種辯論邏輯,某種意義上的資格論。

如果還好奇有哪些新鮮詞,可以點這裡看全部的新增列表。

題圖來自:辛普森一家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美國增加關稅,中國削減補貼,光伏行業可能被重創
職場照,年輕人的第一次油膩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