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I和5G乘法聚變:將會創造什麼新物種?

AI和5G乘法聚變:將會創造什麼新物種?

2018年8月底「THE NEXT下午茶」英特爾召集了AI和5G領域多位專家,至頂網總編輯高飛也作為媒體專家共同相聚一堂,品茶共敘AI與5G的乘法聚變,探討IT與CT真正融合。

編者按:2018年8月底「THE NEXT下午茶」英特爾召集了AI和5G領域多位專家,包括: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 宋繼強、英特爾中國區通信技術政策和標準總監 鄒寧、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尤肖虎教授、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及博士生導師、人工智慧專家 鄧志東教授,通信世界總編輯 劉啟誠和至頂網總編輯高飛也作為媒體專家共同相聚一堂,一次頭腦風暴,一場產學研思想碰撞,品茶共敘AI與5G的乘法聚變,探討IT與CT真正融合。

AI和5G乘法聚變:將會創造什麼新物種?

1837年,一封「上帝創造何了何等奇蹟!」的電報,拉開了通信時代的帷幕。

1946年,計算機出現,人類處理數據的能力帶來指數級的提升。

而在1969年,當計算能力、通信能力這兩項技術首次握手,就為人類社會帶來驚人的改變。 Arpanet網路(Internet的前身)的出現,將信息處理能力和通信能力連接,一個前所未有的互聯網時代開始了。

IT和CT的每一次握手都不簡單

在這之後,通信能力和計算能力的每一次融合,都帶動了一個新產業的出現。

2003年,隨著計算機的微型、可移動化技術發展和無線網路技術的進步,英特爾在筆記本電腦里加入無線晶元,迅馳筆記本發布,移動辦公產業開始興旺發展,在餐巾紙上寫點子的創業者變少了,在星巴克里寫商業計劃書的人多了。

2007年,喬布斯掌舵的蘋果 iPhone在通信設備里增加計算能力,直接催生出了手機應用商店,和移動互聯網產業。

歷史已經證明,每當計算與通信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兩者就會產生一次技術融合。這不是簡單的技術相加,而是融合聚變,創造出新的技術物種,創造一個全新的產業空間,如同之前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

什麼可能是新物種?

雖然未來難以預測,但是有些事物已經出現苗頭。與傳統汽車相比,自動駕駛車輛就具備新物種的要素。

當車聯網、自動駕駛、信息共享技術成熟,將AI驅動的汽車通過5G納入到智慧交通乃至於智慧城市這個大的網路平台中,我們就看到了一個釋放社會生產力的新物種,將大量的人類駕駛員從駕駛中解放出來。

我們簡單做一個計算,假設每天上路5000萬台汽車,其 5000萬個駕駛員每天開一小時車,就是5000萬小時。如果有了自動駕駛,這5000萬小時折算後節省下來差不多5000年可以用於娛樂和工作。如果自動駕駛得到突破,會催生更多的無人系統,節省更多的人類時間。

融合已在進行:「AI」讓「5G」更自能,「5G」讓AI更無處不在

5G網路作為基礎設施,從為人服務到轉變成同時為物服務,存在重大技術突破。AI技術既然是基本使能技術,幾乎在每一個領域都可以找到AI的應用,在5G領域同樣如此。

不同於過去2G到4G時代重點關注移動性和傳輸速率,5G不僅要考慮增強寬頻,還要考慮萬物互聯、未來需求多樣化、關鍵技術多樣化、演進路徑多樣化等多個維度。5G需求也變得十分多樣化,技術和演進路徑自然也複雜了很多倍。

當前運營商網路複雜度越來越高,數據的流量呈爆炸性的增長,用戶流量爆炸性增長,現有的網路設備沒辦法滿足用戶的數據爆炸。因為網路複雜度增加,運維、網路建設成本都大大增加了。尤其5G不僅是連接人與人,而且是連接物與物,現有的網路維護和管理方式還是人工干預的方式,已經沒有辦法適應5G時代網路的需求。

因此5G需要「自能」化的管理。自主的進行連接路徑選擇、自動的進行網路連接健康狀態分析,甚至是對已知故障自己進行修復的能力等等。利用AI的自主學習、數據分析等技術特長,賦予5G「自主」、「自能」的能力。

AI賦予5G自能,而5G則賦予AI更加廣闊的連接

5G從邊緣到雲端的連接是迄今可以遇到的最理想的連接。通過5G的連接,將決策、規劃部分放到雲端處理,從邊緣端到雲端加倍賦能,讓AI的演算法有能力提取出相應的關聯並提升自己;個體得到提升之後,通過5G網路和雲端大腦,能力將快速分發到其他個體。

還以自動駕駛為例:汽車只是一個智能節點,它會與智慧交通甚至智慧城市的AI通過5G進行連接。汽車的行車路線規劃、時速、啟停均可受到智慧交通的AI統一管理。車輛感測器會將行車過程中的路況信息及時與智慧交通AI進行同步。當有緊急或意外情況發生時,車輛AI主動進行控制,同時向智慧交通AI實時進行彙報,以便等候進一步的處理指令。而智慧交通AI則會向其它相關自動駕駛車輛進行信息同步,併產生進一步的自動控制。

也就是說,AI與5G結合之後,機器將產生類似於群體智慧的能力,對整個社會帶來價值。也將催生網路本身自適應能力的要求,這是一個互促式、螺旋式發展的新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再議區塊鏈安全 如何從生態視角保護用戶數字資產
HTTPS時代下 數字證書將何去何從?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