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9月8日,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在利多島落幕。獲獎情況昨天已經整理好推送給大家了,點擊回顧。

相信大家和我們一樣關注的不只是獎項。

雖然缺席主競賽單元,還是有三部華語片亮相威尼斯:萬瑪才旦執導、王家衛監製的[撞死了一隻羊],蔡明亮編導的劇情/紀錄片[你的臉],張藝謀的[影]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影]威尼斯展映單元海報




張藝謀導演備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青睞。

早在1992年和1999年,張藝謀就曾憑藉[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獲過兩次金獅獎,今年又在威尼斯獲得了榮耀電影製作人獎,他說:「每次來到威尼斯,都像回到老家一樣,用中國話說,就是『回娘家』了。」

時隔11年,張藝謀再次走上紅毯。

9月6日,Sala Grande劇院,[影]舉辦了首映禮。影片放映結束後,觀眾兩度起立鼓掌,長達四分鐘。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影]主創亮相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映後外國觀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覺得這部電影,尤其是從視覺上來說,是我一年中看到的最佳之一。真的是太美了。張藝謀用了黑白灰,使電影的調色和攝影都很棒。我喜歡這部電影,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進主競賽單元。」

推特上有網友發表評價:「[影]太棒了。我沒有誇大其詞,這部電影華美、悲傷、殘酷、精彩。最後一幕我是真的坐在椅子邊兒上。張藝謀是講故事的大師,他的影像絕了。」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義大利的影評網站《movieplayer》寫道——

「張藝謀為威尼斯帶來了一部刺激的歷史劇——專註於忠誠、背叛與權力的模糊正反面......中國電影大師在電影化的空間中製作出了一個發光的戰場,通過迷人的魅力使戰爭和暴力升華,劇情和情緒在血腥攤牌中爆發,在結局中,黑暗越來越密集,只剩下一點點光線。」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如果說被海外影評人稱為「傑作」的[撞死了一隻羊]是驚喜之作,那麼[影]就是一直處在期待當中。

我們等這部電影等了太久了。

開始還是沖著「張藝謀新片」,「鄧超孫儷主演」,帶著點質疑去關注;到去年流齣劇照,隨後放出海報、預告片,期待就佔了主導——關注點從主創轉向了電影本身。

光是這一張劇照便驚艷到了許多人。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影]海報,鄧超孫儷舞東吳傘




最抓人的是東方元素。

劇照一眼看去,便知道展現的是女子陰柔男子陽剛,手持的東吳傘再加上水墨畫的黑白色調,全是極為東方的表達。

海報上人物腳下的巨型太極圖,明示著[影]根植於道家文化,陰陽的概念。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影子與真身,與妻子小艾關係微妙



不過張藝謀的作品畫面一向講究,有爭議的是劇情。

這次也有外國影迷表示:「以前張藝謀的故事都很難懂,但這次很簡單,是個替身的故事。」

要弄清楚[影]是真的簡單,還是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解,得先知道電影講的是什麼。


脫胎於歷史的架空故事



故事靈感來源於三國。

荊州乃戰略重地,《三國志》記載「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赤壁之戰後,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派關羽鎮守佔據的荊州三郡。孫權趁關羽出兵攻打曹操之時,派大將呂蒙偷襲荊州,致使三郡失陷。

歷史記載和文學創作都是這樣的,但電影沒這麼講,看不出來和三國有什麼關係。

張藝謀在史實中取靈丹一粒,點鐵成金,講了個架空的寫意故事。

他寫的意,全在影子身上。

沛國都督子虞,以周瑜為原型,曾敗在鄰國大將楊倉的楊家刀下,輸了荊州。為雪恥辱,他計劃再與楊倉一戰,奪回荊州。

無奈受傷後他又大病了一場,和往日意氣風發的都督判若兩人。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沛國都督子虞,大病後形容枯槁



他開始培養「影子」——叔父為了護他周全,找遍全城發現的男孩,相貌與他酷似。自八歲便養他在暗室中,誰也不知道。

影子叫境州,時刻準備為子虞送命。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替身境州,意氣風發



看出來了嗎?真身和影子的位置在變化著,像陰陽圖那樣。影子本屬暗處,真身自然光明磊落。但影子要變成替身,那就不一樣了。

真身得藏起來。

陰陽不是單純的對立,是統一、對立和互化。影子和真身統一沒什麼,若開始對立和互化,會牽扯到與他們相關的所有人和事——君王、下屬、對手,甚至妻子。

[影]講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主線看上去確實簡單,但傳統藝術最重留白,講究虛實相間,忌諱太滿。在這條能看得到的主線之下實則還有無數條虛線,和不成線條的無端變化。

光看到著力處算不得看懂了這部電影。


水墨畫風是如何實現的?


