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可穿戴設備和電話指導可以幫助外周動脈疾病患者嗎?

可穿戴設備和電話指導可以幫助外周動脈疾病患者嗎?

圖片來源:pixabay.com

多項隨機對照試驗證實,有指導的跑步機鍛煉能顯著改善下肢外周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患者的步行能力,所以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的臨床實踐指南工作組推薦,將此健身運動列為PAD患者的一線治療(IA類推薦)。然而,每周去運動中心進行有指導的跑步運動健身可能是一種負擔或累贅,這會讓很多的PAD患者的參與度下降。

實踐指南還推荐居家步行鍛煉來治療PAD(IIA類推薦)。這條推薦是基於3項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而作出的。在這些試驗中,受試者進行居家運動干預,並需要定期前往醫學中心就診(每1~4周一次)。對於PAD患者,與定期至醫學中心就診的運動干預相比,不需要定期就診的運動干預可能更為容易接受和執行。然而,目前還未見任何相關的隨機對照試驗報道。

美國西北大學費因伯格醫學院的McDermott MM博士等組織了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HONOR研究),以評估包含可穿戴設備運動監測和電話指導的居家健身干預(無需定期就診)是否能更好地改善PAD患者的步行能力。

3個美國醫學中心的200例PAD患者(2015年6月18日~2017年4月4日)被隨機分配至居家健身組(99例)或常規醫療組(101例),觀察9個月。末次隨訪日期為2017年12月5日。

居家運動組患者在第一個月內進行每周1次的醫療中心就診,然後接受8個月的可穿戴設備運動監測和電話指導訓練。常規醫療組(101人)不接受現場課程、主動運動或訓練干預。主要終點為隨訪9個月時6分鐘步行距離的改變(具有臨床意義的最小差異:20m)。

結果發現,200例受試者平均年齡70.2歲,女性52.5%,其中182例(91%)完成了9個月的隨訪。居家健身運動組和常規醫療組患者的6分鐘步行距離的平均改變值為5.5米和14.4米(差異為-8.9米,P=0.31)。居家運動健身加重了患者的PROMIS疼痛干擾評分,居家健身組和常規醫療組患者的9個月的平均改變值分別為0.7和-2.8(差異為3.5,P=0.002)。兩組的WIQ評分、SF-36身體功能評分、PROMIS移動或社會角色滿意度評分均無顯著性差異。

該研究認為,配以可穿戴技術和電話指導的居家運動健身干預不能有效改善PAD患者的步行能力。

參考文獻: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8;319:1665-167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新知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發現骨關節炎新基因位點
Tildrakizumab獲批治療中重度銀屑病

TAG:生命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