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啃啃啃,指甲都啃光了 醫生說這是病!

啃啃啃,指甲都啃光了 醫生說這是病!

9月3日,6歲的小明被媽媽帶到了湖南省兒童醫院兒童保健所門診就診。一看見醫生,小明媽媽就很焦慮地說道:「醫生,我兒子已經兩年多沒有剪指甲了,每次長出來一點就被他自己啃掉了,有時候還會啃自己的腳趾甲!該怎麼辦啊?」說完把小明的手攤開給醫生看。醫生一看,果然小明的十隻手指的指甲全被啃得乾乾淨淨。

該院兒童保健所副主任醫師丁大為提醒家長,孩子愛「啃指甲」千萬別忽視,這可能是疾病的原因所致。

啃啃啃,指甲都啃光了 醫生說這是病!

丁大為介紹,一般來說,孩子啃指甲的行為主要為生理和心理兩大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主要可能是缺鐵或缺鋅引起的異食癥狀,這種情況下兒童可能會吃一些如指甲、頭髮或泥巴等非食物性的東西,可以帶孩子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以排除鋅缺乏及鐵缺乏。心理原因就比較複雜了,焦慮、抑鬱、壓力和陌生環境等均有可能引起兒童咬指甲的行為,部分兒童也可能是模仿其他人咬指甲而形成的不良習慣。

丁大為表示,經常咬指甲會對兒童生理及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兒童天生活潑好動,喜歡到處摸爬滾打,指甲中攜帶大量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孩子在咬指甲時,無疑會把大量病菌甚至寄生蟲帶入體內;而在一些可能存在重金屬污染的環境下,愛咬指甲的兒童更可能引起血鉛及其他重金屬超標。

頻繁咬指甲的兒童,可導致手指頭變粗、變短,甲床損壞,甚至導致甲溝炎;還可導致兒童上頜突出,牙齒排列不齊;伴有咬手指皮膚的兒童,可導致局部皮膚增厚腫脹。部分兒童在焦慮或抑鬱等負面情緒下,咬指甲的行為會加重,而此時若家長對其嚴厲批評甚至打罵,又會加重其負面情緒,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啃啃啃,指甲都啃光了 醫生說這是病!

面對孩子咬指甲的行為,家長該怎樣應對?丁大為提醒,不要過分在意3歲以內孩子的咬指甲行為。對於小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咬指甲是一種安慰行為,如果家長過分關注並阻止,反而可能會強化這種行為。對於某些只是偶爾咬指甲的兒童,家長無需太多關注。

此外,有些突然出現頻繁咬指甲的兒童,可能與兒童遇到某些有壓力的情景有關,家長需要觀察在什麼情況下兒童會出現癥狀,幫助兒童化解相關的壓力之後,癥狀便會自行消退。部分從小就有咬指甲行為的兒童,他們的糾正時間會相對較長。對於這種兒童,家長要更有耐心,不可採用打罵、嘲笑、譏諷、恐嚇等方式,這樣做會使孩子的情緒更加緊張,甚至產生自卑等不健康心理。家長平時應該多給孩子心理上的關注,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陪伴孩子參加親子活動或體育鍛煉,消除造成孩子緊張焦慮的因素,用積極方式逐步轉移孩子對咬指甲的注意力。

(李雅雯)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走路加些「花樣」動作,幫助預防骨質疏鬆和骨折
按摩太隨意可能致命,當心身體不可觸碰的「死穴」!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