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先入咸陽者為關中王,為什麼劉邦是漢中王?其中玄機反映項羽智慧

先入咸陽者為關中王,為什麼劉邦是漢中王?其中玄機反映項羽智慧

公元前208年,反秦義軍盟主楚懷王召開會議,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宋義為主將,項羽為副將向北迎戰秦軍主力,一路由劉邦為主將向西征討秦軍,併當眾約定:先入咸陽者為關中王。

項羽這一路雖然人馬眾多,卻進展緩慢,先是宋義故意拖延,隨後又碰上秦軍主力章邯部和王離部,經過一番廝殺才僥倖勝利。

劉邦那一路雖然人馬較少,但是遇到的並非秦軍主力,而且一路賜官,不僅沒有發生戰爭,而且部隊從八千擴大到了兩萬。公元前207年10月,劉邦率先進入咸陽,兩個月後,項羽才抵達咸陽。

項羽抵達咸陽後,先以盟軍統帥的身份在鴻門宴上迫使劉邦認輸,隨後又以天下共主的身份分封諸侯,這就是秦末十八路諸侯。

只是讓人奇怪的是,按照當初楚懷王定下的約定,先入咸陽者為關中王,劉邦理應被封為關中王,可是最後卻被項羽封為漢中王,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雖然楚懷王事先有約定,可是項羽在巨鹿之戰中,封章邯為雍王,當時劉邦還沒進入咸陽城。而這個時候,項羽和劉邦已經翻臉,自然不可能再讓他成為關中王。

所以在分封的時候,項羽耍了個小聰明,漢中既然也是秦國土地,自然也算關中,因此就封劉邦為關中王,實際統治漢中和巴蜀。

這是項羽耍的一個文字遊戲,起到了兩個作用:一是打了個擦邊球,沒有違約;二是在漢中的劉邦想要擴張,唯一的方向就是關中,那就得和三秦開戰,這樣一來,雙方的實力都會削弱,對項羽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參考文獻:《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發明一種酷刑,只用一張普通紙,數百年來無一人扛得住
太聰明命不長,歷史上的三大神童,都活不過13歲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