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靈修和性命雙修

靈修和性命雙修

關注一下,更多精彩等著你!

提要:本文認為,基督宗教凸顯的是信仰和對教會的奉獻;道教內丹則更多的關注人的生命內在體驗層面。基督宗教靈修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基礎的宗教性修鍊,以上帝為中心,靈修的目的旨在建立人與天主的關係,是以「愛」為紐帶以團體的方式修行,其修行方式外在、被動,忽略了人的主動性地位。這跟道教內丹以人為中心的性命雙修以及「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動修鍊有很大差異。對命功的忽視使得基督宗教的靈修在理論上難以提升,在實踐上可操作性不高。但事實上,在基督宗教那裡,在人與上帝的共融中,很多類似道教內丹修鍊的命功體驗,可能自覺或不自覺的已經發生了。

傅鳳英,博士,200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目前就職於北京聯合大學民族與宗教研究所。

一、 引言

基督宗教在其漫長的歷史中,以信仰作為前提,始終以比較規範的團體形式以及比較嚴密的組織保留著它的宗教特色,突顯了基督宗教關注社會現實、注重團體生活、注重社會服務的層面。形成以集體服務社會、以將自己奉獻給教會的形式奉獻給整個社會,並以傳教的形式不斷擴大自己的組織,這是基督宗教的一個顯著特徵。相比較,土生土長於中華大地上的道教,在吸收和融合中華傳統思想特別是道家思想的基礎上,以老子的「道」為終極信仰的目標,形成了重在以長生久視為目的,以注重養生、內煉為主要特徵的宗教形式。道教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重生、貴生,強調生道合一,認為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得道、與道合一。在歷史上,儘管道教也是以宗教團體和宗教組織的形式維繫著它的存在,以齋醮、科儀、戒律等形式持符念咒,為社會、百姓祈神納福,服務於當時的社會,但這只是道教作為宗教組織的副產品,從來都沒有成為道教內丹的核心內容。道教內丹關注的核心問題直接就是身心合一的生命內在體驗,內在的修持主要是個人的事另外道教內丹內在修持具有較高的隱秘性和危險性,因此丹道經驗和秘訣的相傳主要限於師徒之間,對於傳授對象是有嚴格要求的。這就決定了道教內丹不可能向基督宗教那樣通過大範圍的傳教來擴大自己的隊伍。「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隱逸往往成為道教的一大特徵,道教的所謂高人,主要不是靠宣教、靠信徒的數量擴大其知名度的。而一般的宗教,往往唯恐人不信,所以常常四處傳播,信徒越多越好,傳播範圍也很廣。而作為道教特殊形態的內丹學,雖在道教中孕育發展,卻主要是一種關乎自身體驗的人體科學。靈修和性命雙修

人類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始終是宗教產生的第一因。其實不僅是宗教,一切人類的思想和哲學都源於此,任何一個思想家其理論歸趨最終都饒不開這一問題。也就是說,他們最終都關注的是人之生命意義的安頓和生命價值的體現。好生惡死是人類的天性,對死亡的恐懼正是促使對人類最初的生命本質探索的動力。因此,對生死本質的探索是所有宗教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而對生死問題的探討也就成為所有宗教理論的核心基礎,佛道兩家都是如此。佛道兩家共同關心的問題正是如何超越生死,得到永恆。比如佛教特別是禪宗和密宗一直試圖解決這個問題;道教特別是道教內丹,則直接面對的就是生死問題,可以說,道教內丹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上都始終圍繞著這一問題。因為道教內丹堅持性命雙修,對性命、身心有著同等程度的重視,在關涉生死的修鍊問題上,視野更開放、更全面。而作為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基礎的基督宗教,在以外在的上帝作為信仰,產生一種悲天憫人的信仰情懷,一種敬畏和「原罪」的自我反省意識,從而發現人類心靈深處的良知,為社會造成一種慈善、祥和與寬容的價值觀念的同時,是怎樣面對生死這個無法逃避的問題的呢?也就是說,基督宗教將上帝置於人之上,對其無限信仰的同時,是怎麼解決人自身的問題的呢?這就涉及到基督宗教中以隱性形式存在的生命內在體驗問題,即靈修問題。

