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一德國裔將軍,他統治此國第35個年頭時,被兒女親家趕跑了

一德國裔將軍,他統治此國第35個年頭時,被兒女親家趕跑了

冷戰初期,美國這個以民主自居的超級大國,為了加強了對「後院」拉丁美洲的控制,不惜在這一地區扶植獨裁政權。巴拉圭是拉美中部一個內陸小國,當時經濟凋敝、政局動蕩,國民也希望有一個拿破崙式的人物,以鐵腕手段恢復秩序。於是,在美國支持下,巴拉圭武裝部隊總司令特羅斯納發動軍事政變,一舉奪取了政權。此後,斯特羅斯納連任八次總統,成為拉丁美洲獨裁政治的「標本式人物」。

斯特羅斯納出生於1912年,父親是來自德國巴伐利亞的移民,母親是土著瓜拉尼人。1932年,為爭奪查科地區主權,巴拉圭與鄰國玻利維亞開戰,當時正在軍校讀書的斯特羅斯納參加了這場戰爭。三年後戰爭結束時,他因軍功當上炮兵中尉,此後在軍中平穩升職。1947年,巴拉圭爆發內戰,時任炮兵團長的他奮力平叛,因軍功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南美洲最年輕的將軍。

不過,雖然政府軍取得了勝利,但不久內部發生分裂,斯特羅斯納支持的派別失勢,他被迫逃到國外。1951年,他利用自己在軍隊中的影響力,回國支持發動政變,獲勝後升任為武裝部隊總司令,為其攫取最高權力奠定了基礎。當通過軍事政變登上權力巔峰後,斯特羅斯納在國際上唯美國馬首是瞻,尋求美國支持;在國內大搞專制和恐怖統治,對反對派進行毫不留情地打擊,從而確立了自己獨裁統治。

巴拉圭曾是南美最窮的國家之一,但自他上台後,尋求國際貸款修建了一批公共項目,經濟發展比較迅速,普通人的就業率也較高,某種程度上也得到一些國民擁護。作為德國人後裔,他對納粹戰犯特別「慷慨」,有報道說,大約有20萬德國人前往巴拉圭尋求庇護。除納粹戰犯外,他還收留了一些流亡國家政要以及其他國際罪犯,只要出得起大錢,都可以在巴拉圭隱姓埋名生活下去。

上世紀80年代,是拉美獨裁政權土崩瓦解的年代,斯特羅斯納的老朋友一個個被趕下台,因為殘暴統治和超級腐敗,巴拉圭國內的反獨裁運動也風起雲湧。在這種形勢下,美國從自身利益出發,決定捨棄這個忠實盟友,減少了巴拉圭的經濟援助。當失去美國人支持後,巴拉圭經濟很快走了下坡路,斯特羅斯納的獨裁統治也陷入了絕境。1989年,斯特羅斯納在統治巴拉圭第35個年頭時,被他的兒女親家安德烈斯將軍發動政變推翻。

被親家趕跑後,斯特羅斯納流亡到巴西,和家人住在巴西利亞一處富人區,過起了深居簡出的生活,從此不敢過問政治。後來,巴拉圭恢復民主制度後,人們要求追究斯特羅斯納在獨裁統治期間的「罪行」,巴拉圭政府曾向巴西要求引渡審判他,但沒有獲得成功,他應該逃過一劫。2006年,斯特羅斯納因病去世,終年90歲。家屬和朋友要求為他舉行國葬,被巴拉圭當局斷然拒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來讀史L 的精彩文章:

從大國外長到小國總統,他後淪為西方「棄子」,顏色革命首當其衝
一侵華日兵投降受優待,兒子當市長忘恩負義,無恥言論令人神共憤

TAG:閑來讀史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