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趙老師,今天我有話要對您說!

趙老師,今天我有話要對您說!

教師節快樂

莫忘師恩

在第34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藝狐全球拍賣祝全天下的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永葆青春!

在傳統古玩行業里,一對一拜師學藝,這是行規;凡違反行規者只會受到行里人卑視。「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是古訓,誰觸犯了這條古訓,就叫欺師滅祖,是要受到全社會遣責的!

孫瀛洲先生

民國年間上海古玩界的仇炎之,拜朱二爺(朱鶴亭)為師,終成一代大收藏家;民國年間北京古玩界的耿寶昌,拜孫瀛洲為師,終成一代大鑒定家。

麥浦泰先生(右一)與耿寶昌先生(左二)及翟建民先生(左一)

耿寶昌先生與王莉英女士在故宮參觀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上海新聞界收藏人金曉東認上海博物館鑒定大家常玉煌為師,終成上海著名陶瓷收藏鑒賞家;上海詩歌界收藏人智慧受到上海文物商店鑒定大師薛貴笙啟蒙,後拜上海文史館館員古玩家殷屏香為師,終成上海著名陶瓷收藏鑒定理論家。也就是說,收藏家是講究師出有門的,收藏眼力會在師傅長期的調教下,通過數年、數十年真真假假的買賣實踐訓練,才逐步練就成一雙火眼金睛的。

王世襄先生(右)與朱家溍先生(左)

傳統的收藏家,都是從逛古玩地攤開始逛出來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仇炎之在香港古玩地攤上以1000港幣撿漏撿到一件明成鬥彩雞杯,2013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出2.8億元港幣由上海大買家劉益謙拍下!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及八九十年代,原故宮專家王世襄逛古玩地攤花幾元、幾十元、幾百元、幾千元撿了多少漏,到了二十一世紀十年代王世襄舊藏的一件明清銅香爐、人物竹雕藏品,上拍都要幾百萬元。

馬未都先生(左)與王世襄先生(右)

正統的考古學家都是在田野上的古墓遺址處做文物考古研究的;傳統的收藏家都是在古玩地攤、古玩城市場上,做古玩考古收藏研究的。兩者的區別,僅是場景的不同,但考古考證鑒定的方法是相似的。很多現在名揚四海的大收藏家,如香港的張宗憲等曾在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等場合,宣揚新一代的企業家型的收藏投資家,要收藏「真精新」(即要收藏真的、精美的、如新的官窯器)藏品,不要收藏「新加坡」,(即不要收藏新的、假的、破的)藏品。

王世襄先生(右)與朱家溍先生(左)

傳統的收藏家,都是從逛古玩地攤開始逛出來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仇炎之在香港古玩地攤上以1000港幣撿漏撿到一件明成鬥彩雞杯,2013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出2.8億元港幣由上海大買家劉益謙拍下!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及八九十年代,原故宮專家王世襄逛古玩地攤花幾元、幾十元、幾百元、幾千元撿了多少漏,到了二十一世紀十年代王世襄舊藏的一件明清銅香爐、人物竹雕藏品,上拍都要幾百萬元。

馬未都先生(左)與王世襄先生(右)

正統的考古學家都是在田野上的古墓遺址處做文物考古研究的;傳統的收藏家都是在古玩地攤、古玩城市場上,做古玩考古收藏研究的。兩者的區別,僅是場景的不同,但考古考證鑒定的方法是相似的。很多現在名揚四海的大收藏家,如香港的張宗憲等曾在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等場合,宣揚新一代的企業家型的收藏投資家,要收藏「真精新」(即要收藏真的、精美的、如新的官窯器)藏品,不要收藏「新加坡」,(即不要收藏新的、假的、破的)藏品。

李輝與王世襄先生

因此尋找行家、專家並求教於他聽信於他,你才可能在收藏圈內有發展空間。反之,不找「組織」,僅靠自己獨斷專行,花大量冤枉錢是肯定的,還可能收藏一屋子贗品。

仇焱之父子(前排)與日本藏家(後排)合影

傳統收藏家的成長,都是「師傅引進門,修行靠自己」即先拜古玩名流為師,學到紮實的基礎知識之後,再去逛古玩地攤淘寶,再去古玩市場買貨。吃藥買贗品繳學費是必須的,凡自稱從沒買過贗品的收藏家,或是祖傳繼承人收藏家,或者是徒有虛名的偽收藏家。玩古玩的樂趣就在真真假假之中,練就眼力後,自己獨立能去偽存真,這才叫基本滿師。

當代收藏界已進入高科技突飛猛進信息時代。如不是一對一拜師學藝,依然可以在數分鐘之內,通過上網查尋到很多具體的古玩鑒定知識。但是所有的古玩交易的圖片音像資料都是虛幻的,不能觸摸,沒有手感、沒有嗅覺感,沒有看到放大鏡下精彩的微觀世界;如何辨真偽?僅靠書本知識是紙上談兵。唯有一對一,跟老師上手看真品,細緻深入地學習鑒賞鑒定知識,才有可能成為正統的收藏家。

在收藏實踐中,常有那些自作聰明,自恃有路子者,認識收藏名家多者,今天他把這件東西給A行家看,明天把這件東西給B專家,後天再上網,讓不真正懂行的人評頭論足。結果,他亂了方寸,亂了心,不知聽誰的了。心中沒有標杆,沒有解答標準答案那個人,最終多是把假的當真的,把假答案當成標準答案,只能與國寶幫為伍了!

總之,一名古玩收藏人,無論是初入門者,還是已進門者,形式上不拜師沒問題,但心裡一定要認師。認對老師,拜對師傅,「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你就會在收藏正道上永遠前行,自己慢慢慢慢也會從收藏的山道上走上正坡,登上山頂,遙望更遙遠的收藏太陽……

藝狐天天拍徵集齊白石老人徒孫——高照如先生,為中國崑曲大家周傳瑛先生刻制的自用印,共七方。後經文革動亂遺留於在京舊友處托為保管,但歷經數年無從聯繫,時至今日由周傳瑛舊友後人處重新面市。歡迎您的參與!

Lot 1 美意延年

尺寸:高5cm;寬3.5cm

高照如為周傳瑛先生刻制的自用印

Lot 2 周傳瑛

尺寸:高4.3cm;寬4.2cm

高照如為周傳瑛先生刻制的自用印

Lot 3 暢翰

尺寸:高4.3cm;寬4.2cm

高照如為周傳瑛先生刻制的自用印

Lot 4 周傳瑛印

尺寸:高5cm;寬2.2cm

高照如為周傳瑛先生刻制的自用印

Lot 5 暢翰

尺寸:高4cm;寬2.1cm

高照如為周傳瑛先生刻制的自用印

Lot 6 鍥而不捨

尺寸:高4cm;長寬3.5cm;短寬2.2cm

高照如為周傳瑛先生刻制的自用印

Lot 7 暢翰

尺寸:高5.1cm;寬1.6cm

高照如為周傳瑛先生刻制的自用印

老師,您們辛苦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狐在線 的精彩文章:

2018秋博會重要通知 求擴散
2018年拍賣年鑒 玉器

TAG:藝狐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