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今日頭條「放心借」遭舉報,什麼樣的利益吸引巨頭火中取栗?

今日頭條「放心借」遭舉報,什麼樣的利益吸引巨頭火中取栗?

今日頭條「放心借」遭舉報,什麼樣的利益吸引巨頭火中取栗?

商業街探案ID:bustanan

控制不住慾望,終將被慾望反噬。

【商業街探案】曾在【P2P爆雷劈了小米鄰家極路由,下一個會不會是名創優品】中指出,互聯網金融在過去的一波爆雷潮已經「波及」到了一波明星創業公司,而反過來看,這現象也說明這一波所謂的明星創業公司自身商業模式的盈利公式存在問題,不得不通過互聯網金融割韭菜,即使法規風險極大,即便爆雷潮不斷,也趨之若鶩。

曾在2017年9月公開闢謠稱「我們從事金融業務的傳言不實」的今日頭條也未能免俗,據報道,今年7月10日,今日頭條APP低調上線了一款名為「放心借」的產品(但其實早在6月就有用戶表示通過放心借獲得了兩萬借款),入口非常隱蔽,登錄用戶在用戶界面中「我的錢包」中可以看到,不過部分用戶目前還顯示「限量開放」,可見今日頭條尚未對所有用戶開放入口。

以位元組跳動過去產品高舉高打(今日頭條,抖音)和敢於公開宣稱「沒有價值觀」的張一鳴(今日頭條創始人)的作風看,如此低調地上線一款產品,實在有些反常,但是在9月1日,自媒體人凌建平在其公號【國際投行研究報告】發表的文章【向銀監會公開舉報今日頭條放心借違法】或許可以幫助我們解讀今日頭條對這款產品低調的原因。

凌建平在文中指出:

放心借產品要麼涉嫌非法營運,要麼涉嫌虛假宣傳。

他的論據是:

今日頭條對放心借的官方定義是:「今日頭條旗下信貸平台」,在一份宣傳視頻中,一位銀行裝扮的女士說「由於是頭條推出的貸款服務」。僅從字面而解讀,這兩句話可以有兩種意思:

(圖片來源見水印)

第一種: 放心借是頭條自營的互聯網金融產品。

那麼問題來了。【向銀監會公開舉報今日頭條放心借違法】一文提出:中國銀監會關於處置非法集資的官方文件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開設網站從事互聯網金融,除按規定履行相關金融監管程序外,還應依法向電信主管部門履行網站備案手續,否則不得開展互聯網金融服務。

而今日頭條目前的牌照只限於互聯網信息服務,經營範圍不包括任何有關和金融的內容。也就是說,如果按照第一種字面意思理解,今日頭條的「放心借」屬於非法營運。

第二種:放心借是頭條和其他機構合作推出的金融產品。

這又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問題:

頭條的角色如何定位,到底算是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還是廣告平台?

【向銀監會公開舉報今日頭條放心借違法】一文提到:

今日頭條放心借顯示合作方有三家:南京銀行、新網銀行和中銀消費金融,兩家銀行和一家金融機構。

顯然,這三家是承擔放款職能的,其中,如果今日頭條的角色是網路借貸信息中介, 那麼根據銀監會的文件,也是需要「包括但不限於在工商管理部門完成註冊登記並領取營業執照、在工商登記註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完成備案登記、按照通信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申請獲得相應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等。」目前看頭條並沒有相關的資質。

同時,央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與銀監會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12月1日聯合發布的《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也對「助貸」業務進行了規範,包括但不限於:銀行業金融機構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開展貸款業務的,不得將授信審查、風險控制等核心業務外包。

而如果只是導流服務,那此前所謂的「今日頭條推出的貸款服務」就涉嫌虛假宣傳了。

凌建平認為,「放心借」產品要麼涉嫌違法營遠,要麼涉嫌虛假宣傳。但該款產品存在的問題還不只這些:

比如「放心借借給誰?」,文中指出:對放心借產品,目前沒看到任何消費場景,也沒看到如何保證「大學生不能借錢」,而無場景現金貸早已被禁止了。

此外,文中稱:「放心貸主頁上面很多人拿到的利率是0.065%,相當於年利率23.6%,接近政府規定的高利貸紅線,而無論是騰訊的微信、阿里的借唄,甚至的正規銀行的消費貸款,其利率都只在0.03%之下,微信甚至很多都是0.015%。」

