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件事可以救人一命,卻很少有人知道

這件事可以救人一命,卻很少有人知道

每年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他們,可能是你的同學,可能是你的鄰居,可能前不久還跟你聊天、打遊戲——他們的死亡,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OK。

不管此時是何時,不管彼地是何地,總之,你掏出手機,點擊某個應用,看到了這篇文章。整個過程,最多不過三五秒功夫,會出什麼事呢?

——在這三五秒鐘里,有一個人,正嘗試殺死自己。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每40秒鐘,就有1個人自殺身亡,而每出現1例自殺身亡者,就伴隨超過20起自殺未遂。[1]滴答、滴答。秒針打著顫、轉著圈的時候,一個又一個人,走到了生死關頭。他們或許是某人的愛人、某人的父母,他們定然是某人的孩子。他們卻覺得,這一切都不重要了。

為什麼呢?

全球自殺率(圖片來源:who.int)

「試圖自殺的人,都是瘋子。」

從生物學角度講,所謂自殺,是大腦對四肢下達了非程序性死亡的指令。自殺的根本原因,自然在大腦里。倘若有人發明縮小藥丸、使我們進入身體遊歷一番,有一個地方,是一定不能錯過的——前額葉。

前額葉(圖片來源:neuropsychotherapist)

前額葉區域不大、質量不大,與呼吸心跳等關鍵生理活動的關係,也不大。它只負責那些比較高等的、人類才有的活動。

第一,工作記憶。工作記憶好比是工作文件夾,存放著當下腦內和腦外的所有信息;第二,預備性定勢,這兩年,很多手機廠商運用深度學習,分析用戶的操作習慣,調整硬體資源、保障系統流暢性,預備性定勢,與此相似;第三,抑制讓人分心的記憶或刺激。

換句話說,一旦某人的前額葉功能出現異常,他便可能無法正確分析當下的場景、不能採取最有效的處理手段,而且,會淹沒在各種負面情緒的海洋里。[2]

小分子物質方面,血清素飽受關注。血清素名氣不如多巴胺大,功能上卻毫不遜色。除了參與情緒調節以外,前額葉皮質的腹側區域,可以抑制不良行為,而這種抑制,可能需要血清素的參與。[3] 側面研究顯示,自殺未遂者的血清素數目和受體數目,明顯與常人不同。[4]即是說,血清素代謝異常的人,更難抑制不良行為,比如,自殺。

血清素(圖片來源:neatoshop)

看到這裡,有的讀者可能會額手稱慶——「既然自殺受生物因素影響,那麼,會自殺的,都是瘋子,我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可惜,並非如此。一方面,生理的改變是連續,有研究甚至顯示,自殺者的血清素異常獨立於精神疾病之外;[2]另一方面,生物因素只能解釋易感性,為什麼有些人的自殺傾向強一些。

「談到自殺的人,不會真自殺。」

有學者對河南 、河北、山東的數百名自殺未遂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其自殺行為多由人際矛盾引起。[5]人際矛盾每個人每天都會遇到,為什麼有些人自殺、有些人沒有呢?

因為,矛盾與矛盾是不同的。

舉個例子來說,小明和小紅為誰洗碗吵了一架。不歡而散之後,兩人都會對這件事進行評估。到底有多糟,對方還愛我嗎,有沒有辦法解決?「誰洗碗」是一個相對單純的問題,情侶多不至於因此分手,解決方案也是現成的——準備一個時間表,或者,買個洗碗機嘛。

應激的過程[6]

有些問題,則不那麼簡單。

以去年大熱的《天才槍手》為例。少女Lynn成績優異,一直以為自己可以減免學費,後來,從朋友那裡知道,父親一直在交昂貴的贊助費;贊助費本身沒什麼,問題在於,學校一方面依靠教育資源收斂財富,另一方面,禁止Lynn用成績換金錢的行為。

願望與現實的落差,很難填平;而兩種價值觀的衝突,起碼在主角看來,不存在絕對的對錯。我們都有鑽牛角尖的潛質,越是遇到想不通、沒有明確對錯的事,越愛反覆琢磨。這種反覆琢磨,有可能會形成長期壓力。

電影海報(圖片來源:douban)

上個世紀,羅伯特·金·默頓(Robert King Merton)提出了緊張理論( Strain Theory)。他在考察犯罪活動時發現,美國高調提倡成功,而上升的渠道,並不充分,他認為,二者的不協調,會導致長期的慢性壓力,進而引起心理危機。面對危機,只有四種策略可走,逃避(比如自殺)正是其中之一。[7]

結合緊張理論和生物因素,我們可以繪製一張自殺路線圖。

自殺路線圖

調查顯示,我國的自殺未遂者,50%左右在2小時內作出決定,28%思考時間不足10分鐘。[8]然而,在此之前,有著漫長的思考期。「生存還是死亡」,是順從生物本性求生,還是趕快擺脫生活的痛苦,及至被某個事件觸發。正如有些學者認為的那樣,在自殺者看來,自殺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其決策過程,同樣遵循著理性原則,即,他們認為,自殺帶來的利益,遠大於自殺所會產生的後果。[9]

