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何體察本性

如何體察本性

如何體察本性

第二屆青年禪修營系列開示之十九

開示:上能下弘大和尚

時間:2018年8月9日(農曆六月二十八)

地點:大華嚴禪寺五觀堂

這裡有人提了一個問題:「大和尚慈悲,請您開示:清凈本性微妙難尋更難證,請問平常如何去體察本性?」

清凈本性就在當下,很微妙,不難尋,也不難證。三心不可得,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執著的當下,了了分明、清清楚楚,就是本性。不用再找,再找叫頭上安頭,多此一舉。

你說看破放下,那就是了嗎?就是了。就這麼便宜嗎?就這麼便宜。我們往往是什麼,覺得什麼都放下,我就沒個抓的東西。你想抓,這一念「想抓個東西」就壞了。注意啊!看破放下就是了,不能再想個什麼,想動個念頭、想搞點什麼就已經錯了,這叫妄起無明。我們因為抓習慣了,老想搞個什麼,突然叫你什麼都不用搞,你就有點不習慣,這就不行了。所以你要克服的是什麼?是那個習慣想抓住什麼、想搞點什麼的那個心。本性本來是圓滿的,不需要我們再畫蛇添足。這是要注意的。

修行不是修本性,本性是不用修的,本性就在這裡、就在當下。我們要修的是在本性上增加的無明,把在本性上增加的這些煩惱給放下,我們本來就圓滿,我們本來就是佛。本來是佛,那我們還修什麼,只要把那些不是佛的東西放下就是了。不是說我們我們有欠缺,需要去外面抓個東西補上來,補成佛,不是。你就是佛,你本來就圓滿,本來就一切不可思議,整個宇宙跟我們沒有區別,我們的心量我們的一切就是宇宙的全體,全宇宙就是我們當下家中的私事,全宇宙就是我們當下擁有的大福報。可是你知道嗎?如果你要執著這個小的,反而就忘了那個大的。這要好好體會。

那要怎麼證呢?看破放下。你說那我就整天坐在那裡不動嗎?坐在那裡不動你也做不到,也不需要你坐在那裡不動。走著也可以,站著也可以,本性不會因為你走著、站著、坐著就丟了,也不會說等一下就丟了,本性是一直在的,是圓滿的、不動的、不變的,就是這樣清凈無相。你得會觀照,觀照到家,證是自然的。

你不用去擔憂什麼是證,或者去想什麼時候能證,不需要,那是果的問題,你現在培養的是因,因做好了,果就出來了。就像做飯一樣,有水、有米、有鍋、有灶、有人工,燒到恰到好處,米飯就好了。你說不行,讓它回去成大米,那也不可能;沒有鍋、沒有灶、沒有米,你燒來燒去也出不來米飯;有米、有鍋、有灶,你不點火,站在那裡看,它也成不了米飯。那蘋果也一樣,得先種樹,還要照顧好,澆水、施肥、拔草,陽光雨露到家,慢慢就開花結果,青蘋果成了紅蘋果,就可以吃了。它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但離不開因緣。

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北大華嚴禪寺 的精彩文章:

【華嚴講堂】什麼是業障
要福報,也要解脫

TAG:河北大華嚴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