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雪芹為什麼要塑造賈探春這個悲劇性人物?其實很有深意

曹雪芹為什麼要塑造賈探春這個悲劇性人物?其實很有深意

黯然銷魂

黯然銷魂

玄觴

00:00/03:56

文/趙心放

《紅樓夢》中探春的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逢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意思是:探春志向高遠精明能幹,由於身逢賈府崩潰邊緣,其才能無從發揮。探春出海遠嫁,清明時節家人江邊揮淚相送。天長路遠,探春只能在夢中與家人相見了。

曹雪芹老先生為啥要塑造探春這個在賈府搞改革失敗的悲劇性人物呢?且聽筆者從探春改革失敗的種種原因伊始一一道來。


(一)探春雖然得到賈母和王夫人的賞識,但卻不知保守派從骨子裡並不贊成改革

王熙鳳作為賈府的實際統治者,性格精明強悍,作風雷厲風行,頗得賈母和王夫人認可,但多年的勞心,加之有吃力不討好的挫敗感和生活方式不健康,身患沉痾無法工作。

怎麼辦呢?

按理說應由王夫人親自登台執掌。但王夫人卻是個坐而論道者,做做人事安排,教訓一下丫頭僕役尚可,去處理具體事務既沒能力也沒興趣。

王夫人不上就該李紈上了。

李紈卻是一個大智若愚的寡婦人家,不熱心公共事務管理,不願得罪人,對下人的渾水摸魚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整天想的是努力攢錢,把兒子賈蘭培養出來。「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王夫人只好請叫她娘卻不是她親生的、受過良好教育,精明能幹的探春出山。

深諳用人之道的王夫人,對探春並不放心,又安排寶釵與探春、李紈組成三人團共同執政,以期鉗制探春。

寶釵屬於保守派,本來賈母和王夫人就在有意識地培養她為下一代的接班人。當出現執政危機時,當然要叫她來經風雨見世面了。

王夫人專門給寶釵打招呼:凡有想不到的事,你來告訴我,別等老太太問出來,我沒話回......寶釵是啞巴吃湯元——心裡有數,自己和黛玉一樣,屬於寄人籬下的外來之人,缺乏群眾基礎,沒有取得合法的女主人地位之前,私下出出主意可以,出頭露面的事兒不幹。

鳳姐也屬於保守派,雖然生病不能視事,但虎死不倒威,說句話兒還是有不小的份量。作為女中強人的她,看重但也嫉妒探春的辦事能力。她比探春世故,深知賈府存在的問題積重難返,為了平衡各方面的關係,不少事情只有敷衍塞責,不能去大刀闊斧去改變。因此鳳姐既要適時地讚許一下探春,但也不會給探春具體支持,有時甚至還巴不得看她鬧出笑話來。

探春的改革搞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賈母和王夫人形同局外人,對改革很冷漠,一直保持沉默。究其原因:

一是改革會暴露出來賈府存的不少問題,大家議論紛紛,造成不安寧,這是賈母和王夫人最不樂意看到的。

二是鳳姐兒都不敢動的「老祖宗手裡的規矩」,探春卻不知深淺偏要去動,侵犯了賈母和王夫人的既得利益,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習慣,這是他們最不願意接受的。

因此保守派的元老們嘴上雖然不說,但內心巴不得改革失敗。


(二)探春由於忌諱自己的庶出身份,對家人很薄情,家人不支持甚至反對她搞改革

探春是賈政與趙姨娘的女兒,系庶出身份。這庶出身份很微妙,既不是被壓在最底層的受害者,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既得利益者,去充當改革的領頭人,從理論上而言是恰當的,但探春由於忌諱自己的庶出身份,與家人關係不融洽,家人們不支持甚至反對她。

探春是在賈母身邊長大的,從小就知道自己身份上的差別,所以她一直動腦筋改變自己不利的境遇,比如想方設法親近王夫人和寶玉,與自己的生母趙姨娘和同胞弟弟疏遠。

賈環是探春的同胞弟弟,關係應該極為親近,但實際並非如此。比如探春給同父異母的寶玉哥哥費心做鞋,卻不考慮為同父同母的賈環弟弟做一雙。親媽趙姨娘聽說後十分生氣,責罵她不知親疏遠近。探春也直白反駁,說誰對她好她便對誰好。