「沒有辦法阻止有意自殺的人。」

知道了自殺的機制,自殺的干預方案,也就有了。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對一個區域而言,衛生保健條件越差、自殺工具(如槍支、農藥)越容易獲取,自殺率越高。[1]有學者對英美兩國的媒體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泰晤士報》和《紐約時報》,都沒有把自殺報道放到顯著版面,都盡量避免現場照片,普遍採用中立語氣,對自殺者表示同情,非常符合媒體報道規範。[10]

即使個人層面,仍有許多能做的事。

首先,了解一些關於自殺的知識。自殺者不是瘋子,談論自殺的人,可能真的正在衡量自殺的利弊,自殺是可以阻止的——干預他們的評估過程,讓他們意識到,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就能挽救很多生命。

關於自殺的誤區(原圖出處:helpguide)

其次,學會識別自殺風險較高的人。

研究顯示,有過自殺史者,再次自殺的概率,比常人高800倍。有過自殘史的人,自殺概率也比常人高。最近一年經歷過重大不良事件,比如重病、離婚等,最近一個月曾因為生病而不能自由活動者,同樣是需要重點關注的人群。[11]

再次,注意自殺的跡象。

如前所說,自殺者在自殺前有一個漫長的、矛盾的評估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能會突然跟老友告別,設立遺囑、安排後事,或者,原本一直經受慢性疼痛,在藥物和劑量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最近忽然表示,「感覺好多了」。[12]

最後,也最重要的,是干預對方的心理危機。

如果身邊有高自殺風險的人或有自殺跡象的人,不妨向他們詢問,「有過自殺的念頭嗎」。有些讀者可能認為,這會激發對方自殺的念頭,其實恰恰想法,研究顯示,詢問自殺念頭與自殺率增高,沒有明顯關係,承認和談論自殺,能夠降低自殺意念,促使對方尋找醫療幫助。[13]

如果對方表示,確實有自殺的念頭,盡量為其提供社會支持。比如,為他們尋求支持,介紹自殺干預熱線;比如,保持聯繫,國外的一項大規模調查顯示,能定期收到回訪的自殺未遂者,再次自殺的概率大大降低,[14]比如,陪伴。詢問他們在苦惱什麼,不要評判他們的價值觀,不要表現得好像很震驚——傾聽,了解他們的問題,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應對方案,同時,把農藥之類的危險物品保管好,盡量保證他們的安全。這也是所有心理危機中,都可以採用的干預策略。[9]

如何幫助打算自殺的人[15]

每年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雖然不想承認,不過自殺影響著每一個人。南京危機干預中心的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中,9成以上,出現過心理危機,47%的人,曾經想到自殺,0.8%的人,出現過自殺行為;[9]全球來看,自殺是年輕人(15~29歲)的第二大死因。[1]他們,可能是你的同學,可能是你的鄰居,可能前不久還跟你聊天、打遊戲——他們的死亡,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運用計算機分析自殺風險[16]

新的希望,也在不斷湧現。比如,有學者通過深度學習、分析社交媒體,判斷用戶的自殺風險。倘若這一技術能走向實用,自殺身亡者,可能會大大減小。[16]

參考文獻:

[1] 世界衛生組織 | 預防自殺:一項全球要務[EB/OL]. WHO, [2018-09-03].

[2] 翟書濤. 自殺的發生機制[J].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 2002, 12(2): 97–100.

[3] 陳敏, 張惠芹. 自殺的生物學因素研究現狀[J].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13(1): 29–33.

[4] ARANGO V, UNDERWOOD M D, GUBBI A V等. Localized alterations in pre- and postsynaptic serotonin binding sites in the ven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of suicide victims[J]. Brain Research, 1995, 688(1): 121–133.

[5] 李獻雲, 費立鵬. 運用深入訪談探究自殺未遂者及其親友對自殺未遂發生原因的看法[J].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 2008, 22(1): 43–50.

[6] 姜乾金編. 醫學心理學[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

[7] 張傑. 自殺的"壓力不協調理論"初探(綜述)[J].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 2005, 19(11): 778–782.

[8] 郝宏奎. 警方主導下的自殺干預及流程和要領[J]. 警察實戰訓練研究, 2008(1): 30–35.

[9] 自殺及其預防與干預研究[M]. 2009.

[10]霍雅曼, 劉博曉. 英美兩國媒體自殺新聞報道比較——以《泰晤士報》與《紐約時報》為例[J]. 青年記者, 2014, 0(04Z): 91–92.

[11]李海燕, 秦曉霞. 自殺未遂再自殺危險因素及其干預的研究進展[J]. 國際精神病學雜誌, 2008(2): 122–125.

[12]NIMH?? Suicide Prevention[EB/OL]. [2018-09-03].

[13]DAZZI T, GRIBBLE R, WESSELY S等. Does asking about suicide and related behaviours induce suicidal ideation? What is the evidence?[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14, 44(16): 3361–3363.

[14]MOTTO J A, BOSTROM A 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ostcrisis suicide prevention[J]. Psychiatric Services (Washington, D.C.), 2001, 52(6): 828–833.

[15]How to Help Someone Thinking of Suicide[EB/OL]. HealthReach, [2018-09-06].

[16]COPPERSMITH G, LEARY R, CRUTCHLEY P等.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of Social Media as Screening for Suicide Risk[J]. Biomedical Informatics Insights, 2018, 10.

作者:趙言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巨齒鯊》背後的科學原理
《超感獵殺》:8個人終於沒羞沒臊在一起,這大結局看哭了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