http://fdfs.xmcdn.com/group4/M06/B0/ED/wKgDs1PokPuQtc_LAARlwzIOxaA705.jpg

二、 靈修與性命雙修的內涵和實質

基督宗教中以隱性形式存在的修鍊問題,也就是「靈修」問題,在現實中並沒有得到凸顯。一般的基督徒都不大願意談及「靈修」問題,他們似乎更願意將他們的生活跟「聖潔」、「神性」聯繫在一起,更願意強調個人對上帝的順從。但事實上,靈修生活在基督宗教的信仰中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說老一代基督宗教神學家還以神學教義為主的話,新一代的神學家中己經湧現出許多把基督宗教的靈修生活視為基督宗教生活中不可迴避的重要部分。關於生命的內在體驗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屬於科學、哲學、宗教三者相互交叉的領域西方稱之為「心靈之學」或「心智之學」。其實古代的許多宗教家都己經涉足過這一領域有關他們的心靈體驗和修鍊實踐,確實需要從哲學、現代科學以及心理學等多角度重新審視。道教內丹中有關生命體驗的問題,也早己引起了西方學者的關注,比如現代分析心理學家榮格(C.G.Jung)對中國內丹學及心靈異常現象的研究成果,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人體是統一的,人體生命和心靈的規律也是統一的,道教內丹學的基本理論和步驟,繁雜精密,構成了一套人體生命和心靈修鍊的系統工程,以探索人類生命和心靈的奧秘。以下主要對基督宗教的靈修思想跟道教內丹的內煉思想作一個基本的比較,通過比較,試圖找出二者的相似和相異之處。

1.基督宗教一靈修;道教內丹性命雙修

基督宗教關於內煉的思想一般統稱為「靈修」,一個「靈」字切中了基督宗教內煉思想的要害,說明基督宗教所謂修鍊主要是對靈性生命的修習,區別於道教內丹修鍊主要在一個「氣」上。關於「靈修」(spirituality)—詞,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編寫的《神學辭典》(台北:光啟文化,1998修訂版)中釋義如下:

靈修(60年代以前通常稱為神修),是指身心修養的專門學識與習修過程。這是對「靈修」一詞的一般定義,泛指各種宗教和法門。另外《神學辭典》中專門列有「基督徒靈修」(Christianspirituality)—詞的釋義:基督徒靈修是按照基督所顯示的規範,而逐漸建立起來的身心修養的專門學識與修習過程。

由此看來,「靈修」本身的意思實質上就指身心修養的過程,從以上釋義可以看出,「靈修」一詞泛指各種宗教和法門身心修養的過程,「基督徒靈修」一詞的釋義也明確指出是包含身、心兩方面的修養過程。「靈修」有時也叫「神修」,對於「神」字,張春申神父在《靈修的意義》一文中做了強調

所謂「靈」,有時說「神」,不是與肉身相對的靈魂,也不是與物質相對的精神。

我們可把人常說的靈魂、精神解釋為「人性之自我」(humanself)"。

儘管以上對「靈修」一詞的釋義強調包含身、心兩個方面,「神修」之「神」並「不是與肉身相對的靈魂」,但事實上,在基督宗教的修鍊中,往往還是將重點放在心性方面,「靈」、「神」似乎主要被理解為靈性、神性。比如從基督宗教靈修的三階段理論中就可以看出這點。 靈修和性命雙修

基督宗教靈修的階段最普遍而有代表性的就是所謂的「靈修三步曲」,即:煉路、明路、合路。對於三路,陳文裕神父是這樣解釋的:

煉路在於煉凈,在於除去罪過,剋制偏情,攻打世俗和魔鬼,以免繼續犯罪。明路在於修德行善,效法基督,利用耶穌及其教會恩賜的種種方法來聖化自己,接近天主。合路指人與天主的結合,即人與天主的親密交往。

