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學軍訓,涵養「強國一代」的家國情懷

大學軍訓,涵養「強國一代」的家國情懷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潘娣、魯文帝

大學軍訓,涵養「強國一代」的家國情懷

—全國高校發揮軍訓立德樹人作用加強國防教育的新聞調查

中國國防報記者 潘 娣 魯文帝

九月,伴著微涼的秋意,各地大學陸續開學,學生軍訓工作也同步展開。全國2000多所高校的700多萬名大學新生開始在軍訓場上揮灑汗水、接受訓練。

在嚴格正規、豐富有趣的軍訓生活歷練之下,家國情懷也慢慢融入青年學子的思想生活之中。軍訓季,記者走訪多所大學,近距離觀察大學新生的訓練激情,聆聽他們的所思所想,記錄他們的鏗鏘步履。

關鍵詞:責任

「傳播紅色正能量,將家國情懷傳遞出去」

8月29日10時,剛結束軍事理論課學習的北京理工大學學生陳澤龍打開手機,「恭喜你加入北京理工大學第一屆紅色宣講團……」的通知簡訊映入他的眼帘。

陳澤龍的舅舅曾在部隊服役多年,受其影響,陳澤龍從小就經常看軍事紀錄片,在這次軍訓軍事理論課上又聽到好多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後,他才發現自己對先烈故事了解並不深刻。「軍訓前,我是個軍迷,現在我是一名紅色宣講員。我希望能挖掘出先輩英雄故事裡更深層次的東西,傳播紅色正能量,將家國情懷傳遞出去。」

同陳澤龍一樣,西安交通大學大三學生何瑩也是在軍訓中從教官身上學到了如責任、自律等很多受用一生的行為習慣和精神品質,有了將這份感動與更多人分享的想法。

在學校武裝部老師的幫助下,何瑩和幾位喜歡國防的同學創辦了軍事愛好者協會,將熱愛國防的小夥伴集合起來,延續軍訓期間的好思想好作風,感染更多同學關注關心國防。

協會成立至今,他們已組織烈士紀念日掃墓、國防知識競賽、國防論壇、兵棋推演交流會等10多場活動,吸引校內外上千人參加。

「去年,習主席給南開大學8名新入伍大學生的回信,勉勵他們在實現強軍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絢爛、無悔的青春篇章。殷殷囑託給同在津門大地上的我們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吾輩定不負這身軍裝,獻身國防和軍隊建設。」說這話的時候,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2016級國防生紀瑾瑜正在組織今年的新生進行軍訓,他擔任軍訓營二連連長。

此次帶訓,他決心將自己的所知所學儘可能多地教給師弟師妹,讓他們通過軍訓更多地了解部隊,了解軍人,進而堅定理想目標,明確身上的責任。

關鍵詞:奉獻

「汲取榜樣力量,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豐盈自我」

最近,西安交通大學2018級新生賈李慧子成為該校熱門人物,起因是她在新生軍訓旅舉辦的「回望改革開放40年,爭做西遷精神新傳人」的主題演講比賽中一鳴驚人,以質樸的情懷、真誠的話語打動了台下不少觀眾。

62年前,為適應新中國大規模工業建設需要,一批交大師生響應國家號召遷往西安,紮根黃土地獻身大西北建設。

「汲取榜樣力量,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豐盈自我。西遷精神中最讓我有感觸的是『奉獻』二字,一群青年扛起國家重任,舍小家為大家,我要向他們學習,像他們一樣用知識去建設祖國。」賈李慧子堅定地說道。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2018級建築系輔導員余旺仔認為,軍訓對清華學子而言,在於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培養他們的責任、集體、愛國、奉獻意識。

清華大學2018級建築學院學生蘭煐棋就在軍訓中收穫了堅持:「這個能勾畫國家未來建築藍圖的專業需要俯下身去踏踏實實積累。」蘭煐棋相信,短短十幾天的軍訓磨礪能讓她在這條路上堅定地走下去。

