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成祖與《永樂大典》

明成祖與《永樂大典》

原標題:明成祖與《永樂大典》



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永樂大典》,成書於明朝南京國子監。它保存了我國14世紀以前的文學、藝術、史地、哲學、宗教和應用科學等方面大量的豐富資料,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書》早300餘年,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珍品,在世界文化史上亦享有崇高地位。


明洪武十五年(1382),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改國子學為國子監,又將南方各地宋元以來的木刻書版集中於此,大量整理、編輯和刻印書籍,史稱「南監本」。洪武二十一年(1388),太祖向解縉示意欲邀集天下儒英修纂一部類書,後因太祖病故而未果。永樂元年(1403)八月,明成祖命解縉等147人將經史子集諸家之書析類輯為一編。次年十一月成稿進奏,賜名《文獻大成》。成祖覽後,表示「所纂尚多未備」,內容過於簡陋,不符其原意。永樂三年(1405),明成祖復命增太子少師姚廣孝、刑部侍郎劉季篪與解縉共同監修,重新修纂。



《大典》修纂機構雖龐大卻不臃腫,人手眾多卻不雜亂,組織嚴密,分工精細。監修為最高負責人,由資善大夫、太子少師姚廣孝,禮部尚書鄭賜及解縉擔任。姚廣孝,年十四齣家,名道衍,好學工詩,擅長陰陽術數之學,曾為重修《太祖實錄》監修。解縉,字大坤,又字縉坤,洪武二十年進士,永樂二年翰林院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著有《宋書》、《春雨雜述》等,總裁《太祖實錄》,為《大典》編纂成書起了很大作用。監修之下有3位副監修,下設都總裁、總裁、副總裁,其次為纂修、編寫、繕錄及圈點生等。修纂人員按照分工的範圍搜集相關資料,編寫人員再將資料依韻目編排連綴,經校對核實後繕寫。另設有「催纂」五人,監督編纂進度。


編輯總部設於皇家圖書館「文淵閣」中,此處收藏有宋元兩代的御府精本圖書。修纂時起用了文淵閣中的全部藏書,編輯者雖「盡讀禁中之書」,「學識益進」,猶嫌不足,遣大批人員分赴各地訪求採集各類書籍。成祖對此亦甚為關心,命人四處探訪收購遺書秘籍,御示買書不必計較價格,無論代價購募天下書籍。如此集中了經、史、子、集、佛經、道經、南戲、平話以及各類古今圖書,供修纂者採擇,以致《大典》輯入典籍總數超過以往任何類書。


永樂三年(1405)和四年(1406),禮部分別在京師大規模徵召修纂人員。均由在朝官吏或地方官吏薦舉人選,經考核予以錄用。錄用者或為地方府、縣的訓導教諭,或來自民間的布衣諸生,或學者、醫生,或和尚、道士、陰陽家,這些人學識淵博,賦有專長,形成「天下文藝之英,濟濟乎咸集於京師」之盛況。


為交通之便,成祖將編輯人員安置在離「文淵閣」不遠的崇里坊等地居住,由光祿寺負責伙食,「朝暮酒饌」,供以茗果。每日晚餐後允出遊稍息並特發「膏火之費」等,保證了修纂工作夜以繼日地順利進行。


永樂五年(1407)定稿,明成祖甚為滿意,為之親撰序言,贊其「上自古初,迄於當世,旁搜博採,匯聚群書,著為奧典」,正式賜名《永樂大典》。命複寫一部,徵召諸梓清抄,其中不乏技藝高超、擅長篆隸楷書之書法家和工於繪畫的藝術家,國子監監生居眾。參與全書編校、繪圖、謄寫、圈點等工作的朝臣文士、四方宿學老儒達2169人。永樂七年(1809)十月訖工。因其字數太多、篇幅浩大,「工費浩繁」,未刻板付印,僅手抄一部成為獨本。繕錄前的原稿本,一說存放於南京文淵閣中,後毀於正統年間大火,現亦無從考證。

《大典》全書22877卷,凡例、目錄60卷,分裝成11095冊,約三億七千萬字。所輯內容廣博宏富,其它類書無法望其項背。輯錄各類典籍達七、八千種,為以前大型類書的五至六倍。內容上一反往昔類書偏重儒家經典、史傳文集之傳統手法,上自唐虞,下至明初,經史子集與道釋醫卜、雜家之書等,「包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巨細精粗,粲然明備」,「未嘗擅減片語」,照錄原書,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學原著和各種文獻。如許多宋元詩文、宋元明初小說、戲曲等,多為「世所未見之書」,「元以前佚文秘典,世所不傳者,轉賴其全部全篇收入,得以排纂核訂,復見於世」。「或可以補人間之缺本,或可以正後世之偽書……不可謂非宇宙之鴻寶也」。


