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張飛的死對蜀漢影響有很大?從曹丕這句話就能看出答案!

張飛的死對蜀漢影響有很大?從曹丕這句話就能看出答案!

曹老闆講歷史

2018-09-1117:42

文/曹老闆講歷史

眾所周知,關羽和張飛不僅是世間少有的絕世猛將,更是蜀漢政權中掌管極大權力的將軍,歷史上關羽大意失荊州,讓蜀漢大好形勢瞬間逆轉,敗走麥城,又讓劉備憤怒之下率軍東征使蜀漢國力一下成為三國墊底,三國時代正式進入三國鼎立時期,可以說關羽的死對整個中華歷史來說都有極大影響的。

那麼和關羽重要性一樣的張飛,他死後對蜀漢的影響又有多大呢?其實,張飛死後,曹操的兒子曹丕曾經說了一句話,一言道出張飛對蜀漢的重要性和他死亡對蜀漢的重大影響。

在三國演義中,張飛的死亡過程被改為因為過度苛責部下最後遭到刺殺,一代猛將死在暗殺之下,然而這只是小說演義中的描寫,和真實歷史卻是相差巨大。

在歷史上,關羽去世後,遠在閬中的張飛率領精兵準備和劉備在江州會和一起攻打江東,為關羽報仇,但就在張飛準備發兵的時候張飛帳下的張達、范強卻密謀殺害了張飛,並且連夜帶著張飛的首級順江前往東吳。

兩者的區別在於,演義中張飛是死在自己暴虐的性格上,但真實歷史上張飛是死在張達、范強蓄意謀殺上,從這一點的區別,就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張飛的死亡是有人在背後操縱。

「以下只討論歷史,不涉及演義」

歷史上也有關於張飛「暴而無恩」的記載,但這隻能說明張飛對部下比較嚴格,並且這個嚴格的程度是張飛手下士兵都能接受的了的。

為何這樣說,真實歷史上的張飛不僅是一個粗中有細的名將,更是能治理好一方地域的好官,這一點從張飛雖然只駐守7年閬中,但卻得到了流傳至今的「良牧」美譽就能看出來,並且張飛率領的精兵是真正意義上的百戰之師,是從荊州帶出來的老兵,不僅戰鬥力高強,而且還都是兵油子,這樣的士兵暴虐的將領是管不住的,只有有手段,有方法的智將才能降服他們。

在歷史上,張達、范強身為張飛手下將領,他們也沒有犯錯,張飛也沒有打罵他們,但是他們卻處心積慮的繞開張飛親兵,殺掉了張飛,並且這兩人在作出這樣惡事之後,還能有組織的經過嚴防的蜀漢陣營逃出去,這都表明有人想要張飛死。

這個人是誰?曹丕一句話給出了答案。

在曹丕得知劉備在張飛死後還決定發兵的時候,說了一句「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分析一下,首先劉備不可能去殺和自己的親如兄弟,並且掌管蜀漢大權忠於自己的張飛。其次,曹丕沒這個必要,所以殺掉張飛的罪魁禍首就明確了,就是東吳的孫權。這個推斷看起來很隨便,然而,確實有足夠的證據支撐。

首先,殺死張飛的張達、范強最後逃往的地方就是江東。其次,早在劉備做出發兵的準備之前,孫權就已經派間諜潛入了蜀漢。最後,殺死張飛的張達、范強最後逃往東吳,東吳竟然接受了他們兩人。這一切都表明孫權在很久以前就開始計算張飛了

孫權為何非要殺掉張飛?這一點從曹丕「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也能看出來,在歷史上,劉備絕對不是一個不同兵法的人,火燒瞭望破這一經典戰役真正的主持人其實是劉備,不是諸葛亮,況且劉備從賣草鞋的成了蜀漢皇帝,不通兵法是不可能的。那麼通兵法的劉備為何要做出曹丕所言的蠢事呢?其實劉備也是沒有辦法!

一開始,劉備的計策是自己從陸地上進攻東吳,張飛作為蜀漢最後唯一一個會水戰的將領帶領從荊州出來的精兵順著水路,進攻東吳。這個計策很是完美,陸地,水路兩方夾擊要是按照這個計策執行下去,打不死東吳,奪回荊州基本上是肯定的事情。但就在張飛準備出發的時候,張飛死了。張飛一死,劉備沒有會打水戰的將領,只能一個人硬著頭皮上,最後被陸遜給燒光了家底

如果說關羽的死是蜀漢走下坡路甚至說是滅亡的開始,那張飛的死就是將這種開始變成了現實,所以張飛的死對蜀漢的影響無疑是不下與關羽。這一點從曹丕一句「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就能看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曹老闆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備說:君可自取,前面有更關鍵的一句,諸葛亮沒聽,蜀國亡了
千古最大騙局:三國時代是華夏人向自己同胞揮出屠刀的時代!

TAG:曹老闆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