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游泳別從蛙泳學起?不科學!

游泳別從蛙泳學起?不科學!

一篇題為《游泳別從蛙泳學起》的文章被各大公號和網站頻頻轉載,文章大意為——「雖然蛙泳是四種泳姿中最易上手的,但易學難精且易對身體造成損傷,並不適宜進行長距離游,因此將蛙泳作為入門泳姿是不妥的,最應作為基礎泳姿的應該是實用性更強的自由泳」。

觀點一出可謂「炸開了鍋」,因為好多小朋友學游泳多數開始學的正是蛙泳。錯的嗎?

針對這一觀點,信息時報記者分別對三位游泳界人士進行了採訪。

於梓靈:

先學會呼吸,再考慮學什麼泳姿

廣東省冬泳協會副秘書長於梓靈擁有50多年泳齡,並擁有豐富教學經驗,對蛙泳是否適宜小朋友學的泳姿這個問題,她的觀點是「不管學哪一種泳姿,學會呼吸和換氣,都是先決條件。等你學會了怎樣在水中呼吸,才到選擇泳姿的階段。」

在於梓靈多年的教學生涯中,蛙泳一直是她的一個首選教學泳姿:「從在水中呼吸和換氣的角度來看,蛙泳比自由泳更容易掌握,因為自由泳的換氣只會露出半邊臉,一不小心就會嗆到,讓鼻子覺得酸疼,對於小朋友來說,蛙泳無疑安全係數更高也更容易掌握。」

除了呼吸,腿部動作也是於梓靈判斷小朋友天資的一個重要依據:「我試過教一個小女孩,她腿部划水的動作一直沒有辦法做得好,有一次我看到她在那裡用腿打水,我就讓她試著以打水的腿姿進行訓練,結果她一下子就遊了很遠,當時我就告訴她你還是學習自由泳更合適。所以說,其實根據每個小朋友天資的不同,才能更好地選擇最適合他們的泳姿。」於梓靈建議家長們在給小朋友報游泳學習班的時候,報小班會比報大班更好,小班能更好地根據小朋友自身特點進行課程規劃。」

肖志雄:

蛙泳是最適宜中國人學習的自保泳姿

廣東省冬泳協會主席肖志雄擁有多年公開水域樂游經驗。他認為,從實用性來說,蛙泳是最適宜中國人學習的泳姿,也是最順應人類「天性」的一種泳姿——「中國幅員遼闊,有很多公開水域,因此大多數人學習游泳,是為了自保而非競技,從這個意義上說,蛙泳是最適合中國人學習的一種泳姿。」

「當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掉到水裡時,他們會很本能地去進行划水,這個姿勢就是我們常說的『狗刨式』,是我們人類本能的一種,而蛙泳的姿勢,是非常貼近狗刨式的,所以蛙泳是適宜人類天性的一種游泳方式。」肖志雄表示,「從自由泳學起」的觀點,在國外更為適用,「在我們國家,家長對小朋友說的一般都是,你要學會游泳,不要淹死了。游泳更多的是一種求生和自保的技能,但在國外,游泳大多是為選拔競技人才的。因此,國內國外的需求本身不一樣,這才會有不同的教學訴求,沒有說哪一種比哪一種更好,而是應該視乎個人需求進行選擇。」

陳伯曦:

學游泳應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泳姿

「從掌握技能的角度來看,蛙泳確實是最容易上手的。如果從游得漂亮,游得輕鬆,長久或者是有意向競技方向發展的角度來看,自由泳就會更加合適,奧運自由泳比賽設有50、100、200、400、800、1500米單項項目,而蛙泳項目最長是200米,10公里公開水域都是用自由泳。」

此外,陳伯曦也對兩種泳姿的特點進行了進一步的說明:「蛙泳容易學,最容易觀察周圍環境,但是它最阻水,特別是現在的競技蛙泳腿姿採取了『跪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膝關節造成損傷,因此不適宜長距離游。而自由泳雖然相比蛙泳來說沒那麼容易上手,但是它是唯一適合游長距離的泳姿。假如你平時很少以游泳作為鍛煉方式,只是希望掌握一門技能,那麼可以學蛙泳,如果你希望游得好看,並且計划進行長距離游泳挑戰或者訓練的話,那麼不妨花多點時間精力,從自由泳開始學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