從許多放心借用戶的反饋看,「放心借」本質上確實就是現金貸。2017年10月,趣店正式在紐交所上市,《揭開趣店上市的面具:一場出賣靈魂的收割遊戲》一文中提到:「趣店,這家短短一年之間,市值翻了10倍,從2015年的虧損2.33個億到2017年盈利9.74個億,靠的就是以現金貸和消費分期為主的一種平台提供的無擔保、無抵押、無場景的信用貸款產品。」

這種不考慮用戶還款能力,無限放大人性之惡的商業模式隨著趣店的暴富神話破滅,遭遇到了嚴厲的監管:《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對經營放貸業務的組織、個人的資質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也在促使無場景、高息覆蓋高風險的現金貸業務轉型。

文中還表達了對網路信息安全的擔憂:「你必須提供你的親戚和朋友的聯繫人的電話,而且這個過程里必須把你的通訊錄許可權授權給今日頭條……在消費投訴網站,今日頭條放心借的合作夥伴之一中銀消費騷擾式撥打通訊錄電話的投訴非常多。」

(圖片來源見水印)

很多沒經歷過催款的朋友可能不了解這個場景到底意味著什麼。【商業街探案】的小編曾接到過電話,是一個放貸公司電話過來詢問:「你同學曾在我們這裡借款逾期未還,該怎麼聯繫。」,小編回復說:「第一你們無法證明你們的身份,第二我同學逾期和我有啥關係。」但之後還是屢次遭遇到電話騷擾,非常恐怖。

至此,以上的信息應該可以解釋為什麼頭條的「放心借」產品會低調行事了,因為這款產品的運營邏輯並不存在什麼創新,說白了「現金貸」本身就存在原罪,以及巨大的監管風險,但在商業模式上又可能對今日頭條有巨大的吸引力,畢竟這種平台導流模式所需要負擔的成本極低,金融公司在廣告費和流量分成層面又是公認的大方,可謂低投入高回報,頭條拒絕不了這樣的誘惑,即便這個業務是典型的火中取栗。

頭條的基因就是如此。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或者注意到了卻不會說出來,在BAT之後的一波明星企業家,行事作風要比他們的前輩狠辣的多,甚至可以說沒底線得多。

張一鳴在接受【財經】採訪時說自己沒有價值觀,這是一次非常真實的自我剖析:

因為一個多少有點社會責任的企業家是不會做出今日頭條和抖音這樣把文字庸俗化、信息碎片化,可能導致整個社會閱讀大降級的產品。以張一鳴為代表的新一代公司創始人根本稱不上企業家,叫做一群在資本催肥下的商人可能更合適。

相比摩拜這種創始人賣了公司肥了自己給社會留下一堆鋼鐵垃圾還叫囂著「做公益」,張一鳴倒是更坦蕩,但他做出來的產品對社會文明的影響,要更深遠得多。

因此,做現金貸對今日頭條來說,並不存在任何道德障礙。更何況頭條現在需要更好看的財務報表。

一位互聯網金融的從業人士告訴【商業街探案】:

監管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不開放」,對很多創新業務其實是走一步看一步,留著發展的口子,但這也被許多不講價值觀的公司利用,一步步逾越底線,最終招致嚴厲監管。

位元組跳動在2018年先後經歷了今日頭條APP暫時下架、內涵段子永久封停,抖音、火山、西瓜等產品被先後要求整改,這對2012年成立,期待在2019年上市的位元組跳動無疑是嚴重的打擊,據悉,部分投資人已經開始重新評估位元組跳動的價值。這對上市可不是好消息。

另一個對上市造成陰影的問題是:位元組跳動產品的盈利模式單一,基本以廣告為主,但是在大環境遇冷,廣告主錢包收緊,同時位元組跳動始終避免不了「用戶層次是否低端,轉化率是否合格」的疑問,在這種情況下,現金貸這種簡單粗暴來錢快的業務可能是重塑資本信心最有效的手段了。

事實上,我們從凌建平的批評里也能感受到頭條對現金貸的「曖昧態度」:自己做,無資質,風險高;只導流,註明廣告,用戶可能又不買單,畢竟很多用戶是沖著今日頭條的品牌背書來的,所以就會在宣傳里採取了那張模稜兩可的說法,試圖達到低調與宣傳的完美統一,可惜的是這層窗戶紙還是被媒體給捅破了,可以想像,今日頭條可能會在今後對現金貸業務有所收斂,但終究會捨不得這塊肥肉,隨時伺機而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投行報告 的精彩文章:

問題大了!黃曉明出借賬戶涉18億股票操縱案屬實 還把他媽拉下水!
今日頭條繼續說謊:宣傳標語變「今日頭條旗下借貸服務平台」

TAG:國際投行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