基督宗教認為,人在修行路上有一些致命的毛病阻礙人的修行,最主要的有所謂「七宗罪」,即:傲氣、吝嗇、放逸、憤怒、貪婪、懈怠和嫉妒。所以人需要在天主的引領之下,通過默想等一系列神修的方法,經過漫漫長夜,使心靈從一切罪責和瑕疵中獲得凈化,使得心靈在聖愛中與天主結合。三個階段中的第一階段是靈修生活的開始,通過自我內心省察和剋制私慾偏情來求得內心的安寧;第二階段是進一步凈化的過程,重在默想基督中明白道理,效法基督,趨於忘我、無我的境地;第三階段是趨於更完美的境界,也就是人類本性與上帝融為一體。由以上「靈修三步曲」可以看出,三個階段的修行主要是凈化心靈的過程,偏重於心性的滌煉。

西班牙著名神修學者十字若望在《心靈的黑夜》一書中,則直接把「靈修」的過程喻為「心靈」走出「黑夜」的過程,他把人心靈凈化最終與天主結合喻為走出「黑夜」的過程,分為兩個階段:感性的黑夜(Thenightofthesenses)和心神的黑夜(Thenightofthespirit).十字若望認為,人無論如何努力,很難達到足夠的凈化而與天主密切結合,所以人需要被動的接受天主的滌煉,分別以感性的黑夜和心神的黑夜兩個方面,煉凈人感性和理性兩個層次的生活。感性的黑夜主要針對那些己經踏上靈修之路的初修者,因為他們身上還有嚴重的缺陷如七宗罪,需要天主親自用黑夜的磨鍊來煉凈他們身上的瑕疵,這種被動的初步磨練就是感性的黑夜。「所謂感官之夜,也許應該稱為情慾的糾正和約束。」感性黑夜的目標是凈化人的心靈,為跟天主的結合做準備,所以它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清除,還需要心神黑夜的滌煉,「因為一切感官上的缺點和紊亂,都根植於心神,也從那裡產生其力量。心神的黑夜才是關鍵。十字若望將感性的黑夜喻為「修剪枝葉」,心神的黑夜則是「連根拔樹」,只有經過心神的強烈滌煉,人才能與天主結合。由此可見,十字若望對基督宗教的靈修過程的描述,偏重於「心靈」,並且基督宗教走出「心靈黑夜」的過程完全是被動的,在凈化內心的同時,其手段更多的落實在現實的德行培養上,所以基督宗教的默想等一系列靈修方法往往在重視心性修鍊的同時,指向行為生活。 靈修和性命雙修

道教內丹內煉的實質,同樣也是凈化人的身心,但跟基督宗教的靈修有所不同。道教內丹明確將「凈化身心」的內煉功夫分為性功和命功兩個方面。在修性的層次上,道教內丹融合儒佛兩家關於心性修養的理論,形成三教合一的心性修養論,特別是吸收佛教禪宗的精華,形成自己獨特的以「致虛守靜」為核心的心性修養理論。對於道教內丹凈化心靈的過程,較有腦的有胡孚深老師的概括,他把人的意識劃分為三個層次,即常意識(日常認知、思維活動,丹家謂之識神)、潛意識(深層心理和慾望)和元意識(先天遺傳的本能意識,丹家謂之元神。)元神即人身真正的「自我」,丹經中稱作「主人公」。他認為:「內丹學的修鍊,是一項凝鍊常意識,凈化潛意識,開發元意識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套發現自我,開發自我的心靈修鍊程序。」這一系列的功夫,都是凈化內心的過程。因此在性功上,道教內丹跟基督宗教靈修的過程很類似,都主張修心煉性,滌除心靈的瑕疵。道教內丹在修性的層面上,跟基督宗教的傾向於指向道德行為的方式相比,更傾向於接近心理學的領域。

