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馬雲放手?歡迎來到中國互聯網新時代

馬雲放手?歡迎來到中國互聯網新時代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 / 深網(ID:qqshenwang)

作者 / 孫宏超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劃重點:

2016年2月20日,馬雲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就接班人的問題做出公開回應:不要年老力衰再找接班人,要趁著年輕力壯精力充沛的時候去考慮接班人問題。

作為永久合伙人的馬雲,無論職務如何(只要不辭去永久合伙人),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將永遠處於其控制之中。

現在對於阿里來說,他們正處於一個需要「負責任」的時間點,從今年6月份以來,阿里股價持續回落,三個月時間,股價跌幅高達23.3%,市值蒸發約1269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8682億元。

1999年伊始,馬雲對後來眾所周知的「十八羅漢」表示:「我要回杭州創辦一家自己的公司,從零開始。」

2018年9月10日教師節當天,馬雲發出題為「教師節快樂」的公開信宣布:一年後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

這不是馬雲第一次宣布「放手」。2013年,淘寶十周年慶典,48歲的馬雲單膝下跪宣布卸任阿里巴巴集團CEO:我以後不回來了。要回也不回來。因為我回來了也沒什麼用,你們會做得更好。

但直到今天,阿里巴巴事實上的領袖依然是這個來自杭州的「顴骨深凹,頭髮扭曲,露齒歡笑,頑童模樣,5英尺高100磅重」的前英語教師。無論是從陸兆禧到張勇,還是從彭蕾到井賢棟,阿里巴巴所有大大小小的人事變動,巨大商業帝國的操縱桿都牢牢握在馬雲手中。

在馬雲辭去阿里巴巴集團CEO同時,阿里「十八羅漢」也辭去了「創始人」的身份,宣布成為「合伙人」。這個當時不起眼的決定,最終讓阿里巴巴的最高權力中樞浮出水面。在這個團隊中,馬雲和蔡崇信作為永久合伙人,無需遵守60歲自動退休的規定,直到自己選擇退休、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或被選舉除名,才會不再是永久合伙人。

這意味著,即便馬雲辭去阿里巴巴所有職務,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依然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

退休早有預兆

2016年2月20日,馬雲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就接班人的問題再次做出公開回應:不要年老力衰再找接班人,要趁著年輕力壯精力充沛的時候去考慮接班人問題。

一年以後,馬雲又在馬來西亞談到了退休問題:我不想死在我的辦公室里,我會退休,我會死在海灘上。

在主場湖畔大學上,馬雲則透露了更多自己關於退休想法的細節:早在1995年(中國黃頁階段),就有了退休的想法,也就是2005年會繼續做老師,「但沒想到,2005年和eBay的競爭在火熱的狀態,那時候回去是不負責任的,於是想想再過幾年吧。」

最明確的表態來自近期的阿里XIN公益大會,馬雲說自己最後還是會回到當老師這一行,未來會把所有精力和想法都放在教育上。「我做老師能得心應手,而且也是性格決定的,我對很多東西充滿好奇和想像我進入商界完全是誤打誤撞,本來就想玩兩年,沒想到一搞搞了20年。」馬雲表示,那段教師經歷,讓他在整個阿里巴巴發展過程中受益匪淺。

兩天後,紐約時報報道稱,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馬雲說,他準備辭去公司職務,繼續尋求教育慈善事業,「我喜歡教育。」

阿里巴巴方面在打出一套太極推手後,宣稱馬雲一直想當老師,但最後還是對媒體表態,周一(9月10日)時,馬雲將宣布「傳承計劃」。

事實上,此前阿里巴巴正在大規模調整VIE結構,以此減少馬雲和謝世煌的個人控制力,改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和高管們集體控制,當然這個合伙人體系確保了阿里巴巴仍然在馬雲的控制之中。

今年7月27日阿里發布的2018財年年報(20-F文件)中,詳述至2019年要完成對VIE架構進行調整。目前阿里的主要業務公司有6個,這些公司被註冊在開曼和英屬維爾京群島的5個VIE公司控制,馬雲和謝世煌控制了4個。調整改進後的VIE架構控制方式顯示,在VIE實體之上有多層法人實體和自熱人,再輔以合同安排,目的是為規避「關鍵人風險」。

合伙人制度確保影響力

雖然辭職阿里巴巴集團CEO已經5年,但不爭的事實是,雙十一、雲棲大會、菜鳥大會等涉及阿里巴巴各個業務體系的重要活動,馬雲往往依然扮演那個壓軸的角色,這也意味著他仍然是那個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人。

