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延參法師:生活不要太焦灼

延參法師:生活不要太焦灼


延參法師:生活不要太焦灼

一年已經過半,內心的理想還是那麼遙遠,腳下的腳步還是那麼猶豫;那些曾經在年關時節作出的打算,一年當中已經付出一半的努力,下一半該如何?內心還是有許多忐忑。有句話說,這世界上最普遍的一種癥狀叫做心慌。

行走於這生活中的風風雨雨,超越生活中的恩恩怨怨,有句老話這麼說,放懷於天地外,行走在山水間,這是其間的行走,又有什麼大不了?曾經的苦澀、心酸和苦難,甚至是難堪和困窘,都是一段時光,不過是完成一場徜徉。

每個人的日子都是自我的主導,每個人都延續著自我的故事,每個人也都打開自我的生活。生活中最大的誤區是什麼?缺乏客觀的態度,缺乏溫和的調和,缺乏柔和的轉換,也就是自己生活的態度搭配不了生活的剛需,生活的態度搭配不了生活的訴求,生活的態度搭配不了生活的期待。

有網友說,總想有一個安頓的地方,能找到一個更好的城市去落戶。最近有些城市在搶人,比如說天津、成都,很多城市都在搶人。那麼問一句,落戶以後你就幸福了嗎,落戶以後你就踏實了嗎,落戶以後你就回歸生活的真正軌道了嗎?

落戶並不代表心安,落戶並不代表幸福的保障和妥帖,生活總是有那些壓力和挑戰,不要太急躁,不必要太懊惱,生活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麻煩。

山水流轉,行走其間,只有內心的遼闊或者內心的高遠、內心的把握、內心的信念,才是生活最妥帖的港灣。有些時候不必要太急於追求一個結果,一切都是行走其間的路過,此處有高山峻岭,何處無明月清風?這生活總是曲曲折折,這生活總是那麼多的變化,生活還有那些遷徙的腳步,還有那些內心的失落。

此地有高山峻岭,何處無明月清風,有些時候我們過多的去想找到一個結果,認為自己可以追求到一個真相,其實卻輸給了內心的盲目、急躁、浮躁,卻急於求成。我們經常在電視劇、電影當中會聽到一句台詞,叫做「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有些時候我們經歷著生活的苦澀,經歷這生活的苟且,經歷生活的苦惱和困窘,需要更多的忍耐、等待、溫暖和柔軟。

有句老話說「所貴立身無苟且,豈容應事太分明」。這句話好像有點太文縐縐,翻譯過來就是這樣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生活不必要拒絕那些苟且,生活還有那些繼續的苟且。「豈容應事太分明」,不必要太計較,不必要太急躁,更不必要太抱怨,更不必要太懊惱,生活里更多的應該是調和、更多的去從善入流,上善若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以無恨止恨才是智慧的方法
妙一法師:不要做奇怪的學佛人

TAG:佛心慧語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