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茶入畫,畫釋茶。

茶入畫,畫釋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和發源地,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包含物質文化和深厚的精神層面。自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出世以來,茶便滲透進了歷代宮廷和中國社會風尚,同時滲入了中國文學、詩詞以及繪畫等藝術中。




【唐】






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唐)







《蕭翼賺蘭亭圖》由閻立本所作,描繪了唐太宗御史蕭翼從王羲之第七代傳人僧智永的弟子辯才的手中將"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騙取到手獻給唐太宗的故事。畫的是蕭翼和袁辯才索畫,蕭翼洋洋得意,老和尚辯才張口結舌,失神落魄;旁有二仆在茶爐上備茶;各人物表情刻畫入微。






《宮樂圖》(會茗圖)(唐)




《宮樂圖》描繪了唐代貴族仕女聚會品茗、奏樂的熱鬧場面。長案中置一大盆形容器(茶鐺)盛茶湯,中置一長柄湯勺,四周有若干茶碗。畫中有正在啜茗者,彈琴、吹簫者,也有執紈扇者,神態生動,描繪細膩。




【五代】







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五代)





此幅繪畫充分表現了當時貴族們的夜生活重要內容——品茶聽琴。



【宋】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局部




在這幅展示汴河兩岸城鄉生活風貌和市肆百業盛況的圖景中,可以看到沿河的茶肆一字排開,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繁盛氣息。仔細觀摩,你能看到屋檐下、店門前都設有許多茶桌,裡面正有飲茶者在其中把盞閑談、各得其樂;更有一些流動的茶攤、茶寮散布其間分茶販茶。







劉松年 《攆茶圖》(南宋)







該畫為工筆白描,描繪了宋代從磨茶到烹點的具體過程、用具和點茶場面。







錢選 《盧仝烹茶圖》(宋)







《盧仝烹茶圖》描繪了盧仝得好友朝廷諫議大夫孟荀送來的新茶,併當即烹嘗的情景。




【明】







文徵明 《品茶圖》(明)






畫中茅屋正室,內置的矮桌,主客對坐,桌上只有清茶一壺二杯,看來相談甚歡。側尾有泥爐砂壺,童子專心候火煮水。







陳洪綬 《停琴品茗圖》(明)






圖中描繪了兩位高人逸士相對而坐,琴弦收罷,茗乳新沏,良朋知己,香茶間進,手捧茶杯,邊飲茶邊談古論今。







丁雲鵬 《煮茶圖》(明)







畫中盧仝坐蕉林修篁下,手執團扇,目視茶爐,正聚精會神候火煮湯,圖下一長須仆撿壺而行,似是汲泉去,左邊一赤腳婢,雙手捧果盤而來。畫面人物神態生動,描繪出了煮泉品茗的真實情景。




【清】







錢慧安 《烹茶洗硯圖》







畫中一小童正站在火爐邊烹茶,紅泥小火爐上架著一把東坡提梁壺,爐邊還放有一個色彩古雅的茶葉罐。




最後,推薦您讀本書:


(本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拾遺

古今,格物鑒器!


閑情雅趣|人文空間|古典傢具|器物之美




點擊「

閱讀原文

」,歡迎進店逛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器格物 的精彩文章:

《延禧攻略》中的美學攻略!
奇石悟天地,清茶論春秋

TAG:拾器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