道教內丹在重視心性修養的同時,力倡性命雙修,反對獨修一物,堅持性命並重。呂純陽曾說:「只知性,不知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對命功的重視不僅是道教內丹與基督宗教靈修的不同之處,也是道教內丹與儒佛修養不同的地方。道教內丹以精、氣、神三寶為基本藥物,經過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等一系列工夫,使得形一氣一神一道之間互相轉化、步步超越,打通了形神障礙使其互融,達到形神兼顧、形神俱妙的境地,實現性功和命功的統一。傳統的精、氣、神之間層層遞進的轉化關係,往往易於偏於養形、養命、養壽的命功層面,為了涵蓋道教內丹性命雙修原則中「修性」的層面,蕭天石先生在傳統的煉養精、氣、神的基礎上,加上煉心、煉性兩個環節,把性命雙修的主要過程,從學理上歸納為「六大訣法」12即:一、煉心入聖;二、煉性入道;三、煉精化氣;四、鍊氣化神;五、煉神還虛;六、煉虛合道。其中煉心入聖、煉性入道屬於「超凡入聖」的工夫,也就是所謂「性功」。煉精化氣、鍊氣化神兩步工夫屬於命功的層次;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兩步工夫,則屬於「超聖入神」、「超神入化」的工夫,也就是所謂「神功」,蕭先生認為,達到「神功」這個境界,就可以達到「與化合道」的工夫。

2基督宗教一皈依上帝;道教內丹一返回於道基督宗教和道教內丹的內煉其終極目的,都可以說是為了超越自我、求「全」求「真」的過程。人的先天真性受到後天的污染,所以需要通過修鍊得以重見光明,這是二者的共同出發點。通過一系列凈化的修養過程,回復到先天真性,進一步提高生命的境界,使生命達到更完美的程度。 靈修和性命雙修 對自我的超越在基督宗教那裡就是所謂「成全」(omakeperfect),是指一種理想、完整、圓滿、沒有缺陷、沒有匱乏及不足的狀況。超越自我是個漫長的修鍊過程,基督宗教把它比喻為漫長的「黑夜」(DarkNight).「黑夜」相對於「白晝」,在還沒有達到超越自我的時候,如同黑夜般漆黑一團,修鍊的過程如同人經過漫長的黑夜,最終如同黎明破曉般進入圓滿的光明境界,如同到了「白晝」。如《心靈的黑夜》第一詩節中所描述的:「通過慢慢長夜,焦腸焚灼著愛火,何幸逢此好運,我悄悄出走,心宅內一片安寧」。這樣的過程,在儒家那裡類似於「存心養性」的過程,在佛家那裡就類似於「明心見性」的過程,而在道家則稱之為「修心煉性」。無論是走出「心靈的黑夜」還是「修心煉性」,其實都是一種求全、求真的過程,基督宗教所謂的「成全」,在道教內丹就是「全真」(即全其本真),即回歸「真我」,尋找「主人翁」的過程,也即全精、全氣、全神的過程。道教內丹的性命雙修,主張通過逆向的方式,由後天的精、氣、神起修,返回到先天的精、氣、神,再由精、氣、神之間的互化最後達到形神俱妙的境界,也就是「道」的境界。基督宗教的「成全」與道教內丹的「全真」實質上都是一種逆修的過程,只是二者趨向的目標完全不同:

基督宗教:上帝創造人回歸上帝(人與上帝合一)

道教內丹先天(道)落入後天(人)返回先天(道)(人與道合一)

基督宗教的「成全」是成其「完全」,而「完全」是上帝的本性,「成全」的過程也就是逐漸接近上帝,還原上帝形象的過程。道教內丹所謂「全真」是「全其本真「真」是人的先天本性,是「道』的形態,「全真」就是人由後天返先天,逐漸回歸真性,與「道」合一的過程。靈修和性命雙修

三、 靈修與性命雙修的主要區別

一般看來,基督宗教凸現的最明顯的是作為宗教信仰(組織)的宗教層面,體現在教徒生活中主要是在信仰前提下對教會的奉獻。相比較,道教內丹更多的關注人的生命內在體驗。關於基督宗教的靈修與道教內丹的性命雙修存在著實質性區別,主要概括如下:

