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房地產稅或2020年提交審議,對樓市影響有限

房地產稅或2020年提交審議,對樓市影響有限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和訊房產」(ID:hexunhouse),作者:和訊房產,36氪經授權轉載

9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公布,房地產稅法被列為一類立法項目,對一類的定義是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這意味著議論多時的房地產稅被正式提上日程。

房地產稅是中國房地產長效機制的最重要部分,也是財政的重要收入來源。房地產稅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即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係的稅都屬於房地產稅,據悉,房地產稅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和財政部負責。

房地產稅一直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不過此次會議並未披露更多詳情內容,對於房地產稅將如何影響大家的生活以及它將何時執行,眾說紛紜,多數認為房地產稅將面積徵收且徵收範圍較小,房地產稅重點是持有環節收稅,可能會出現中央地方稅收分成模式。

可能包括哪些內容?

房地產稅的推出步驟首先是提交草案進行審議,徵求公眾意見,然後是修訂推出。對於房地產稅草案設計的內容,專家和媒體的觀點主要圍繞徵收方式、範圍以及稅率等進行探討。

中國的房屋情況比較複雜,有公房改制改過來的,有商品房,有經濟適用房,現在還有共有產權住房,還有職工公寓。北京大學法學院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認為,中國的房地產稅法要充分考慮複雜的房產屬性等因素,在設計如稅率、稅基、免稅額的時候更關切人民群眾的一些想法和基本需要,比如說人均應該有多少平米免稅。

自媒體降噪房地產也認為,按照面積抵扣的可能性更大,理由是如果按照套數抵扣的話,首先靈活性不夠,其次一些低密度豪宅可以合理避稅,公平性並不夠。

從稅收要素上來看,房地產稅是對房地產保有環節徵收。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認為,當我們居住、擁有房地產時要交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倪紅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認為房地產稅改革要把現有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合併起來,已確定無疑。這意味著,房地產稅將增加房地產保有環節的稅負,而且是以房地產的評估值為徵稅基礎,其他諸如土地增值稅、契稅等暫不納入。

對於徵收範圍,施正文認為,徵稅範圍、稅率、稅基是房地產稅法立法制度設計的重中之重,房地產稅應當是一個逐步的長期發展成熟的過程,他建議一開始房地產稅的徵收方案就要限制在對高端多套房政策,應該有一個較大的免徵的政策,同時,對房地產稅的稅率要從嚴控制,要有個上限,防止一些地方基於財政收入的考量征重稅。

長平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王長勇也認為,房地產稅徵收的範圍應該非常小,大部分家庭都會減免,對財產徵稅一定要調節財富,初期的調節功能多,體現就是免稅範圍比較大。在王長勇看來,房地產稅不會一刀切,會按照不同地區執行不同稅率,地方政府有自己的話語權。不過,一個問題在於,不同城市的房子會不會累加在一起徵稅,比如,在北京有兩套房子的,可能會徵收,但在北京一套、天津一套的,是不是累加計算,王長勇認為應該不會綜合在一起徵稅,而是以一個居住城市空間為限。

太平洋證券宏觀分析師肖立晟提到區域屬性問題,他認為作為營改增之後最主要的地方主體稅源,房地產稅或將「屬人原則」和「屬地原則」結合起來,以實現免徵優惠和徵收方便之間的結合;房地產稅也可能會採用中央和地方分成的形式,由中央拿走20%或30%用於跨地區調節。

何時會出台?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許安標在立法工作會議結束後受訪時表示:五年立法規劃安排的重點領域包括了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和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修改稅收徵收管理法,制定增值稅法、房地產稅法等10部單行稅法。

房地產稅被列為一類重點10部單行稅法,基於此,很多專家認為,房地產稅會很快提交審議。吉林省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依群認為,房地產稅法可能最快會在今年年底前提交審議,然後面向社會徵求意見,還有討論修訂的過程。按照我國稅制改革推進步驟,2020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認為,儘管房地產稅法被列入第一類項目,但並不意味著只能在第五年完成立法,根據當前房地產調控和地方財稅體制改革進度,在2020年提請審議的可能性比較大。

國稅總局稅收科研所原副所長靳東升表示,國內複雜的房產產權情況、城鄉差距、國內的房價與收入水平差距,是目前徵收的三大難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房地產行業法律專家表示,考慮到房地產稅的影響比較大,具體哪一年出,推測立法部門要綜合考慮納稅主體的承受能力、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影響、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以及境外經濟環境等因素,尋找合適的窗口期確定具體的時間。

對房地產市場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對於房地產稅的出台,有人歡喜有人憂,喜的是房價可能會因此下降,憂的是多套房源稅負較重。不過,大多數專家都認為,房地產稅對市場的影響十分有限。

樓建波認為,房地產稅法雖然有增加房屋持有成本,抑制房地產投機行為的作用,但是這並不是立法的唯一目的。他認為在設計房產稅制度的時候,不要光想著說這是打壓房價的利器,也不能指望房產稅一出來,房價恨不得應聲而倒,抑制炒房是要好多的機制在一起才會起作用的。在他看來,從國外的經驗看,房產稅更多的是通過徵稅來滿足地方必要的公共財政支出的一個手段。

王長勇認為房地產稅的立法初衷,是為調整地方稅收的結構,補充地方稅源,調控房價只是附帶的預期,作用有限。

在張依群看來,房地產稅立法步伐將加快,未來政府可以用稅收手段、以法制形式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影響和干預,可以減少頻繁運用行政手段干預,這有利於維護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

房地產稅與普通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百姓的錢袋子和資產,隨著房地產稅的出台,未來大家在買房時,也許會更綜合的理性考慮。當房子不再是壓在人們心頭的重擔時,長效機制才真正的發揮了效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創投觀察 | 2019年年中之前是資本進入AR/VR行業的最佳時期
特斯拉入滬 焦點分析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