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恩來:永遠不與群眾隔離

周恩來:永遠不與群眾隔離

原標題:周恩來:永遠不與群眾隔離


  周恩來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質和人格風範之高尚是舉世公認的,他對人民群眾的感情更是真摯深厚的。他始終相信群眾,樂於深入群眾,從來不搞特殊化,時刻把群眾的冷暖疾苦放在心頭。他以一生的光輝實踐,為全黨樹立了走群眾路線最堪效法的典範。


「要相信群眾力量」

周恩來十分重視人民群眾的作用,把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視為革命、建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他一直強調我們必須「永遠不與群眾脫離」,「要相信群眾力量」。


1962年,周恩來在齊齊哈爾第一重機廠檢查工作時看到地上放著一個剛加工完的大部件,便問負責加工的工人師傅這是什麼部件,但工人只回答了部件的代號,具體幹什麼用的,沒有說。周恩來一再追問,可這位工人回答:「我確實不知道」。周恩來又回過頭來問有關負責人,才知道由於國防安全的需要,廠里沒有明確告訴工人們有關部件的作用和性能等情況。周恩來立即對有關負責人說:「我們要相信群眾,要讓工人知道他們乾的活是什麼。要不然,怎麼做發動群眾的工作呢?」周恩來還告誡在場的領導幹部:越是困難時期,越要相信群眾,才能充分發揮群眾的智慧,團結一心,群策群力地渡過難關。他說:「工人是國家的主人,我們要充分信任他們,依靠他們。工人知道了他乾的活對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意義,才能喚起更大的政治熱情和幹勁,才會動腦筋,想辦法,更好地完成任務。」


周恩來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按規定外出有嚴格的安全保衛制度,出動時,前驅車、後衛車都要到位。他對此很反感,多次反對,甚至嚴厲警告不許前呼後擁跟隨他。他認為這是浪費,並強調說:「我不要這一套。」當警衛說是為了安全和規定時,他說:「像這樣還怎麼接近群眾?嚇也嚇跑了,你們這樣前呼後擁是什麼影響?連自己的人民群眾都信不過還談什麼為人民服務?」因此,周恩來經常會突然行動,不讓警衛車跟隨,只有衛士、司機他們三人,他認為:「這樣不是很好嗎?我就是要擺脫這些形式主義。」


「應當赤裸裸地站在群眾面前」

周恩來曾說過:「一個領導者應當赤裸裸地站在群眾面前。我們不希望我們的同志偶像般地來看領導,要具體地看,全面地看。他是不是能做一個好領導,即使夠,也還要看他有什麼缺點,幫助他改正。一個領導者應當經常反省自己的缺點,努力克服。一個領導者要從群眾中吸取新的血液,加強自己,獲得幫助,否則就不能成為共產黨的領導者,人民民主國家的領導者,社會主義的領導者。」


周恩來在他的活動中時時刻刻踐行著他的講話。他的足跡踏遍祖國大地,每到一地,總是利用一切機會同廣大群眾接觸。周恩來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群眾比我強,群眾智慧多,辦法多」,他「拜師」的事,隨處可拾。1958年7月,周恩來到上海鋼鐵一廠視察,正趕上鍊鋼爐出鋼,他隨手拿起鐵鍬,與工人們一起出鋼。他謙虛地問鍊鋼工人:「我勞動還像嗎?看到不對,你就批評,我好改正。」在爐前勞動了幾個小時後,周恩來看見廠房上空來來往往的行車,便爬上操作台跟駕駛員徐師傅說:「徐師傅,我要拜你為師,學習開行車。」在徐師傅的指點下,周恩來直到比較熟練地掌握了駕駛技術,才走下行車,與這位新結識的「師傅」告別。


周恩來不光是謙虛地向各行各業的群眾學習,他還勇於承認錯誤,向群眾道歉。1957年,周恩來在杭州接待外賓時,在一道「雙味脆梅」的菜裡面,吃出了沙子,當時大家都以為是做菜的廚師姜師傅的責任,姜師傅也主動承擔了責任。事後調查是一個金屬鑲牙的碎片,當調查情況報到周恩來那裡時,他馬上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牙齒,發現自己的一顆鑲牙缺了一塊。周恩來馬上讓人發電報慰問姜師傅,並向他表示歉意。後來,周恩來再次到杭州,親自找到姜師傅向他道歉,說:「我不知道是鑲牙掉了,回去才發現,這事非常抱歉,你可受委屈了吧?你不要走了,今天我請你吃飯。」


