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圖靈獎得主Martin Hellman:保持傻勁兒讓我成功

圖靈獎得主Martin Hellman:保持傻勁兒讓我成功

在一個科技峰會上,有人告訴你「要保持傻勁兒」,請問你是什麼感覺?

當然是帶著一種難以置信的興奮。

一個好的演講者,會深入淺出地把科學的奧秘通過有趣的語言表達出來而不晦澀,72歲的Martin Hellman恰好是這樣的人。

9月6日,騰訊優圖計算機視覺峰會邀請了不少國際上有一定威望或知名度的學者專家與會,毫不猶豫地拔高了這場由一家中國互聯網巨頭舉辦的會議的逼格。聽了一天的演講,Martin Hellman讓人印象深刻——一位年長的智者。

這位斯坦福大學電氣工程榮譽教授、密碼學先驅同時也是2015年圖靈獎的獲得者,Hellman一開口就充滿了上個世紀60年代的歷史感:「我見證了計算機革命的60年。」故事是從1959年的高中時期開始的,從害怕接觸編程到在紐約大學被迫上了一個Fortran語言課,讓他發現並並沒有那麼難。從這件事他告訴我們一個骨灰級的歷史經驗——如果你覺得對什麼東西害怕,你就研究一下,看看它是否讓你真的害怕。

接下來Hellman回顧完計算機視覺的60年發展歷程後,又傾囊相授了另一條寶貴的人生經驗——(做任何事情)不僅要想現在的技術可以做什麼,還要想想再過5年、10年你能夠做什麼。這一經驗已經被無數的歷史或現狀所檢驗著,富有遠見而非短視非常重要,就像北京的下水道。

Hellman是個有趣的學者,他將他畢生獲得的成功總結為「大智若愚」。他認為保持一種天然純正的傻勁兒在做科學研究時非常的重要。

Hellman和他的同事一起發明了公鑰密碼學,在保持傻勁兒方面,我認為他的經驗可以為中國當下浮躁的學術界和更加浮躁的企業界帶來重新自我審視的機會——

其實在我們發明公鑰密碼學之前,不誇張地說,我所有的同事都覺得我在公鑰密碼學上的研究很傻,他們的懷疑、質疑也是有理由的,但正因為我這種執著的傻勁讓我們獲得了圖靈獎。看起來很傻的方法,可以讓我們獲得成功。

我舉一個我太太多蘿茜的例子,太太喜歡玩塔羅牌。其實我和太太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我覺得這個聰明的人怎麼去研究塔羅牌這個看起來很傻的東西?於是我去問她。多蘿茜說,我覺得對塔羅牌有點害怕,我覺得塔羅牌很難理解,因為在美國的社會中教堂告訴我們塔羅牌代表邪惡和魔鬼,是讓人害怕的。我太太說她害怕塔羅牌,但我認為當你害怕什麼就應該試圖去理解。太太和我說,讓我用塔羅牌算算你是怎樣的吧。塔羅牌算出來,我是一個傻瓜。我說怎麼可能?我好歹也是斯坦福大學的教授,怎麼會是一個傻瓜呢?我發現,正是因為這樣的傻勁讓我執著,當很多人覺得我的研究很傻,讓我堅持傻勁從而使我獲得成功。所以,我總結為「大智若愚」。

不僅是我自己的研究開始看起來很傻後來成功,還有其它的例子,像Vint Cerf也獲得了圖靈獎,也是Internet網的創始人。他和我說,分組交換技術,最開始看起來也是很瘋狂的點子。還有John Cioffi也獲得了Marconi Prize,他是DSL技術的創始人。他給我寫信說,「1979年的時候,我剛剛從斯坦福大學畢業,我建議DSL可以做高速傳輸,很多人覺得我很傻,受到很多的嘲笑,但是我們現在發現DSL速度比當時提高了100倍。」

另外一個例子,我斯坦福大學的同學Brad Parkinson,曾經獲得了Marconi獎等。他對我說,當他發明GPS技術的時候,美國空軍覺得這是非常傻的點子。但是現在,無論我們去哪裡都要靠GPS給我們導航。但是1960年代的時候,當時的GPS接受器的成本是25萬元,重量是75公斤,功率是2000瓦,所以當時人們覺得他很傻。隨著技術提高,成本的下降,重量也越來越輕了。

Federico Faggin在英特爾公司發明了微處理器,也獲得了美國最頂尖的科技獎項,我們把它叫美國科技創新獎,也叫Marconi獎。美國一家公司的CEO,當時的產品是微處理器最大的競爭者,對我們說「你們這個產品永遠不可能代替我們隨機邏輯定製的集成電路產品」。

我想說什麼?首先,很多偉大的發明,一開始看起來很傻,我們需要一個非常友好的環境,不會因為我們看起來很傻的點子就不讓我們進行研究。

從我個人的經歷而言,我經歷過很多的失敗,我有過很多的點子,最後不了了之。但我覺得對於我來說,作為一個「傻瓜」並沒有什麼不好,塔羅牌已經預測出我是一個「傻瓜」。對於一個傻瓜來說,哪怕已經失敗了20個點子當中的19個,他也不會覺得很沮喪,直到你試了第20個甚至更多的點子才會成功,只有「傻瓜」才有這樣的執著精神。

如果你希望我們獲得這樣的成功,公鑰密碼學、微處理器、DSL這樣的成功等等,你必須要可以容忍失敗,要有一種執著的、傻的精神,才可以取得最終的成功。

這其中,Hellman引用的來自他與她夫人之間的趣聞尤其引人入勝。

他用其72歲的光陰學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從事研究幾十年的寶貴經驗,告訴我們一個珍貴的道理:「突破性的思想,往往看上去是愚蠢的,也需要一種商業環境,它可以寬容看上去是愚蠢的思想。突破性的技術會有很多的失敗,我們這種環境需要寬容失敗,至少是由那些已經證明了自己的人所造成的失敗。

這不僅關乎個人,對企業而言如此,對一個國家亦如此。在一個每天喊著「創新」的國家,光喊口號是無法產生實質性的創新的,它需要有一個容忍試錯、激發各種可能性的教學理念、避免填鴨式教學的環境。而這正是我們所稀缺的,為什麼中國本土從來沒有出現一個科學類的諾貝爾獎?我們的底層操作系統產生不了這樣的人才。你的地基決定你能蓋出什麼樣的大樓。

感謝Hellman給我們帶來的關於「愚蠢」的議題,感謝他面授機宜。他的言論與喬布斯引用的那句斯圖爾特·布蘭德的著名警句不謀而合——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我們在北京打了13輛計程車,聽的哥兒們講述和網約車的愛恨情仇
很慚愧,中國的第五大發明,要靠西方書本來幫我們傳承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