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翡翠·三看技巧

翡翠·三看技巧

原標題:翡翠·三看技巧


翡翠以其高貴的顏色、豐富的質地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然而翡翠的知識博大精深,什麼樣的翡翠才是好翡翠,又如何來辨別呢?


一 、看顏色


翡翠的色彩異常豐富,它是評價翡翠優劣和價值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在眾多的顏色中以紅、綠、紫三色為主,它們都是翡翠中的高檔顏色,其中尤以綠色最為艷麗與名貴。


在傳統分色上,人們將翡翠的綠色以濃、陽、俏、正、和為上,所謂「濃」是指翡翠的顏色表現為深綠青翠而不帶黑色,而綠色比較淺微的,則為「淡」。「陽」就是顏色要明亮鮮艷,看上去使眼睛一亮,而陰暗不明亮的則叫「陰」。「俏」則是指翡翠的綠色要顯得晶瑩美麗而可愛,反之則為「老」。「正」,顏色要純正,不帶其他雜色,如帶有雜色,就顯得「邪」了。「和」是指綠色要均勻一致,如果綠色分布深淺不一,就被稱為「花」了。


翡翠綠色中的上品有四種:寶石綠,為深濃的正綠,不帶任何黃色,透明度好,高雅而莊重。因其色似祖母綠,故又稱「祖母綠」。玻璃綠,系指色艷綠如玻璃般明凈通透,鮮艷而明亮,透明度好。秧苗綠,綠色中略呈黃,透明度好,色感活潑有朝氣,因其色如翠綠的秧苗,故又有「蔥心綠」與「黃陽綠」之名。艷綠,多指不帶任何黃色和藍色的中度深淺的正綠,純正,透明度高,美麗而大方,有的地方稱為「翠綠」。這四種最為名貴,尤以寶石綠為最佳。



翡翠的「綠」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了翡翠的迷人魅力,是決定翡翠價值非常重要的因素。更為奇妙的是,這些綠色又呈現不同的形狀,如帶狀的帶子綠;大小不等、互不相連呈塊狀的團塊綠;絲絮狀的絲絮綠,另外如絲塊綠、均勻綠、靠皮綠等等,這就使得翡翠的綠色更加變幻莫測。另外,專家常常根據綠色的大致排聚方向,即綠色的走向,尋找綠色變化的規律,從而正確判斷綠色的深淺與厚薄的程度。



二、看種水

翡翠的色彩並非是單純存在的,它是通過翡翠的質地呈現的。首先是它的透明度,透明度是鑒定翡翠的主要技術依據。翡翠的透明度,在珠寶行業中,又俗稱「水頭」或「水」,透明度高者,常說成水頭足、水頭好、水頭長,透明度越高越好。通常測試翡翠水頭的方法是,如光線能穿越玉料中達到3毫米的深度,為一分水,穿透深度越高水越多,如能達到二分水的翡翠就可認定為上等品質了。



根據水頭的差異,將那些水頭足,透明或半透明的翡翠,稱為「老種」。老種色彩亮潤,色與底融為一體,質地細膩緻密,硬度、密度和折射率均較高。而那些不透明,發乾發瓷、水頭少、光澤不亮,質量較差的,則稱為「新種」。新種雖說也會有鮮嫩的顏色,但因水頭差,而顯得色調呆板。還有一種介於新、老種之間的稱為「新老種」。



影響翡翠價值的因素,還有底障。底障又可稱「地子」。它通常多指翡翠質地的乾燥程度,也可以講地子是沒有綠色的翠,而翠又是有色的地子。地子的顏色沒有一定的形狀特點,常表現為深淺不同的無色、白、灰、藕色以及淺綠色等。


翡翠地子的質地是由其結構的精細程度、水頭以及雜質與綹裂的多少而決定的。根據它的顏色,水頭和凈度來形容地子的名稱多達數十種。例如玻璃地、蛋清地、冰地、紫水地、灰水地、無青地、香灰地、藕粉地、湖綠地、油青地、青花地、渾水地、白花地、白沙地、細白地、灰沙地、石灰地、糙白地等。比較名貴的如玻璃地,結構細膩,水頭足,綠色均勻,呈半透明狀態;而蛋清地則晶體顏色偏白,猶如蛋清一般,水頭足,呈半透明,又稱為糯化地;清水地指地子無色或顏色均勻,水頭充足,猶如冰般晶瑩,故又稱「冰地」。



三、看飾品題材和工藝

佩玉自古以來就有消災避難,護佑平安的說法。玉雕飾品一直沿著人們所祈求盼望的理想和情思把動物或植物形象巧妙地組合,具象或抽象地雕琢在玉上。譬如蝙蝠,表示「幸福」;仙鶴、梅花鹿表示「長壽」;竹子表示「節節高、步步高升」;蠍子、老虎表示「避邪」等,巧妙的組合形成了一種特別的玉雕文化。如果沒有精湛的技藝、耐心、智慧,就誕生不了帶靈氣的理想飾品。常見的雕刻手法有淺浮雕、高浮雕、透空雕、圓雕、線刻等。精雕細刻的翡翠飾品可充分表達各種情感的需要,是饋贈親友最好的禮物。


分享翡翠知識,講解翡翠故事,喜歡收藏、品鑒珠寶玉石,喜歡的小夥伴點下關注!如果您有任何建議或者想法可以在下方留言,下次與小博一睹為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博翡翠 的精彩文章:

「原石不可貌相,價值不可斗量」一刀下去是驚喜還是驚嚇!
翡翠·辨種是個學問

TAG:廣博翡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