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首千古「詠蟬」詩,詠出蟬的最高境界,僅20個字,至今無人超越

這首千古「詠蟬」詩,詠出蟬的最高境界,僅20個字,至今無人超越

原標題:這首千古「詠蟬」詩,詠出蟬的最高境界,僅20個字,至今無人超越


你們那邊能聽到蟬聲嗎?前幾天白露,就開始降溫,大武漢也不再怎麼熱了。夏天就要過去了,依稀還能聽到蟬聲。可每次提筆想為蟬寫一首詩詞,卻總是不盡我意。


可能總是跟這首千古「詠蟬」詩一對比,自感覺相差甚遠了。文章末尾處會附上我的詩詞。那麼這首被古今中外譽名為千古「詠蟬」詩,到底是什麼樣的詩呢?

這首詩很短,僅僅只有20個字,想必大家也已經猜到是一首小絕了。說起千古「詠蟬」詩,我們先說一下大家眾所周知的一首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想必已經是眾所周知了,他的作者就是駱賓王。駱賓王詠鵝已經成千古絕唱了,可詠蟬就輸給了別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可以看看。駱賓王詠蟬全詩如下:

詠蟬 / 在獄詠蟬

作者: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這首詩是駱賓王寫的,但流傳下來也就一句大家記住了「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即便是縱觀全詩,是一首患難人語。而跟千古「詠蟬」詩比起來,還是有距離的。


雖然駱賓王這首詠蟬被唐代稱之為「詠蟬」詩的三絕。那麼詠蟬詩的三絕是哪三絕的。除了這一首外,還有哪兩首的。那麼第二首則是李商隱所寫的詠蟬:「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流傳下來大家也只記得這句,是牢騷人語。那麼「詠蟬」詩三絕之首是哪首呢?這首就是虞世南所寫的蟬,全詩如下: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緌(rui)

同是詠蟬,獨虞世南這首最為後世人所稱道。因為虞世南把這首詩寫活了,這首詩不單單只是在詠蟬了,也好像是在說自己一樣,說自己的某一種性格,有一種將蟬人格化的意味。


所以全詩可以看出詩人是在讚美對人的品格和熱情,乃至高度的自信,其風度、氣韻在全詩中表達的淋漓盡致。拿一句清人沈德潛的話來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

可見也正是此首詠蟬的特別之處。而且全詩還表達出了一種居高自致遠,修身品格高的真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國啟 的精彩文章:

陳毅說:這個許世友不簡單,仗打到這種程度,他手中還有一個師
他朝楊得志吼道:司令員,你不下命令我自己去打,打完你再處分我

TAG:高國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