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孫丕恕解讀浪潮新形象:未來我們是「雲+數」新型互聯網企業

孫丕恕解讀浪潮新形象:未來我們是「雲+數」新型互聯網企業

8月29日-30日,浪潮Inspur World峰會移師成都。在距離市區50公里外的天府新區,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慢生活印象里的成都,而浪潮也不完全是過去那個「浪潮」了。

8月29日-30日,浪潮Inspur World峰會移師成都。

在距離市區50公里外的天府新區,這裡還只有幾處新建起的高樓,剛鋪不久的柏油路上車流仍然很少。與外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裡的人流涌動,超過5000位的政企代表、生態夥伴和行業大咖紛紛從全國各地趕來,共同探討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未來願景。

一個新的目標誕生:「雲+數」新型互聯網企業

「這是一個既讓人興奮,又讓人焦慮的時代。」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在峰會上開門見山地說。「各種技術日新月異,新技術從業者不斷追求風口,傳統產業沉浸在被顛覆的焦慮中,消費者在享受新技術帶來的驚喜體驗時也時刻擔心自己『被精準畫像』。」

孫丕恕解讀浪潮新形象:未來我們是「雲+數」新型互聯網企業

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

孫丕恕認為,處於這樣的變化中,每個行業都在面臨轉型,產業形態也在逐漸升維,從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傳統一維產業,到由互聯網催生的二維產業,再到以精準營銷和個性化定製為特點的三維產業,整個經濟社會正在逐步邁向數字化。

在這個過程中,IT漸漸從一個「時髦辭彙」變成了一個「傳統產業」。 對此,孫丕恕直言,浪潮作為IT企業也必須轉型。「具體來說,浪潮的下一步是成為一個『雲+數』新型互聯網企業,成為平台+生態型的企業。」

這對於浪潮而言,是一次不小的改變。

過去,浪潮一直以雲服務、大數據服務商的形象出現,尤其是深深的「政務雲」烙印,既塑造了其安全可靠的標籤,但同時也成為外界對它的固有印象。

而誠如孫丕恕所說,「新型互聯網企業」首先體現在「新」上,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新鏈接、新生態和新運營商。其中,新鏈接是指通過雲、數平台鏈接個人、企業和政府,實現社會數據資源的高效流通與應用,構建「環環相扣」的數字產業生態圈;新生態是指通過將浪潮自身的雲和數據輸出給合作夥伴,形成數據共享、共用的產業布局,對此浪潮將構建雲中心、雲服務、政府數據運營,以及愛城市網、智慧城市運營服務、雲ERP 6大生態,以此共同激活並驅動數字產業體系走向完善;新運營商則是顛覆傳統的三大城市通信運營商,打造新IT(Intelligence technology)時代的雲服務運營商、大數據運營商和智慧城市運營商。

這要求浪潮一方面要從技術、產品、模式入手不斷創新,加快自身發展,另一方面還要聯合各個領域的合作夥伴,打造全新生態體系。

其次,我們注意到這一戰略目標中還有另一個關鍵詞——「互聯網」,這樣一個標籤的引入,就意味著浪潮必須改變過去的思維和模式,在往後的發展中更加強調開放、敏捷,及客戶體驗。

這對於一個傳統IT服務商而言挑戰性並不小。但孫丕恕對此表現出了非常大的決心和信心。他表示,回看過去幾年的實踐,浪潮已經在雲計算和大數據層面打下了夯實的基礎,同時放眼未來,浪潮不僅洞察到了巨大的機遇,也在不斷加速布局和行動。

夯實基礎,「雲+數」平台已成型

政務雲是浪潮在「雲」方面的基石。自2010年浪潮在濟南打造了全國第一朵政務雲起至今,其政務雲業務在市場上的表現一直非常穩定,市場佔有率連續四年穩居第一,截至目前已經為全國140餘個省市政府提供雲計算服務。

而在這基石之上,依託於過去30多年企業信息化的探索和實踐,浪潮也在不斷發力「企業上雲」。目前,浪潮已經在全國布局了5大核心雲數據中心及47個地市雲數據中心,成為公有雲的主要供應商之一,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

基於這樣的成績,孫丕恕還透露,浪潮雲已經進行了二輪融資,並且將儘快啟動IPO,實現獨立上市。如果浪潮雲上市成功,將成為浪潮集團旗下除了浪潮信息(000977,SZ)、浪潮軟體(600756,SH)、浪潮國際(00596,HK)和華光光電(838157,OC)之外的第五個上市平台。

孫丕恕強調,這體現了浪潮向新型互聯網企業轉型的決心。因為在目前的上市公司中,傳統IT業務佔據多數,所以獨立出來的雲業務也將成為浪潮從一個老IT企業轉變為新IT企業的標誌性起點。

而在「數」方面,通過「公司+創客」模式,目前浪潮已經積累近60PB的數據資源,成為了一個大數據公司。與此同時,依託政務雲的優勢,在幫助政府實現了數據的匯聚、共享、開放後,浪潮還在今年進一步獲得了政府數據授權運營。