全書以《洪武正韻》為綱,全如《韻府群玉》之體。「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按每韻下分列單字,每字下詳註音韻、訓釋,再列該字楷、篆、隸、草各書體,後分類彙輯各書中有關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詩詞典故、雜藝等各項記載隨字收載。或析錄一句、一篇,或全錄一書。「每條備具始末,比韻府加詳」。明成祖盛讚此為「揭其綱而畢張,振其始而末具舉」。查索者只需「因韻以求字,因字以考事,自源徂流,如射中鵠,開卷無所隱」。


《永樂大典》裝幀亦別具一格,採用印有朱絲欄之上等白宣,每半頁8行,每行28字,大字佔1行,小字抄雙行。正規楷書,墨黝黑而微香。凡徵引書名及圈點皆用硃筆。所繪名物器什、山川地形等圖形,皆用白描,精麗工緻,形神逼真,為古代書籍插圖中之佳品。版心為硃色。書面硬裱,用粗黃布連胸包過,莊重樸實。每冊30至50餘頁不等,以二卷一冊者居多,亦有一冊多卷者。冊高合清營造尺一尺五寸六分,寬九分三寸。每冊均註明卷數、所屬韻目及所在韻目的冊數,以利考索之便。


《永樂大典》修成清抄後,貯藏於皇家圖書館文淵閣之東閣中。永樂十九年(1421)明成祖遷都北京,《永樂大典》隨南京文淵閣的部分藏書奉詔運往北京,單獨移貯於文樓。長期深藏禁中,為帝王御用之品,他人難得寓目。


明世宗甚愛讀《大典》,案頭常置數冊,按韻索覽。嘉靖三十六年(1557),皇宮中一場大火燒毀三殿,貯於相鄰文樓的《大典》亦陷險境,世宗一夜連下三、四道令,以護《大典》。為防不測之虞,意欲重錄。嘉靖四十一年(1562)秋,詔命重錄《大典》事宜。吏、禮兩部主持「糊名考試」,物色善書之人,招收109人清抄重錄。內府御用監調撥畫匠、砑光匠、紙匠等,順天府提供硯台等書寫工具,惜薪司供取暖木炭,光祿寺負責酒飯,翰林院支付書寫者「月米」,另配有安全警衛。同時,定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以保證重錄的質量。規定繕寫人員晨入晚出,領取《大典》者須辦理嚴格的登記手續,嚴禁私人攜帶外出或僱人代寫。每人每日抄寫三頁,「如遇差錯,發與另寫,不拘一次二次,只算一頁」,對混報怠工者「罪坐各官」。重錄後的每冊末須註明總校者、分校者、書寫者及圈點者,以示各人職責。隆慶元年(1567)四月告成,歷時六年。重錄本又稱「嘉靖副本」或「嘉靖抄本」,其格式與裝幀全仿永樂間修撰本,後者又稱「永樂正本」或「永樂抄本」,較副本更為精緻講究,後人恐很難超越。

據載,「永樂正本」約亡佚於明亡之際。近年,一些專家、學者研究認為,《大典》正本可能藏於北京西郊明永陵中伴隨明世宗,並已聯名請求勘測,以探究竟。「嘉靖副本」成書後藏於皇史宬,後改藏於翰林院敬一亭。開三禮書局之時,已非全帙。乾隆三十七年(1772)開四庫全書館時,已亡佚1000多冊,合2422卷。時人從中擇不常見之書數百種輯之,收入《四庫全書》僅388種,4946卷。成書後,一些館臣視《大典》為「精華采盡,糟粕可捐」的多餘之物。嗣後修書屢用《大典》,已疏於管理。道光後更是束之高閣,蛛網塵封,無人過問。貪婪之徒乘機偷竊,《大典》逐漸流散出去,引起世人極大關注,有人以每本十兩銀子高價收購。光緒元年(1875)已不足5000冊,至光緒二十年六月,僅存800冊。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侵佔北京,翰林院中許多珍貴典籍被肆意焚燒掠奪,《大典》亦未倖免。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大典》大部遭焚毀,未毀的幾乎全被劫走。清人王頌蔚送別黃公度(遵憲)出使英法時,曾即興賦詩一首,「大典圖書淵,漁獵資來學,頃聞倫敦城,稿尚贏兩屋。」作者在詩中除了對《大典》的讚美之外,更有對其被劫掠、盜竊而喪失殆盡的痛惜。當時的歐洲藏有《大典》書稿的又豈止倫敦一處、贏贏兩屋呢?


《大典》現存於世約400餘冊,散存於世界各地十多個國家的30餘個公私收藏家手中,其中北京圖書館藏216冊,上海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各藏1冊。中華書局於1959年將歷年搜集到的730卷影印出版。如此系統地影印,為《永樂大典》誕生以來的第一次。後又陸續徵集到67卷,二函共20冊,連同之前的730卷共797卷印製成16開精裝本,並將目錄60卷複製附印於其後。此版本為目前收集《大典》最齊全的影印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香港書展廿九載 花樣年華再閱讀
揚州雕版大師恢復」活字印刷」 刊刻2萬字《唐詩三百首》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