在蘭煐棋的朋友圈裡,這個自小身體素質差、體育成績徘徊在及格線的女孩曬出和同學們穿著雨衣背著背包完成20公里雨夜拉練返回學校的照片,並配文道:「這樣的清華很帥,這樣的自己也很帥。」

在清華大學軍訓期間,聽了國防大學教授講述的革命先烈以身報國的故事,一名來自香港的新生深受感染,立即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希望未來能為國家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東南大學2018級網路安全空間學院學生晏宇珂,此前對這句話理解不深。軍訓期間,看到靶場上教官們射擊時的準頭和手上的老繭,聽到教官們講自己與戰友的軍旅故事後,他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軍人要捨棄很多東西才能練就保家衛國的一身本領,軍人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崇與優待。」

北京理工大學武裝部部長郭彥懿談到軍訓給學生帶來的轉變時說:「學生對大學生涯的規劃一般形成於大一,我們把軍訓作為思政教育體系的第一步,在軍訓期間強化國防教育,鼓勵學生向革命前輩,向身邊同學、老師、教官學習,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努力做擔當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關鍵詞:擔當

「軍人用生命保家衛國,青年學子不應忘記歷史使命」

「這個動作,腿一定要伸直……」記者見到清華大學2018級美術學院繪畫專業的唐文強時,他正在為同學示範隊列動作。烈日下,汗水從他臉上滑落,掉在地面留下一片濕痕。

來自四川的唐文強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期間,看到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救出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時,萌生了對軍人的崇敬之情。

「軍訓期間,我明確了自己大學4年的目標是爭取成為一名軍人。」唐文強告訴記者,和教官接觸過程中,他發現軍人並不是生來強大,背後要付出很多東西。唐文強說,因為之前受過運動損傷,他正在對錶軍人的身體素質,擬定未來4年每天的日程表和訓練計劃,爭取早日體能達標參軍報國。

天津大學退役大學生士兵楊益帆就是在軍訓期間將所受到的教育內化為個人理想抱負。軍訓期間,楊益帆被教官們整齊劃一的隊列動作,乾淨整潔的內務整理,陽光向上的精神面貌吸引。本科畢業後,他前往解放軍陸軍軍官學院服役,如今他回到天津大學,成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

「我衷心希望每一個青年都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武漢大學2018級新聞傳播學院學生史方雅在軍訓期間更加深切領悟了習主席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對青年的期許。

「軍人用生命保家衛國,學子不應忘記歷史使命。未來我會用好手中的筆,記錄祖國現代化路上的篳路藍縷,謳歌輝煌中國的點點滴滴,弘揚中華民族的理想與追求,做一名『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新聞人。」史方雅說。

「網路空間已被世界各國視為影響國家安全、地緣政治乃至國際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成為國家間戰略博弈的新高地。」軍訓期間,在學校舉辦的「我與將軍面對面」講座上,東南大學2018級網路空間安全學院學生陶博文第一次意識到自己選擇的專業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陶博文坦言,最初選擇專業的原因是看好其未來發展方向。但現在,他有了更為清晰的想法:「把專業學好,在這一領域做出一番成績。」

西安交通大學2018級新生孫博揚出生在軍人世家,家裡三代人都有從軍經歷。軍訓期間,他擔任隊列示範班班長,嗓子都喊啞了。他說:「聽了老師們講世界局勢與國家發展情況,迫切地希望自己能早些掌握管理專業知識,畢業後為國家發展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我們希望軍訓能讓清華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育人理念真正影響到學生,培養學生的價值取向。」清華大學武裝部部長熊劍平談起軍訓意義時表示,這一代青年,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強國一代」,這一屆學生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見證者和親歷者,他們畢業時,正是第一個一百年目標實現的時候,希望軍訓能砥礪學生立鴻鵠之志,以天下為己任,激發理想主義,培塑家國情懷,未來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主力軍。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膽忒大!假冒中將欲登機,軍地聯手擒「李鬼」
情侶頭像,軍戀甜蜜蜜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