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75年王洪文失寵後做了什麼?

1975年王洪文失寵後做了什麼?

本文摘自:《「四人幫」興亡》,作者:葉永烈,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1975年國慶節,新華社播發的國慶照片,透露了王洪文在哪裡。

那是一張在上海拍攝的照片,王洪文居中,左邊坐著王秀珍,右側坐著馬天水、徐景賢,背後是一批正在鼓掌的群眾。照片的說明詞寫道:「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在上海和群眾一起歡度國慶。」

在《人民日報》上,王洪文這張照片被安排在各地歡慶國慶的照片之中,並不十分醒目。而整整一年前,王洪文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主持國慶盛大招待會,他的照片印在《人民日報》頭版。如今,登在頭版的是鄧小平的照片。

王洪文已經許久沒有在報刊上露面。他回上海去了。

是毛澤東要他下去的。

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黨、政、軍一把抓,他在大力整頓:「軍隊要整頓,地方要整頓,工業要整頓,農業要整頓,商業要整頓,我們的文化教育也要整頓,科學技術隊伍也要整頓。文藝,毛主席叫調整,實際上調整也就是整頓。」鄧小平大刀闊斧地整頓一切。他的整頓,就是整頓被「文化大革命」搞亂了的各條戰線,恢復中共八大的路線。他的整頓,實質上也就是徹底否定「文革」。

王洪文成了閑人。他的工作,按毛澤東的安排,只是抓抓黨校的工農兵讀書班,如此而已。

王洪文牢騷滿腹。本來就是杜康之徒的他,此時此刻,他更借酒澆愁。三杯黃湯下肚,牢騷脫口而出:

「媽的,什麼副主席,空頭支票一張!」

「什麼主持中央工作,權全給鄧小平奪了。哼,我只落得個抓抓讀書班,比弼馬溫還不如!」

他是個看不進書、坐不住的人。閑得無聊,無法打發那漫長的時光。他從「文藝旗手」江青那裡借來一部又一部外國「參考影片」看了起來。看罷電影,餘興未盡,有時還找來外國小說「研究」一番。

看電影,看小說,還算安安靜靜。實在太閑了,悶得發慌,他去釣魚了。釣魚還不夠味,他打鳥。這時候,他剛當副主席那陣子的拘謹、小心,一掃而光,露出了他的「原形」,猶如當年在崇明島上一般「自由自在」。

消息傳入毛澤東耳中。毛澤東對王洪文,作了安排:三分之一時間在中央,三分之一時間下基層,三分之一時間調查研究。

實行這「三三制」之後,王洪文不能在釣魚台逍遙了。他選擇了上海作為「調查研究」的場所,給毛澤東寫了報告,回上海去了——為時三個半月,也就是差不多相當於一年的三分之一。

1975年8月,王洪文回到了他的「基地」——上海。

王洪文在上海是怎麼「調查研究」的呢?

上海市委招待處五位負責接待王洪文的工作人員何關明、葛健、陳世章、朱友生、王珏,曾回憶如下:

「王洪文,1975年夏天來上海三個半月,一家五口住在高級別墅,整天過著花天酒地的資產階級生活。幾乎每餐都要喝名酒,經常要吃山珍海味,名菜佳肴,新鮮水果,時新蔬菜。什麼魚唇、鮑魚、乾貝、海參、蛤蜊、鵪鶉、野味……他想啥就要吃啥,而且要求苛刻,非要弄到不可。一次,要吃田螺,就要農村動員農民下水摸,要吃小豆苗,到生產隊組織人採摘,他要吃鮮荔枝、香蕉、菠蘿,由廣州用飛機帶來。兒子要吃石榴,也專人到蘇州去買。此外,到南通搞過蛤蜊,到寧波搞過青蟹,派人到處去買。王洪文經常設宴請他的『小兄弟』、親信吃喝,三個多月就請了二十多次。他以視察為名到工廠,到農村,到部隊時,事先安排吃喝,要人家準備名酒名菜,每到一處都大吃大喝,常常喝得酩酊大醉,醜態百出。

「王洪文幾乎整天吃喝玩樂,釣魚、打鳥、下棋、玩牌、打彈子、看電影,成了他每天主要活動。一百多天之內,看了八十多部電影。他還常常硬拉著工作人員打撲克、下軍棋,玩通宵。他不僅白天去打獵,有時晚上也去打,專門讓人特製了聚光搜索燈。他釣魚,讓工作人員用麻油、茅台酒和麵粉作魚餌。釣不到魚,他就挖空心思要工作人員做兩隻木框浮在水面,框里放上青草,引魚上鉤。王洪文一貫作威作福,釣魚時,不僅要為他準備煙、茶、水果、桔子汁,還要工作人員把煙遞到他嘴裡,為他點煙,拾魚,裝魚餌,擦汗,扇扇子。

「他在上海三個半月,窮奢極欲揮霍,據不完全統計,就花了二萬餘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王國維孫輩講述國學大師的自殺之謎
探尋舍利子中隱藏千年的秘密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