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那碗誘人的羊湯麵

那碗誘人的羊湯麵

小時候是很少有機會能吃上羊湯麵的,因為僅有的「殺割」的點兒羊肉,也只有在冬至和過年的時候才會見到,而且還是包餃子用的。

實在是來客人了,需要招待的時候,才會買那麼一半斤羊肉,每次母親都是悉心地洗好,切丁,略大一些的,一般都是肥瘦相宜的,不能太瘦,也不能油脂太多,開水裡略焯一下,去去腥味,然後用鐵鍋翻炒,加胡蘿蔔,少許菜葉子,有時候也加一些土豆丁,小許粉條,一鍋菜加水開始燉。

快熟的時候,就可以下面了,面一般是揪片,或者是切成菱形的小塊,我們家鄉叫「斜刺刺」,面一般要硬一點,這樣才能有嚼頭,又筋道。此外,還需要加點辣椒,是為了「殺」膻味的,當然,香菜也可以少放點,為了提味。

那時候,純白面是吃不起的,一般都會攪和一些高粱面,我們叫「包皮面」,不是現在的粗糧細作,是真的很「粗」很「粗」的,有時候嚼在嘴裡,都覺得拉嗓子。

但即使如此,每次吃起來都是津津有味的。因為有了葷腥了,畢竟羊肉是實實在在的。其實在肉翻炒的時候,家裡已經是瀰漫著濃濃的羊肉香味道了。

一個月都見不上一次肉腥的日子,猛然間被滿屋的羊肉香瀰漫的時候,不由自主地都要用鼻子深深地吸幾口,好像這樣就如同美味入肚一般。

如果剛從外面回來,老遠就可以聞見一股淡淡的羊膻味道開始順著鼻腔在食道中遊走,整個天靈蓋都覺得被那股肉香瀰漫著,激勵著,幸福著,期盼著。

尤其是數九寒冬之後,外面冷呼呼的,進入屋裡,一股熱氣伴隨著一縷肉香刺激著神經的時候,食慾陡然大增。

即使吃著包皮面,一碗里也沒有幾塊羊肉,但喝見湯都是鮮美的,而每次吃了羊湯麵,渾身也是暖洋洋的,羊肉本身的抗寒和耐餓也常常在冷冽的冬季增添不少的暖意。

作為一個山西人,對麵食的偏愛是沁入骨子裡的,從小就喜歡吃面,即使是紅面、玉茭面、豆面等等,都一樣喜歡。當然,因為吃不到的緣故,還是最鍾情於白面,但一年能夠享到的口服也是屈指可數的。

其實喜歡吃羊湯麵,那個湯是非常鮮美的,有時候面不夠多的時候,就是靠喝湯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的。羊湯麵不夠的時候,也可以增加點「乾糧」,或者來一個「煮疙瘩」,就著肉湯,滋溜一口,再嚼點兒蘿蔔乾鹹菜,那個味道——爽!

現在火鍋吃多了,有的人不待見那種羊膻味,但因為從小就習慣了這個味道的我,反而對那種味道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總覺得這樣的味道才透著兒時的那種追憶,那種苦日子熬過來的不能忘本的回味。

一家人圍在一個小方桌上,每人手捧著一碗面,沒有其他的菜可以就著吃,就是單純的吃面,有時候也可以嚼一根蔥,或者幾瓣蒜,吃著滿頭大汗,甚至頭頂都能看到絲絲縷縷的白煙(氣)悄然升騰,升騰……渾身洋溢著一股暖洋洋的感覺,如果辣椒夠辣,還能吃得汗流浹背呢。

如今,還是經常愛吃羊湯麵,不過更多的時候是在街頭巷尾吃羊肉湯多了一些,沒有了面片的點綴,純粹是羊肉和粉條的摻和,成為另一種對於一個美味的延續和些許的回味。

如今的羊肉湯,一般會有羊肉湯與羊雜湯兩種,大鍋里的湯不放佐料,也不放油鹽,濃郁清香味從鍋底蒸騰著泛上來。當然,還有一種「老湯」,白白黏黏的,伴著幾根大蔥,攪和著幾根大骨頭,有說也添加了一些「佐料」的;當然,個中原為,相信你也是懂得。

一般大碗里先放入油鹽、蔥花、蒜末和香菜,加上幾塊味香肉嫩的羊肉片,澆入滾開的純羊肉湯。然後撒上一勺胡椒面,再來一勺辣椒粉就可以享用了。

不過,太原的羊肉湯都會把羊肉在滾湯里燙幾個來回,肉在碗里,湯倒進倒出,最後再加油鹽、香菜、蔥花,再添半勺子濃湯就齊活了。

喝羊肉湯的時候,還可以來一個燒餅,切塊,也可以掰成小塊泡在湯里,不過我還是喜歡分開來吃,如果再來一小盤花生米,一點點黃酒,也能吃得大汗淋漓的。

關於刀馬物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馬物語 的精彩文章:

對著蘋果乾,但微軟Surface Go的價格也不便宜啊?
偷偷定位,宣稱「不作惡」的谷歌為何自食其果?

TAG:刀馬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