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拓牛智能垃圾桶體驗:很方便,但不夠智能

拓牛智能垃圾桶體驗:很方便,但不夠智能

自從大學期間心血來潮買了個 Google Home,家裡(我的意思是我房間里,客廳我管不著)不知道怎麼的就多了一系列智能設備。所以在拿到拓牛智能垃圾桶後,我對這個可以自動換袋的「智能垃圾桶」相當好奇。但用了一個月之後,我覺得這裡的「智能」與我想像中的智能還有一段差距。

我這裡並不是說這個垃圾桶做的不好,說實話我還挺喜歡這個垃圾桶的(真香),只是覺得就目前而言還沒有垃圾桶能達到我心目中的智能的程度,充其量只能說是自動垃圾桶。所以我想借這次機會跟大家聊聊拓牛智能垃圾桶與其他智能垃圾桶之間的差異,順帶分享一下對於「智能」垃圾桶的看法。

大家都能做到的

感應開蓋可以說是各類「智能」垃圾桶的必點技能(不過有些產品就只點了這一個技能):手掌在垃圾桶識別區上方稍作停留,垃圾桶的蓋子就會自動打開;手掌移開 3 秒後蓋子就會自動合上,個中差異主要體現在識別範圍與識別速度上。

在剛開始使用的前半個小時里,這款垃圾桶讓我想起了那些無論怎麼伸手都不會開啟的感應式水龍頭。但熟悉它的識別區域之後,確實能做到伸手必開,在兩隻手都拿著東西的時候還是挺方便的。不過拓牛的感應距離大概有 30 厘米,如果放在桌子下使用的話很可能打開後就關不上了。

除此之外,拓牛這款垃圾桶還有不少提升空間,雖然它識別速度還算出色,但桶蓋打開所需的時間還有待提升。根據測試結果來看,從「桶蓋打開」到「桶蓋完全打開」耗時大約要 0.8 秒,而且聲音不小。雖然時間不算久,但用起來依然不如傳統的非智能垃圾桶。

至於用手拉開蓋子,我不太推薦這麼做,原因如下:首先,手動打開可能會對機械結構造成損壞。在感應開啟模式下,手動開啟時能感覺到明顯的阻力變化,不過手動開關模式下開啟時的阻力小了很多。第二個原因是出於異味控制的考慮,拓牛智能垃圾桶的桶蓋設計較為嚴密,想要自行打開需要用手將桶蓋扣出來。考慮到扔垃圾時手上並不方便,我不推薦手動打開。

雖然容量相近,但「智能」垃圾桶的開口大小與傳統垃圾桶差距較大

供電方面這類只能垃圾桶不外乎內部供電或者外接電源,其中內部供電可以分為可拆卸電池與不可拆卸電池兩種,拓牛採用的就是不可拆卸電池的方案。我覺得對於這種家用垃圾桶而言,不可拆卸電池比可拆卸電池更方便一點:假設你的垃圾桶馬上沒電(或者已經沒電),你需要將垃圾拿出來、將蓋板打開、更換電池、將蓋板蓋回、重新綁好垃圾袋。但充電類的產品就只需要將垃圾桶搬(踢)到電源旁邊,把線接上就可以了。

至於充電及續航時間,官方給出的建議是每月一次、一次 10 小時,就充電與續航時間來說拓牛還是有進步空間的,畢竟充電十小時幾乎就意味著要把垃圾桶在電源旁放半天了。附近有電源插座那還好說,如果要把垃圾桶專門放到插座旁邊充電 10 小時,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只有拓牛做到的

對於一個丟垃圾都嫌麻煩的人來說,我寧願把整個垃圾桶丟掉也不願意自己換垃圾袋(所以我買了 50 只快遞箱當垃圾桶)。淘寶或者京東上有不少「自動換袋盒」,但他們的原理只是將一卷的垃圾袋固定在垃圾桶的內部,每用一個就會將下一個袋子抽出來。但最重要的更換步驟還是要自己將垃圾袋撐開、綁好、鋪平;但拓牛就不一樣了。

按住正面唯一的一顆按鍵(其實也不是按住,因為這是一顆觸摸按鍵),垃圾桶會自動將垃圾袋的開口收攏,然後進行加熱封口。封口密封完成後桶蓋會自動打開,我需要做的就只是將打包好的垃圾袋取出。內部感測器感應到桶內沒有垃圾後會合上垃圾桶的蓋子,桶內的風扇將開始工作,把下一個垃圾袋服服帖帖地鋪好。我需要做的就只有將垃圾袋拿出來,以及定時(一般一個月左右)更換垃圾盒。