周恩來強調要「赤裸裸地站在群眾面前」,勇於承認錯誤,是因為他始終把自己跟群眾平等看待,不會也恥於在群眾面前搞特殊化。


「只能在多做工作這一點上特殊」

周恩來一生都堅決反對特殊化。他是一國總理,但從不自視特殊,始終平等看待自己與群眾。他去理髮、照相、買飯時,依次排隊。他乘汽車與農民相遇時先讓農民走。三年困難時期,周恩來曾到東北地區視察。所到之處,他一再強調領導幹部要和群眾一起渡過困難。在遼寧,他指定鄧穎超管理伙食,嚴格按照每餐一菜一湯的標準,不吃魚、不吃肉。有一個多月,早餐只吃點稀粥和鹹菜。他對管生活的同志說:「現在全國人民都在勒緊褲帶、憋著口氣戰勝困難,你給我弄好的吃,我怎麼能咽下去呢?」


最為可貴的是,他不僅嚴格要求自己,而且還絕對不許自己的親屬有絲毫特殊。周恩來經常提醒領導幹部要過家庭關。他認為,在思想關、政治關、生活關、家庭關、社會關這五關中,對於受傳統影響的中國人來說,最難過的是家庭關。周恩來有個胞弟周同宇,早年參加革命,解放後在工業部門是一個普通工作人員,後來因病不能堅持正常上班,被有關部門安排到內務部任參事。周恩來知道後,堅決不同意,他說:「同宇不能堅持正常工作,就應該按有關規定辦理因病退休手續,如果他因此在生活上發生困難,我個人給予補貼。」後來,周同宇提前辦理了病退手續,周恩來每月從自己的工資中拿錢補貼他。


在講到領導幹部如何對待自己的子女時,他特彆強調:「我呼籲我們的領導幹部應該做出一點表率,不要造出一批少爺。」1953年5月,周恩來視察北京市101中學,這所學校的學生當時大多是幹部子女,他對學生說:「共產黨是為人民謀利益的,是一刻也不能脫離人民群眾的。你們如果特殊化,脫離了群眾,人民是不會答應的。當然,你們現在的生活待遇還不算特殊,還算艱苦,但比起一般水平來,已經算高了。你們頭腦里千萬不要滋長特殊化的思想,不能驕傲,要謙虛,要尊敬老師,要向勞動人民學習,向勞動人民的子弟學習。現在為人民好好學習,將來為革命多做貢獻。如果說要特殊,你們就只能在多做工作這一點上特殊。」


周恩來身居高位,從不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謀取私利,他心裡裝的是國家和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


「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的」

周恩來日理萬機,可以說是最忙的一個人,卻時刻關心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千方百計地為群眾排憂解難。他時時刻刻提醒大家:「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的」。


1959年1月,周恩來到廣東省從化縣溫泉大隊視察工作。從化的溫泉,全國聞名,是各級領導人的療養地。但是,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溫泉都給幹部療養院佔了,當地的普通百姓卻難以享受到溫泉洗浴。細心的周恩來發現了這個問題,問陪同的當地負責人:「普通群眾有沒有洗澡的地方?能不能洗上溫泉啊?」當地的大隊幹部吞吞吐吐地說:「社員們一般就在池塘邊洗,有的打水回家洗,洗溫泉還有一定困難。」當周恩來得知因為經費困難,還沒給當地群眾修建浴池時,他很生氣,批評說:「修幹部療養院有錢,給當地群眾建浴池就經費有困難?都知道洗溫泉好,能治病,可當地群眾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個地方,卻洗不上溫泉,你們說,群眾會怎麼想?你們在溫泉修建這麼好的房子給我們住,我們隨時都可以享受溫泉,溫泉地區的老百姓卻洗不上溫泉,我和小超都感到不安。」在他的倡議下,此後不久,廣東省有關部門撥款給溫泉地區的群眾修建了浴室。1962年,周恩來又到從化開會時,仍記掛著普通群眾建溫泉浴室的事,當得知一座150平米,可容納50人的溫泉浴室已經建成時,他滿意地笑了。


解放後,根據需要,要在北京建設「十大建築」,當時人力、物力都十分緊張。在興建天安門前建築工程時,有一千多戶居民要搬遷。周恩來幾次指示要關心拆遷戶的居住問題。有關部門根據他的指示,專門撥了3000萬元為拆遷戶修建住宅。人民大會堂建成後,他又指示邀請原來住在天安門地區的拆遷戶參觀人民大會堂,並請他們在人民大會堂看一場電影。


周恩來就是這樣一個真正的人民公僕,他把「永遠不與群眾隔離,向群眾學習,並幫助他們」作為自己的修養要則,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他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保持同群眾的聯繫。如今,中央正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溫周恩來的這些事迹,對落實「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有著重要的意義。

(《新湘評論》雜誌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新湘評論》2013年第15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期待!31日將出現近15年來火星距地球最近一刻!
Red Velvet再推團綜真人秀 紅貝貝開啟斯洛維尼亞異國旅行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