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蘇軾:誰說我是靠天賦

蘇軾:誰說我是靠天賦


Sept.


8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世上沒有所謂的天才,有的只是持之以恆的勤奮與巧妙合理的學習方法。




作者丨周公子






/01/




宋,元符二年,年關將至。

 


此時的蘇軾貶謫海南已兩年多,一天夜裡,他忽然夢見朝中已故的元老重臣韓琦騎鶴而來,笑意盈盈:


 


子瞻吶,我今在天庭擔任要職,特來相告,汝北歸中原之日當不久也。可喜可賀啊!

 


夢醒之後,蘇軾大喜,喊來兒子蘇過:


 


我早就說過咱們一定有北返之日,最近這預感越發強烈了。



來來來,快給爹地鋪紙研墨,我要默寫自己平生所做的八篇賦,如一字不錯,必不日北歸!


 

蘇過將信將疑,老爹的八篇賦文洋洋數千言,大多還是陳年舊作,怎能保證一字無誤?萬一有錯漏,以為回不去,豈不心傷?


 


正待思索勸阻之策,沒想到老爹已凝神屏氣,執筆欲書……


 


幾個時辰過後,蘇軾終於寫完,父子二人一一核對,竟果然隻字不差。

 


說來也玄,此後不久哲宗崩逝,徽宗即位,蘇軾很快便接到了北歸詔書。




/02/




聽完以上故事,大家是不是忍不住要大為慨嘆:


 


蘇軾年過花甲,尚能背誦默寫數千字之巨的文賦而一字不錯,真是好記性!天才果然是天才,跟我們普通人就是不一樣。


 


——  有沒有發現,一個人如果才華太過矚目,大眾的第一反應從來都是:




天才!天才!天才!


 


好像人家一切成就全仗上天恩寵,才華都是娘胎自帶,生來就註定是金字塔尖的人物。


 


這樣的看法很容易產生兩種心理——




一是對天才的艷羨:




為什麼有人運氣這麼好,生來就才比天高,找誰說理去?


 


二是對自身的絕望:




反正再怎麼努力也追趕不上,得過且過算了。


 


這兩種想法都無甚益處,所以

今天我

不得不站出來,幫大家糾正下這個長久以來的認知誤區:




你以為人家天才那麼牛掰真的只是靠天賦嗎?




那些

錦繡篇章真的是輕輕鬆鬆,提筆就來嗎?




天真!太天真!




/03/




其實,人家蘇軾勤奮的很。


 


不信,我們先來看一首詩:




夜夢嬉遊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


計功當畢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鉤魚。


——《夜夢》


 


意思是說:


 


自己夢回童年,嬉戲玩耍好不開心。玩著玩著卻猛然想起按照學習計劃,當天應該把整部《春秋》都讀完,結果只顧著玩才讀到桓公、庄公的部分,擔心老爹蘇洵要來突擊檢查,嚇得提心弔膽,坐立不安,活像一條上了鉤的魚。


 


看到這首詩,我猜大家一定都深有同感:嗨!誰還沒有因為貪玩耽誤過功課啊,太正常了!


 


但如果我告訴你,這首詩是蘇軾六十多歲,遠貶海南時寫就的,你會不會變得有那麼一點吃驚:


 


這把年紀了,還會夢見小時候老爹督促讀書的時光,童年的勤學苦讀到底給老蘇留下了多大的「心理陰影」哇!


 


也有人可能會抬杠:這隻能說明蘇洵教子嚴格,不能說明蘇軾有多勤奮嘛。


 


好,那我們再來看一個更有說服力的例子。


 


蘇軾被貶黃州後,當地有位名叫朱載上的教授前來拜訪,門童通報後,遲遲不見蘇軾出來。


 


朱載上十分不爽,正要拂袖而去,卻見蘇軾從內室匆匆而來,連聲致歉,說自己剛才正好在做日課,抄《漢書》。


 


朱載上一聽,瞬間感覺智商受到了侮辱:


 


您這種天縱奇才,還用得著每天做功課?!慢待了我,又拿這種不走心的理由搪塞我,莫不是看我人傻好欺負?


 


蘇軾卻十分嚴肅,說自己真的在抄《漢書》,而且都抄三遍了。




(《漢書》有八十萬字啊!就問你顫不顫抖……)




還熱心地向對方介紹自己的抄書之道:


 


說自己最初每段事提煉三字為標題,第二遍則每段以兩字為標題,現在只要一個字就OK了。


 


見對方仍是一副「我讀書少你不要來騙我」的神色,蘇軾便把手抄本遞給朱載上,讓他隨便挑個標題試試看。


 


朱載上試著說了一個,蘇軾馬上將對應段落應聲背出,無一字差缺,幾次改挑,均可如此。


 


朱載上驚嘆不已,從此每每教兒子讀書時,開場白都是這麼一句話:


 


以蘇軾天賦之高尚且如此用功,就你這中等智商再不努力還有活路嗎?!




