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卻死於刺殺,一成語與其密切相關

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卻死於刺殺,一成語與其密切相關

漢明帝在位時期,追思當年隨其父劉秀中興大漢的功臣宿將,命畫匠將其中功勞最顯著的28位功臣的畫像繪於洛陽南宮的雲台閣,此即雲台二十八將。在這雲台二十八將中,有一次卻死於刺殺,並與一通用的成語密切相關,此人為岑彭。

岑彭,字君然,為南陽郡棘陽人。其初為新莽政權的棘陽縣長,而後綠林軍起事,攻克了棘陽。岑彭帶著家屬投奔了前隊大夫甄阜,甄阜怒岑彭不能守棘陽,拘其母親與妻子,而令岑彭將功贖罪。岑彭率領賓客及手下作戰甚力,然寡不敵眾,甄阜戰死,岑彭亦身受重創,後逃到了宛城,與前隊貳(官職,甄阜的副將)嚴說共守城。

綠林軍圍攻數月,城中糧盡,而人相食,岑彭便與嚴說投降了綠林軍。綠林軍諸將都想殺掉岑彭,而劉演(劉秀長兄,時為綠林軍的大司徒)愛惜岑彭的人才,因而說道:岑彭是郡之大吏,又能執心守城,今舉大事,當表義士,不如封之,以勸其後。」於是,更始帝劉玄封岑彭為歸德侯,令屬劉演部。後來,更始帝等猜忌劉演,便殺害了劉演,岑彭改屬大司馬朱鮪麾下。

岑彭隨朱鮪平定了淮陽城,而被朱鮪舉薦為淮陽都尉。而後,又因擊敗了鎮守淮陽的叛將徭偉而升遷為潁川太守。而恰逢舂陵劉茂起兵,攻佔了潁川,岑彭不得為官,於是率部下數百人投靠了河內太守韓歆。不久,劉秀巡行至河內,岑彭便歸順了劉秀,被拜為刺奸大將軍,使督察眾營,劉秀將平常所持的符節也授予了岑彭,令其隨軍平定河北。

劉秀登基後,拜岑彭為廷尉,行大將軍事,其爵位仍為歸德侯。岑彭為劉秀勸降了固守洛陽城的老上司朱鮪,後又領軍南下荊州,攻取了犨、葉等十餘城。其後岑彭又擊敗了佔據黎丘,自稱楚黎王的秦豐,岑彭以功被改封為舞陰侯。

32年,劉秀親征割據隴右的隗囂,岑彭率部攻破了天下郡,並與吳漢將隗囂圍困在西城。而割據蜀地的公孫述也遣將李育領兵救援隗囂,蜀軍駐守在上邽。劉秀東歸,留敕書給岑彭道:「兩城(西城、上邽)若下,便可將兵南擊蜀虜。人若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此即成語得隴望蜀的由來。

然而,劉秀的此次「得隴望蜀」並不順利,岑彭壅塞谷水以灌西城,眼看西城將下。隗囂部將行巡、周宗率領蜀地援兵趕到,隗囂得以逃脫而返回冀城。漢軍糧食食盡,於是燒毀輜重,引軍撤退。隗囂領軍追擊漢軍,岑彭負責斷後,漢軍得以全師而還。

35年,劉秀令岑彭與吳漢等,發南陽、武陵、南郡等三郡的將卒,又發桂陽、零陵、長沙等三郡棹卒(水手),共計六萬餘人,騎兵五千,會集荊門以備攻蜀。吳漢卻認為三郡棹卒多費糧草,提議將他們解散。岑彭則認為蜀軍勢大,棹卒不可解散,並上奏給劉秀。劉秀回信道:「大司馬(吳漢)慣用步騎,不曉水戰,荊門之事,一由征南公(岑彭)為重而已。」

岑彭率水軍逆流而上,所向無敵,蜀軍皆披靡。劉秀下詔岑彭守益州牧,所下之郡,輒代行太守之職。起初,公孫述聽聞漢軍在平曲,故派大將延岑等領軍迎敵。而岑彭卻日夜倍道兼行二千餘里,繞到了延岑大軍的身後,一舉攻克武陽,並派精騎攻打廣都,其離成都僅數十里,漢軍勢如暴風驟雨。公孫述大驚,以杖擊地曰:「是何神也!」

而岑彭所駐紮的營地名為「彭亡」,岑彭聽聞了,很是不悅。本欲遷徙營地,而恰逢已傍晚,此事未果。公孫述派出刺客,詐為逃亡之人而前來投降,在夜間刺殺了岑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間於齊楚的戰國七雄-韓國
最有希望擠入「一線城市」的四座省會城市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