她說起來是自己不看嫡庶,也不看親疏,誰對她好她便對誰好,其實這是在說假話。

探春這麼巴結寶玉,是看中寶玉系嫡出,與寶玉親近就等於與賈母和王夫人拉近了關係。寶玉和大觀園的女孩兒家雖然打得火熱,但內心並不那麼看重探春。

當探春托寶玉幫她出去買些新鮮玩意兒時,寶玉卻說城裡城外都是些俗氣的東西,沒什麼精緻小玩意兒。待探春表明自己想要的是一些好玩的小東西以後,寶玉說幾百文能拉一車回來。寶玉在這方面就不如薛蟠。薛蟠雖是個遊手好閒的天棒槌,對親妹妹寶釵的關心卻十分到位。

可惜的是,探春不留意觀察這些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

探春的親舅舅死了,寶釵和李紈默認發四十兩銀子喪葬費,但探春只同意發二十兩。親媽趙姨娘來吵鬧。探春沒認識到問題的複雜性,作了一番解釋沒說通後,就說出了一番六親不認的狠話。

探春說自己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現在那裡又跑出一個舅舅來……誰不知道我是姨娘養的,過一段時間就翻出來說說,生怕人不知道。

探春把剛升了「九省檢點」的王夫人的兄弟王子騰當作自己的親舅舅,不管這個親舅舅認不認自己,反正她是當定這個外甥女了。因為自己的親媽是奴才出身,親媽的弟弟當然也就是奴才,自己就不願意認當奴才的親舅舅了。

後來平兒來傳達鳳姐的意見,舊例雖是二十兩,再添些也使得。鳳姐、寶釵和李紈見風使舵,都當了好人,可探春依舊「維持原判」。把矛盾集中到自己身上,對待親生母親如此冷漠無情,無非就是一個目的,樹立自己的威信,得到王夫人的認可和賞識。探春沒想到,這麼輕率處理問題也是自己搞改革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賈府里的其他人,積極支持的人微言輕,既得利益者消極對待甚至搞破壞

探春是一個改革的實幹家,且不說省掉了寶玉每年在學校的8兩銀子點心錢;把女兒家用的脂粉原來由買辦代購改為自己採購,精簡了買辦......這裡說說探春的大手筆搞「土改」。

探春借陪賈母到賴家吃酒之機,考察學習到了賴家實行責任制以園養園,還有一定經濟收益的經驗,回來後就雷厲風行地幹起來,調動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湧現出了祝媽、田媽等一批優質承包戶,他們愛園如家,對亂折一朵花的人都要訓斥。

但勞動者人微言輕喲。

賈府里有的奴才,如王善保家的、吳新登家的,因為他們的既得利益受到損害,心裡十分不甘,就挖空心思鑽空子、找茬子,給探春過不去,最終是想把其拉下馬。

賈府的情況相當複雜,同樣是小老婆,有家養和外來的兩類,其親屬去世後的喪葬費發放有所區別。

因此不管探春按那個標準發放,都有一埸好戲等著的。挑唆趙姨娘來鬧,就是那些有既得利益的奴才們設的套。假如發了四十兩,趙姨娘不來鬧,他們也會以另外的借口挑動其他人來鬧的。探春這麼不近情理不講方法的獨斷處理,恰恰就中套了喲!

(四)筆者文末點評

且不說探春在處理具體事務上存在的問題,也不說探春如何盡心儘力辦事,探春是想賈府舊貌換新顏,而賈母和王夫人是想循規蹈矩得過且過混日子,由於思想路線上的南轅北轍,因此探春到頭來不僅得不到賈母和王夫人的賞識和認可,還成了對立面和內鬥的犧牲品。

結果嘛,改革宣告失敗賈府恢復原貌,探春的前途唯有離開賈府出海遠嫁。

《紅樓夢》中有眾多的女性人物,曹雪芹老先生以通過描寫探春這個具有特殊性格的女性人物,在一個封建大家族搞改革失敗的經歷為縮影,來說明整個封建社會已病入膏肓,最終逃脫不了消亡的命運,不管任何形式的改革,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會員。

熱文推薦:

《水滸傳》里林沖是個憋屈窩囊的好人?

《紅樓夢》中其實沒有一句真正的北京土話

《紅樓夢》里迎春的命運實際上是對三從四德的諷刺?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讀《水滸傳》之步步驚心之二:這些傢伙是人嗎?
遼朝猛將高模翰有多猛?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