/04/




看到這,文首蘇軾為何能默寫八篇文賦而一字不錯,相信答案已不言自明。


 


八十萬字的《漢書》都手抄三遍,倒背如流,何況是自己的區區幾篇短賦呢?


 


正所謂天才不可怕,就怕天才比你還努力。


 


且人家蘇軾的勤奮還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持之以恆。


 


他曾自述:觀書之樂,夜常以三鼓為率,雖大醉後,亦必披展,至倦乃寢。


 


意思是說自己酷愛讀書,每晚都讀到三更天方止,就算喝高了,大醉而歸,也必披衣展卷,讀到睏倦方才就寢。


 


其實就算沒聽過如上事迹,多讀讀蘇軾的詩詞,也能知道他好學到什麼程度。


 


因為其作品中處處可見對前人佳作的借鑒化用,而這不正是博覽群典的最好證據嗎?


 


四川老鄉李太白的詩,想必蘇軾是極愛的,在自己的詩詞中屢有化用。


 


如《念奴嬌.中秋》中有如下之語: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


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明顯出自李白的《月下獨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經典名作《水調歌頭》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將李白詩中的: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簡化為更有氣勢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又比如蘇詩中的: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顯然借鑒化用了杜甫的如下詩句: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風含翠筱娟娟凈,雨浥紅蕖冉冉香。




《江城子》中的: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化用「大曆十才子」之一錢起的名句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中唐劉禹錫的炸裂之句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蘇軾也是愛到不能自拔,明知超越不了,也忍不住幾次模仿致敬,如:


 


濤頭寂寞打城還,章貢台前暮靄寒。


 


明顯不如原作,不服,再來:


 


山圍故國城空在,潮打西陵意未平。


 


還是不行,再試一次:


 


澤國山圍里,孤城水影傍。


……


 


看到沒,所謂聰明人,下的其實也都是笨功夫,只有天賦而不努力的人成不了蘇軾,那是方仲永。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蘇軾的這句名言人盡熟知,在我看來,這句話說的又何嘗不是他自己?


 


沒有堅韌不撥、持之以恆地努力與奮進,哪來的這「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千古奇才蘇東坡?




/05/




而且,最可怕的是人家不僅下足了笨功夫,還善於找巧方法。


 


現在一些閱讀方法論書籍中經常提到的「分主題閱讀」,人家蘇同學一千年前就在用了。


 


他還給獨創的

這套

讀書法起了個很拉風的名字——

八面受敵讀書法。


 



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


 


每次作一意求之。


 


此雖迂鈍,而他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


 


意思就是說:


 


要想把書讀透,就該一本書做多遍讀,每一遍只盯著一個主題去研究。此法雖笨,一旦學成,卻可受用無窮,比粗淺涉獵的人,不知高出多少倍。


 


蘇軾讀《漢書》用的正是這個方法:


 



吾嘗讀《漢書》矣,蓋數過而始盡之,如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財貨之類,每一過專求一事。不待數過,而事事精竅矣。


 


此法還妙在雖威力無比,卻毫無門檻,人人可學。


 


比如我想要全面了解蘇軾,讀其傳記資料時就會:


 


第一遍研究他的詩詞創作,第二遍了解他的政治主張,第三遍探求他為何如此樂觀,

第四遍梳理他五彩斑斕的朋友圈

……


 


要寫這篇文章,我就以「蘇軾的學習之道」為主題,再速讀一遍。


 


你看是不是妙哉?


 


所以說到底,世上沒有所謂的天才,有的只是持之以恆的勤奮與巧妙合理的學習方法。


 


—THE END—





?

作者:

周公子,一個喜歡唐詩宋詞,熱愛閱讀寫作的山東女青年。公眾號:周公子愛讀書(ID:

yushanzhaji),

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灼見熱文 


??豆瓣9.4!日本設計為什麼這麼強?看完這個兒童節目你就明白了!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中國從哪裡來?


??

這才是最潮的健身方式,「跑步撿垃圾」颳起全球旋風!中國有一大群人在行動,你願意加入嗎?


??

太有氣質了!她在央視用15年深耕一檔新聞節目,讓觀眾全家追著看!如今主持這檔良心綜藝,第一場就淚灑現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朗讀者》壓軸,張藝謀曾將其作品搬上熒幕,這個「識字不多」的「速成」作家卻被譽為中國的查爾斯·狄更斯!
中元節連這些都不懂,就別出門嚇人了!

TAG:灼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