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家子孫有親生母親,為什麼還讓奶娘養育?只因奶娘承擔三項重任

皇家子孫有親生母親,為什麼還讓奶娘養育?只因奶娘承擔三項重任

原標題:皇家子孫有親生母親,為什麼還讓奶娘養育?只因奶娘承擔三項重任


古代人在生兒育女的過程中,因為沒有現在比較豐富的奶製品,所以,一旦養育的兒子多了,便會去找別人替代自己哺育兒子,而幫助自己哺育孩子的人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奶娘,奶娘這個群體在中國是非常流行的,上到皇族,下到百姓其子孫很多都是有奶娘的。


禮記中有明確的記載,國君的孩子生下三日之後,讓士大夫的妻子哺育,可見,奶娘這一群體在中國歷史上存在的還是比較久遠的,秦朝之後的很多朝代,直接規定,皇子出生後需要由奶娘來撫養。

一般來說自己的孩子是不願意讓別人撫養的,民間的富戶有時候也是迫不得已才讓別人撫養,那為什麼朝廷中的孩子不讓自己親生母親撫養,反而讓乳娘撫養呢?我們說三點原因。



第一點原因就是為了讓皇子遠離後宮的嬪妃,歷朝歷代,對皇權構成威脅的一個群體就是外戚,比如漢武帝即位初期,奶奶竇太后還有媽媽王太后壓得劉徹氣都喘不過來,漢武帝對外戚專政的事情是非常痛恨的,他為了防止兒子也受自己這樣的憋屈,死之前把鉤弋夫人直接處死了。


讓乳母養育皇子,皇子不會對生母產生濃厚的感情,即便日後皇子登上皇位,也不會受到生母家人的感情影響,乳母很多都是來自民間的,即便皇子對乳母有感情,也就是給一些財物,賞賜個封號,乳母沒有太多的親屬關係,所以在朝中掀不起多大風浪。


乳母的這一作用確實是比較大的,乳娘撫養孩子,最後造成生母和兒子生疏,比如溥儀皇帝見到自己生母的時候,談論的不是母子情深,他們討論的是一些要好好當皇帝,好好聽聖訓這樣的事情。溥儀被趕出皇宮的時候,不要太妃,也要留下身邊的乳母。



乳母的第二大作用就是對皇子進行啟蒙,傳宗接代這些事情都是乳母的任務,這也就是所謂的啟蒙,不過很多皇子登上皇位後對乳娘形成了一定的依賴,比如唐哀帝當上皇帝後,準備讓乳娘當昭儀,但遭到了王公大臣的反對,後來不了了之。


還有明朝年間,明憲宗最後冊封萬氏為嬪妃,此人最初的時候不是奶娘的角色,就是一個宮女,但是比明憲宗大十七歲的她承擔的卻是奶娘的任務,最後明憲宗對她形成依賴,倍加寵愛,他監控後宮其他后妃,差點讓明朝沒有繼承的皇子。


明朝還有一個女人客氏,此人認為自己哺育過皇帝,她在後宮竟然以太后的身份自居,在後宮,客氏無所不做,有時候還虐待其他嬪妃,雖然天啟皇帝對她好,但崇禎一上台,客氏直接被弄到浣衣處被打死了。



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乳母一般都是來自民間,她們是很接地氣的一種人,皇帝要治理天下,不能總是高高在上,宮牆內的孩子不能僅僅受老師的教育,他們還需要知道很多民間的事情。


而很多奶媽就是來自民間的,這些品嘗過民間疾苦的奶娘多少會告訴他們一些民間的事情,比如歷史上的宋真宗,他的奶娘劉氏就是來自民間的,劉氏經常給真宗講一些民間的疾苦,當上皇帝的真宗也比較關心百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雜談 的精彩文章:

宋美齡死後留下了哪些東西?蔣介石從沒見過宋美齡的這個
王陽明的思想為何會受到後世追捧?它真的能剿賊么

TAG:史海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