對此,孫丕恕打了個比方:「過去,我們做雲服務時,更像是政府數據的『保姆』,只能管不能用;但現在,我們獲得了政府數據運營的授權,就從『保姆』升格成了『管家』,依託於此,加上我們自己擁有的互聯網數據,就能夠更有力地推動大數據生態的建立。」

就在今年4月,國家衛健委、山東省政府授權浪潮在濟南開展了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試點。具體地,浪潮將該試點項目規劃為便民惠民、精準服務、產業融合三階段。其中,第一階段將首先實現一卡通服務,同時針對老年人的高血壓、糖尿病和孕產婦保健、嬰幼兒保健四個「病」開展精準醫療服務;第二階段將通過AI技術及其相關產品實現臨床大數據服務、科研大數據服務、個性化健康管理和定製化健康服務;第三階段將從產業層面打造康養小鎮、中醫館、健康新城和養老社區。

「這是政府數據授權的標誌性事件,未來,除了健康醫療,我們還將與濟南市政府和合作夥伴圍繞資產數據、社會保障數據、公共服務數據、違法違規數據等數據授權,結合互聯網數據,進行數據的運營和應用創新。」孫丕恕表示。

生態體系正在形成,未來「一切皆計算」

平台之上,還有生態。「未來,企業要麼自己建生態,要麼就成為別人生態的一部分。」浪潮集團執行總裁、浪潮雲董事長兼CEO袁誼生對記者說,而浪潮的選擇共建生態,而共建的理念則是開放、共享、共贏。

以浪潮云為例,就在去年11月,浪潮雲發布了全新的合作夥伴招募計劃——雲行計劃,計劃在三年內投入30億元,發展雲轉售、雲市場、雲方案、區域服務、平台技術、認證與培訓六類,超過8000家的合作夥伴,並通過實施「合作夥伴賦能計劃」,為合作夥伴提供全面賦能和支持。

而在此次峰會上,浪潮對於自己的生態布局又有「大動作」:

  • 圍繞雲服務發布了面向構建雲生態的「雲梯計劃」,面向12個省發放6億元上雲服務券,加快推進全國範圍的企業系統上雲、設備上雲、產品上雲和能力上雲,並計划到2020年合作夥伴規模達15000+;
  • 圍繞數據生態發布了面向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愛城市網,並首次推出城市全民共治模式——五彩之城,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新型城市建設中,讓參與其中的市民享受對等的城市公共服務;
  • 正式發布浪潮工業PaaS平台,啟動中國開源工業PaaS聯盟。通過為應用軟體開發和運行提供必需的支撐環境,幫助企業實現基礎設施雲化、應用架構現代化和開發流程敏捷化。

「平台+生態是浪潮的既定戰略,而開源則是構建生態的新動能。」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在演講中表示,「如今,浪潮正在通過積極地加入開源、基於開源、貢獻開源,讓浪潮的生態更加地開放,更加具備競爭力。」

據了解,浪潮是國際三大開放計算組織ODCC、OCP和Open19的核心成員,基於這三大組織標準研發的計算設備,已經在全球4個頂級互聯網廠商部署,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超過50%。

回歸本質,無論是雲計算還是大數據,背後都離不開強大的計算支持。為此,在王恩東看來,未來的智慧時代是一個一切皆計算的時代,計算力於此就像電力於工業時代,是生產力的重要表現形式。「因此,誰掌握了計算,誰就將贏得未來。」

王恩東表示,浪潮最看重的是由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深度學習三個要素構成的智慧計算。即以雲計算作為計算、存儲等資源的基礎平台,為智慧計算提供算力的承載;以數據及大數據技術作為知識共享、價值挖掘的認知方法;以交互學習、協同進化、自主決策為關鍵特徵的深度學習為智慧計算提供不斷進行自我優化的工具。

目前,通過平台+生態,浪潮正在不斷加快智慧計算應用的落地。譬如,浪潮與郵儲銀行共同建設了國內最大的OpenStack金融生產雲,管理超過1200台伺服器,並實現了同城雙活;再譬如,基於浪潮雲海平台與科大訊飛、依圖、托爾思、曠視科技等合作夥伴建立的面向公共安全行業的大數據平台,正在對外提供對千台設備、幾億條數據的管理,實現秒級的軌跡碰撞,為公共安全保駕護航。

「以創新的技術、產品、模式和生態為基礎,浪潮在全球化之路上正不斷提質加速。現在浪潮伺服器已經實現了中國第一、全球前三的目標,未來,我們計劃再利用五年的時間,成為全球第一,引領智慧計算。」「這個目標很宏大,但我們非常有信心。」王恩東直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數據中心增長強勁 英特爾公布強勁盈利但股價下跌
軟硬體皆備 戴爾打造更貼近用戶需求的VDI Complete解決方案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