1.基督宗教一以上帝為中心的被動修鍊;道教內丹一以人為中心的主動修鍊

前面提到,儘管基督宗教和道教內丹二者都講返回,但返回的目標是截然不同的。基督宗教儘管也是以逆返到最終根源為內煉的終極目標,但最終是要回到上帝那裡,基督教追求與上帝的無限接近,因為在基督宗教看來,人的先天真性就是上帝的形象,來源於上帝,靈修的目標自然也是回復上帝的形象。基督宗教是人通過被動的修鍊而跟上帝接近,其修養外在、無為,主要通過彌撒、默想、念經、祈禱甚至拜骷髏等外在形式,通過懺悔等求助於上帝,憑藉上帝的恩寵和光顧。每個信徒從生命深處產生一種朝向基督完美人性的動力,如尊崇、敬拜、熱愛、順從、侍奉、取悅上帝的衝動,他們不再是為自己活著,而是為賜予他們新生命的救世主而活。相比較,基督宗教不太愛講身體修鍊,就算在不自覺中身體有所體驗,也將之歸於上帝的恩寵。如果沒有體驗,歸結為上帝沒有光顧,還需更深入的懺悔。無論人怎樣努力,永遠是以上帝為目標、主導,所有的靈修體驗也都是上帝賜予的。另外,基督宗教修養的方式主要是以集體的宗教組織形式,一般強調在靜默中進行,但主要還是以氛圍為主。「基督宗教對人本真的了解有一個清楚的標準(或說模範),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這應該是基督宗教與全真道教在對本性的了解上最大的不同。」7正是因為道成肉身的基督的死是出於博大的愛,基督宗教的所謂靈修目標之一就是效法基督的愛,對「愛」的追求決定了基督宗教不能離開團體和組織,其靈修同樣不能離開團體和組織。這可能也是基督宗教為什麼重視嚴密的宗教組織的原因之一。

http://www.lfsdj.com/upload/images/2012-08-14/20120814090009_8016.jpg

道教內丹則是以人為主導,是以人的主動性修鍊為前提。道教內丹以「順則生人、逆則成仙」的理論來闡述生死問題。「順則成人,逆則成仙」,其內煉思想集中在一個「逆」字上。道教內丹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生髮的根源和本體,生命既能從道生出發來又要返回到道中去。道教內丹追求與道合真由後天返先天,也就是返本歸根,從個體生命返回到生命的本源中去。儘管「道」是萬物生髮的根源,也是人回歸的根源,但「道」對人的生命並沒有主宰權,人的生命狀態是由自己決定的,因此道教內丹明確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強調修行上的主動性,並以性命雙休,靠改變自己的身體來提高生命的境界。在道教內丹那裡,開發人的先天本性必須從自身出發,本性來源於道,修鍊的目標就是回複本來真性,就是通過人自身的努力,通過性與命的修鍊,逐步認識自我,開發自我,完善自我,生命高度開放,心靈徹底自由,達到道的境界(道教稱之為「真人在這個意義上說,內丹修鍊並不是一種單純的養生修鍊方術而是一種通過在人體中逆向模擬道的生成過程的證道實踐,具有深層的形而上的超越根據。內丹學從人的肉體入手探索生命超越的根本宗旨,從生命層面進入精神層面,最終通過精神與肉體的統一,以逆向回歸的方式來契證原初的大道,使自己的身心和宇宙融匯為一起,返回先天的初始狀態,這樣才能同宇宙的自然本性契合,進入道的境界。以術證道的實踐精神,是道教內丹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在特徵。道教內丹講到這裡,基本上找不到宗教性的存在,這是道教內丹區別於基督宗教的一個重要特徵。由此可以理解20世紀30年代陳攖寧先生力倡仙學(主要指內丹學),並極力主張把內丹學從其他的宗教(包括道教)中剝離出來,一則是考慮到在道教衰微的艱難條件下,把道教最精華的仙道從道教中獨立出來,以免和道教同歸於衰落;二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注意到了內丹學不同於一般宗教的這個顯著特徵。