和其他公司不同,阿里巴巴獨有的合伙人制度確保了這一切,「文化傳承」,在阿里巴巴的招股說明書中,這四個字被用來解讀這個制度。

招股書稱,阿里巴巴在2010年7月將合伙人協議正式確定,並取名為「湖畔合伙人」。除了馬雲和蔡崇信為永久合伙人外,其餘合伙人在離開阿里巴巴集團公司或關聯公司時,即從阿里巴巴合伙人退休。每年合伙人可以提名選舉新合伙人候選人,新合伙人需要滿足在阿里巴巴工作或關聯公司工作五年以上;對公司發展有積極的貢獻;高度認同公司文化,願意為公司使命、願景和價值觀竭盡全力等條件。為了確保合伙人與阿里巴巴股東利益一致,合伙人制度還要求,在作為合伙人期間,每個合伙人都必須持有一定比例的公司股份。

這個制度被阿里巴巴方面解讀為以此保證團隊創新能力,確保管理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不會由於個別創始人的退休或者身份變動而影響到公司的運營。

這個「個別」自然不包括馬雲和蔡崇信。

此外,該投票權還規定:股東要推翻合伙人提名制度,需要獲得至少95%股權才能成功。

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的重要股東軟銀同意在每年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投票贊同阿里巴巴合伙人董事提名;在沒有和馬雲及蔡崇信取得一致意見的情況下,不投票反對任何阿里巴巴合伙人提名的董事;將超過公司發行普通股30%比例股票代表的投票權進行委託,支持馬雲與蔡崇信的投票。

顯然,作為永久合伙人的馬雲,無論職務如何(只要不辭去永久合伙人),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將永遠處於其控制之中。

輪崗制培養接班人

在最初的中供鐵軍年代阿里巴巴就開始了嚴格的內部輪職制度,管理層每年都會有調動。一個管理人員想獲得更好提升,必須具備兩點:一是接班人計劃完成很好,二是有過輪崗經歷。

一位阿里巴巴的老員工對騰訊《深網》表示,當年阿里巴巴的大區經理基本上都是兩三年調了五六個地方,而且調令倉促,反應時間有限。

2007年,阿里巴巴開始第一次大規模高層輪崗。

在B2B業務上市後,馬雲向員工發了一封公開信,宣布旗下四大板塊高層將進行「輪崗」:其中包括創始人之一、阿里巴巴執行副總裁、淘寶網總裁孫彤宇「離崗進修」,另一創始人、集團資深副總裁金建杭崗位調整。另外,李琪、吳炯、李旭暉、曾鳴、陸兆禧、金建杭等多名高管的職位出現調整。

此次調整後,阿里的「組織部」浮出水面。有阿里巴巴的前員工對騰訊《深網》表示,在「十月圍城」事件後,馬雲曾在阿里內部表示阿里的價值觀有所弱化,組織部和大輪崗背後目標就是要打破阿里巴巴內部的小圈子。

阿里巴巴的第二次大規模輪崗仍由組織部協同,這被解釋為加強集團各業務協同、組織打通及人才流動。此時,組織部所屬幹部已達200人左右。

最新的大型戰略調整來自去年年初,核心目標為全面擁抱「五新」並向大生態出發:任命剛卸任菜鳥網路CEO的童文紅為阿里巴巴集團CPO(首席人力官)兼任菜鳥網路董事長,萬霖出任菜鳥網路總裁;任命蔣芳擔任張勇的國際業務特別助理兼阿里巴巴集團副首席人力官;吳敏芝和戴珊工作輪崗,吳敏芝任阿里巴巴集團CCO(首席客戶官),戴珊任B2B事業群業務總裁;阿里巴巴集團CTO(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兼任阿里雲CTO,同時雲OS事業群進入阿里雲事業群,由胡曉明負責;王帥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公關市場委員會主席,同時擔任集團公共關係團隊負責人。

此次馬雲辭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身份後,呼聲最高的接班人為張勇,其目前的阿里巴巴集團CEO則被認為可能由B2B群業務總裁戴珊接任。

2005年,馬雲沒有離開阿里,因為「回去是不負責任的」。但現在對於阿里來說,他們也正處於一個需要「負責任」的時間點,從今年6月份以來,阿里股價持續回落,三個月時間,股價跌幅高達23.3%,市值蒸發約1269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8682億元。

在一年後,馬雲正式辭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前,阿里巴巴是否能扭轉頹勢,重回正軌?至少在公開信中,馬雲表示:「我從今日起會全面配合張勇,為我們的組織過渡做好準備。在2019年9月10日之後,我將繼續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直至2020年阿里巴巴年度股東大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螞蟻金服成全球最大獨角獸,多國政府資金入局
谷歌回應「Gmail隱私醜聞」 未否認第三方讀取私人信件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