這是張藝謀想拍的電影——在拍攝[長城]的三年中,已經開始準備;2016年底,演員已經定好。

從2002年的[英雄]到今年的[影],張藝謀一直在古代中國中尋找東方之美。這一次,他追求得更為極致。

在[影]的水墨丹青中,有肅殺氣息。

如線條可以勾勒出神韻,最簡單的黑白,也能藏著許多玄機。張藝謀用寫意的手法選取了水墨畫中的顏色,來建立一個個複雜的人物與故事。

留白非空無一物,是以實生虛;意境,靠物象。[影]雖重留白和寫意,著力點卻都用在了實處。

影片呈現出來的黑白色調,並非依託於後期製作,而是拍攝時靠控制顏色完成。

所有外景戲都在雨中完成,山川湖海都是實景拍攝。天色陰沉,再加上煙雨濛濛,給山水和古鎮上了層灰色調子,使景象頗有古意。

利用自然風光,還原山水畫,再合適不過。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實景拍攝出的山水畫風格



片中的服裝設計也是寫意的,只出現黑白灰三種顏色。設計師陳敏正以漢服為基礎,僅在面料上進行暈染和潑墨處理,沒有摻雜任何現代元素或具象圖形。

這些暈染和潑墨的圖案,源自水拓畫——憑藉著水的流動,圖案形狀和色澤深淺,都是有律動感的。

這最能體現出東方哲學所認為的,宇宙處於生生不已的變化之中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影]的景象注重流動之感



演員塑造角色時,同樣看重真實。

鄧超分飾二角,真身子虞和影子境州,這二人身形差異巨大——子虞病入膏肓,形如老者;境州意氣風發,氣勢剛健。

鄧超為了演好這兩個陰陽對立的角色,減重四十斤。據說,減重後的鄧超在片場拍戲時,總處於幾近暈厥的狀態。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每個真身與影子同時出現的場景都要拍兩遍



配樂是電影中一大重要組成部分。

[影]的配樂全由傳統樂器演奏,猶如戲曲。除去配樂,片中還有主人公撫琴鼓瑟,用音樂表達著無法言說或不能言說的情緒。

孫儷飾演的小艾和鄧超飾演的子虞是對夫妻,有琴瑟和鳴的戲份。為此,孫儷在進組之前,特意跟著專業老師學習了琴、瑟、箏,拍攝時沒有用到替身。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打戲一樣是親身上陣。

孫儷本是習舞出身,要達到動作的輕巧飄逸照樣不容易。這場空中反轉的戲,來來回回拍了很多次,還險些因為威亞摔倒。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到底是西方外行,還是我們太苛刻?


[影]目前IMDb7.7,評分人數雖然不多,但分數一直在上升,直逼[英雄](IMDb7.9)。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展映當日分數為6.8



一直以來,張藝謀的古裝電影,在海外都比在國內更受追捧。

[影]是張藝謀繼[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拍案驚奇]、[長城]之後執導的第六部古裝電影。

除去改編自科恩兄弟[血迷宮]的賀歲喜劇[三槍拍案驚奇]、和好萊塢合作的[長城],剩下的三部影片,都是張藝謀對於傳統文化與美學的挖掘與嘗試。

這三部電影在國內的口碑全低於國外:[英雄]豆瓣7.0,IMDb7.9,[十面埋伏]豆瓣5.8,IMDb7.6,[滿城盡帶黃金甲]豆瓣5.3,IMDb7.0 。

這三部電影全都獲得了奧斯卡提名。

值得注意的是,[英雄]最初的豆瓣評分只有6.5,幾年來口碑翻案,被稱為「張藝謀最被低估的電影」,分數不斷上升。

其它兩部片子,或許也需要時間來證明。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張藝謀這部驚艷威尼斯的《影》,到底怎麼樣?

三部電影的IMDb評分人數和分數都很高



從擔任導演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開始,就有人批評張藝謀輸出落後、醜陋的中國形象供西方消費,滿足西方的幻想;在[英雄]開啟內地大片時代後,大家又不滿於大場面下劇情的羸弱。

關於醜化中國的指責,張藝謀在有關黑澤明的文章中寫道——


在50年代,[羅生門]被批評為將日本的愚昧和倒退暴露給外國人看。————這種指責今天看來是愚蠢可笑的。在中國,我也面對了同樣的怒斥,而我用黑澤明來作為我的盾牌。也許20或30年後,中國人將不會再用那種狹隘的眼光來看我的作品。


張藝謀曾多次公開表達對黑澤明的敬仰。

黑澤明有部經典作品,叫作[影武者],講的正是替身的故事。張藝謀因為這部電影對替身產生了興趣,他說——

「當年看到黑澤明的故事我就產生了興趣,我不相信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沒有替身。但史料記載甚少,這點也很特別。中國是妓女可以入史,流氓可以入史,土匪可以入史,影視劇拍得泛濫了,什麼題材都拍了很多遍了,但一直沒有人拍替身,我就越來越好奇。」

所以他在帝王將相的遊戲中,描寫了一個平民。

張藝謀這部關於替身與平民的[影],一如既往地受海外歡迎。美國《綜藝》雜誌報道了本片的展映——

「[影]講的是掙扎與生存,這也是張藝謀三十年的電影生涯中一直從不同角度探討的,他不斷地拓寬中國當代電影的視野邊界。」

這話說得中肯。

70歲時,黑澤明憑著[影武者]拿到了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凱撒電影節的最佳外語片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在這之前,他經歷了10年的沉潛——[電車狂]票房慘敗,沒人願意給他投資。

1950年出生的張藝謀,在年近七十之時仍在用旺盛的想像力給中國傳統文化注入新鮮的生命力。在[影]中,他用一場關乎權謀與命運的人性悲劇,將君臣、夫妻、影子與真身的流動變化展現出來,這是儒家的,是道家的,是全人類的。

「我是更想做回自己。用水墨畫風格、用這樣一種非常不一樣的方式、用莎士比亞大戲劇的結構,來處理這個作品。我們只是想做好自己。」

9月30日,[影]將在全國上映,註定會引起一番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周刊 的精彩文章:

威尼斯電影節歷屆最佳電影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