2.基督教一重性功輕命功;道教內丹—"性功命功並重;道教內丹跟基督宗教靈修的最大區別在修命的層次上,相比較,基督宗教幾乎不談命的修鍊,其靈修步驟主要偏重於理性,偏重於跟上帝的交談上,偏重於被動的接受天主的滌煉。而道教內丹非常重視命功,重視性命並重的雙修,跟基督宗教相比有很大的主動性。在命功上,道教內丹以自身的「氣」為出發點,以精、氣、神「三寶」為基本元素,通過「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等一系列煉養過程,實現精、氣、神之間的變化最終實現自身與道的合一(內丹學稱之為結丹)。煉養「氣」是道教內丹的入門功夫,是必不可少的下手功夫19道教內丹正是通過對「氣」的煉養,使之發生一系列的轉變,使人的生命本質發生根本變化,最後達到出神入化,與道合一的境界。基督宗教的內煉缺乏類似道教內丹的「氣」的概念,因此也缺乏類似道教內丹的命功,由此決定了基督宗教和道教內丹無論在內煉的目標、途徑、過程、方式等方面都表現出雜的差別,也由此造成基督宗教和道教內丹之間的隔膜。 靈修和性命雙修

但問題在於,無論是以「靈」為核心的修鍊,還是以「氣」為核心的修鍊,無論是跟上帝接近,還是與道合一,無論是被動的接受天主的滌煉,還是主動的從自身出發修鍊,在生命的內在體驗上,二者究竟是否有形似之處?從表面看,基督宗教確實是講信仰、講組織多點,講內在體驗少點。道教內丹內煉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體內和感覺的奇妙反應,在基督宗教靈修中幾乎沒有提及過,究竟是真的沒有發生還是沒有說,這是個耐人尋味而又不得其解的問題。儘管二者的修行的目標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在修行實踐上,還是能找到二者相類似的地方。比如,以「靜默」為基礎的基督宗教,也通過打坐默觀的方式引人漸入靜定狀態,這與道教內丹的「致虛守靜」的靜坐功夫如出一轍;比如還有基督宗教靈修方式中的「一口氣祈禱」等同樣有涵養精氣神、促進體內氣流的作用。可以猜想,儘管二者的目標等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基督宗教靈修過程中,在人與上帝的共融中,在生命的內在體驗層面,很多類似道教內丹修鍊的奇妙的體驗可能自覺或不自覺的己經發生了。

四、 結語

總之,基督宗教靈修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基礎的宗教性修鍊,靈修的目的旨在建立人與天主的關係,是以「愛」為紐帶以團體的方式修行,其修行方式外在、被動,忽略了人原初本性在內煉中的主動性地位。對命功的忽視也使得基督宗教的靈修在理論上難以提升,在實踐上可操作性不高。這是僅就表面差別而論。儘管基督宗教少談命功,但不可否認基督宗教也有關注身心合一的層面,特別是今天的基督宗教,己經高度關注人類心靈的奧秘,在內在體驗方面也在積極參考佛、道。

目前,西方學者對佛法、密宗、瑜伽術已有較深了解,在對基督宗教和佛教特別是中國禪宗相互研究比較的基礎上,在歐美己經流行所謂「基督禪」的提法。相比較,道教內丹由於其隱秘的特徵,其真實面貌甚至國內也絕少人知。真正的丹經皆是用隱語寫成的,很難看懂,國外學者翻譯丹經困難較大,西方學者對它的關注和了解比起對禪宗還少的多。但自從榮格開啟研究中國道教內丹研究之風以後,西方對道教內丹的了解和研究與日俱増,目前,道教內丹己經引起西方學者的高度重視,有關「基督丹」、「氣功神學」的說法己經見諸一些學者的著作。另外,道教作為宗教組織,也有關注現實的層面,從張道陵創立道教之時就注意到這點。後來的道教的社會參與意識,主要是在儒道佛三家的互動中,彼此揚長避短,相互借鑒,道教內丹明確提出反對「自了漢」。道教內丹的不輕傳也是考慮到現實的因素,對傳授對象的較高要求以及自身的高危險性,決定了道教內丹不是一種太易於普適的功夫,不適於無條件的廣為傳播。

2、茅山宗玄虛門男丹功法面授開啟10月19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道家五雷法介紹及相關修鍊事宜
丹田位置詳解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