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9·11」17年餘波未平 美卻將槍口轉向中俄

「9·11」17年餘波未平 美卻將槍口轉向中俄

海外網9月11日電劫機、濃煙、世貿中心大樓坍塌......200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遭到系列恐怖襲擊事件,舉世震驚。17年後的今天,9·11恐怖襲擊對美國民眾的身心傷害依然持續,但美國對國家安全的「首要關切」卻已從打擊恐怖主義,匪夷所思的轉向了與中俄間的大國競爭。

200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被飛機撞擊(圖源:視覺中國)

恐襲陰霾揮之不去 「從這一天起一切都變了」

就在9月初,美國《紐約郵報》報道了一條消息: 15名曾在9·11恐襲後在世貿中心工作或是在附近生活的男性被確診患上乳腺癌。世界貿易中心健康計劃的報告更是統計出美國近1萬人恐因吸入有毒粉塵和煙霧而患上癌症。然而,這還只是直觀數據,美國人心理上所受的創傷更是難以估計。

美聯社近日採訪了多名9·11親歷者,從他們的言辭中不難看出,恐襲的陰霾仍然揮之不去。「從這一天起一切都變了,」9·11事件讓紐約人費爾曼和妻子賣掉了紐約的房子,他們希望找到一個感到安全的地方。而在希臘長大,懷揣著「美國夢」而來的卡庫斯則在恐襲後的幾天喪失了所有的安全感。「這不是我印象中的美國,更不是我當初來到的美國。」

對於自詡世界霸主、「無人可以匹敵」的美國來說,紐約的地標性建築在全世界的注視下慘遭恐怖分子摧毀無疑是一種「奇恥大辱」。這也一度導致美國政策突然改變,從經濟優先轉為將安全問題視為首要任務。在恐怖襲擊發生不久,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宣布打響「反恐戰爭」,進行重大戰略調整,將中東首次作為美國外交政策和安全戰略的重心。BBC指出,在9·11事件後的十多年裡,美國的軍事重點一直是打擊恐怖主義,並在阿富汗,伊拉克和敘利亞開展相關的反叛亂活動。

位於伊拉克的美軍士兵(圖源:視覺中國)

自斷「反恐手臂」 特朗普政府「首要關切」大國競爭

然而,傷痕還遠未抹平,遺忘似乎就要悄然來臨。今年1月,美國國防部公布的最新《國防戰略報告》顯示,特朗普政府將國家間的戰略競爭作為「首要關切」。簡而言之,恐怖主義不再是美國國家安全的主要關注點,而和中國與俄羅斯間的大國競爭被提到了前面。與之相比,在2008年的《國防戰略報告》中,美軍的第一要務還是進行針對全球極端勢力的「持久戰」。

隨著政策轉移,現在的美國已開始自斷「反恐手臂」。近日,美國軍方就決定取消向巴基斯坦的3億美元援助,這筆資金原本旨在用於協助巴基斯坦開展反恐行動。針對此事,蘭州大學反恐問題專家朱永彪稱,從小布希、奧巴馬再到特朗普政府,美國都認為巴基斯坦在反恐方面「出工不出力」,但特朗普政府對待巴基斯坦的具體對策卻不太一樣,主要表現為更多地採取懲罰性措施,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可能會損害巴基斯坦在參加推動阿富汗和平和解進程方面的積極性,也可能會對地區和平造成負面影響。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學者李崢也認為,特朗普政府這次減少軍援雖然對地區反恐影響有限,但可能導致當地恐怖主義環境變得更加惡劣。而對巴基斯坦來說,減少軍援之後巴軍方可能需要其他方式來補足這部分缺口,否則它的反恐能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而以保護本土為名,特朗普又開始對移民採取強硬措施。在9·11事件之後,美國的移民相關法規更趨嚴苛,移民事務打著「反恐」旗號成了歧視的工具及武器。2017年,特朗普簽署了「旅行禁令」,對伊朗、葉門等國公民入境予以禁止或是要求更嚴格的篩選審查,鬧得國內外沸沸揚揚。而到了今年,美國政府為打擊非法移民推行的「零容忍」政策更是導致大批兒童與父母被強制分離,在讓移民的日子更不好過的同時,也激化了美國國內的矛盾,並引發國際上的一片聲討之聲。

安全形勢嚴峻 美國頻發新形式恐襲

911事件過去17年後,美國的安全政策180度轉彎。是美國的安全環境真的改善了?還是恐怖主義真的不是美國面臨的主要威脅了?

現實是,美國雖然沒有再次遭遇9·11事件這樣重大的恐怖襲擊,但小型恐襲不斷發生,「獨狼」以及本國人士發動的新形式襲擊更是呈現出多發之勢:2017年10月31日,美國紐約曼哈頓下城發生卡車撞人的獨狼襲擊事件,導致至少8人死亡,12人受傷,行兇者賽波夫出生在烏茲別克,擁有美國「綠卡」,他是以極端組織的名義發動襲擊的。10月1日,一名美國白人男子從拉斯維加斯酒店32層掃射參加音樂節的人群,造成近60人死亡,釀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擊事件。

同時,極右翼恐怖主義也是美國長期面臨的一大威脅,像是2017年8月,美國弗州夏洛茨維爾市「另類右翼」在集會期間發生暴力事件,導致至少1人死亡,34人受傷。「另類右翼」是近幾年在美國興起的極右思潮,他們反對移民、反對多元文化、反對政治正確,並且鼓吹白人至上。

美國總統特朗普(圖源:視覺中國)

「比恐怖主義還可怕」特朗普被視作「危險分子」

今天,特朗普將參加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行的9·11紀念儀式,而這位美國總統當前可謂「深陷水深火熱之中」。在國內,持續超過1年的「通俄門」調查始終看不到盡頭,而特朗普的「親信」——前私人律師科恩不僅承認罪名,還願意與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穆勒談論特朗普競選團隊「通俄門」問題。這還沒完,上周,《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由美國政府高官撰寫的匿名評論文章,文中對特朗普的執政大肆批評並談到不少白宮內幕,令這位美國總統氣的直喊司法部 「揪出內鬼」。

除了內部接二連三出現裂痕,特朗普極不穩定的對外政策也讓世界,尤其是美國的傳統盟友感到憂心忡忡,甚至形容他「比恐怖主義還可怕」。德國今年6月和7月進行一項調查就顯示,特朗普已經成為了最讓德國人「恐懼的事情」。69%的受訪者都擔心特朗普正通過其政策讓世界變得更危險。

「特朗普殘忍的『美國優先』立場,對國際協議的惡意以及侵略性的貿易和安全政策,包括對盟友的政策,都讓大部分德國人感到恐懼。」政治學者曼弗雷德·施密德如是說。尤其是特朗普發起的「師出無名」的全球貿易戰,那種「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霸主心態,那種重創全世界自由貿易、經濟全球化、多邊貿易體制和全球產業鏈的做法,不正是一種赤裸裸的「貿易恐怖主義」?!

陷入了內憂外患,恐怖主義還是不是美國的當前大敵?比恐怖主義還恐怖的會不會是美國政府的狂妄和極端?也許從特朗普政府主政那天開始,這一切的答案都變了。(海外網 張霓)

(綜合德國之聲、《紐約郵報》、《紐約時報》、《人民日報》、《當代世界》、BBC、參考消息、中國新聞網、國際銳評等媒體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西班牙一海邊音樂節木質碼頭垮塌 致266人受傷
金大前校長:金門不願再看到戰爭 絕不接受「台獨」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