至於垃圾盒,拓牛可能是想走噴墨列印時代的墨盒路線,這款垃圾盒能且僅能從拓牛處購買,電商平台上尚未出現任何第三方垃圾盒。售價方面拓牛智能垃圾桶售價 299 元,容量 15.5 升,附贈一個垃圾盒。補充裝垃圾盒一組六個,每個垃圾袋長度為 12 米,一組承惠 69 元。按照我一天一換的用量來算一組夠我用半年,平均每天大概 0.4 元。雖然比起傳統的垃圾袋要貴,但比起我之前買的 IKEA 封口垃圾袋,這個要便宜(且方便)不少。

加熱打包,保證了每個垃圾袋的氣密性,非常適合廚房

在體驗期間,我把拓牛放在了廚房當作處廚餘垃圾桶。按照平時家裡的習慣,下午五點開始準備晚飯,六點半開飯,八點開始收拾廚房,期間產生的各類垃圾在簡單分類(要是沒有垃圾分類的習慣不分類也可以)後都可以直接倒入桶中,收拾完後直接打包,免得湯汁泄露或者散發氣味、比傳統的垃圾袋要方便不少。

為什麼我覺得他們都不夠智能

不過就像我開頭時說的那樣,這些「智能」垃圾桶在我看來都算不上智能。拓牛會根據容量狀況自動更換垃圾袋,還算有些智能的意思在裡面,但其它品牌的「智能」充其量也就是自動垃圾箱,跟智能完全扯不上關係。

如果按照「智能家居設備」的要求來看待這些「智能」垃圾箱,在我看來沒有一個能及格的。不是,不要誤會,我不是針對拓牛,我是說在淘寶京東上的各種垃圾桶,都不智能。

在我看來,一個真正的智能垃圾應該實現下列場景中的任何一個:

能自動將垃圾分類存放;

在垃圾袋耗盡前通過智能中樞(比如小愛同學或 Google Home)提示我要購買新的垃圾袋;

與人體感測器聯動,在深夜沒人走動時自動打包;

與掃地機器人聯動,可以自動更換掃地機器人的垃圾盒且為掃地機器人充電;

與溫度/濕度感測器聯動,在高溫/高濕時定時打包;

......

如果能做到這些,我認為這款垃圾桶可以冠以「智能」的名號,但如果僅僅是做到了識別開蓋你們就是說自己智能垃圾桶,會不會有點「見著風就是雨」的感覺。在我看來如果這些垃圾桶想要標榜智能,那就必須要提高各自的「智能」程度,多的我也不要求了,Amazon 的 DASH 按鈕你總得做一個把?

對於拓牛來說,還有更大的問題

拓牛選擇使用垃圾盒而不是普通的垃圾袋,在我看來可以理解,畢竟這種銷售模式主要就是靠著垃圾盒來回本。但問題是拓牛並未提供垃圾盒的回收方案,也就是說用完的垃圾盒只能當作普通的塑料垃圾來回收,而拓牛也需要採購新的原料來製造垃圾盒,整件事情變得非常不環保。

拓牛智能垃圾桶需要使用專門的垃圾盒

既然這種垃圾盒只由拓牛銷售,也只會用於拓牛的垃圾桶,那如果拓牛可以對這些使用過的垃圾盒進行回收的話,對廠商、消費者都是一件好事:廠商可以直接在清潔後對回收的垃圾盒進行二次裝填,降低生產成本;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垃圾盒。回收機制建立之後也可以進一步培養用戶習慣,不是像現在這樣,用完就只能當作一般塑料來回收。

所以這款垃圾桶值不值得買?

如果拋開「智能」的屬性,只把它看作一個可以自動封口換袋的垃圾桶,我認為價格還是稍微有點高,而且它只能使用特定的垃圾盒,後期成本比起傳統垃圾桶要高上不少。我建議各位在選擇時先放下「智能」的賣點,只看你是否需要一個自動打包的垃圾桶。

至於電商平台上那些把「自動」當「智能」的垃圾桶,希望它們有朝一日能想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智能」吧。

優點:

1. 自動打包,熱塑封口,使用方便;

2. 內置電池。

缺點:

1. 智能還處於噱頭階段;

2. 需使用特定垃圾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你心目中未來的手機是什麼樣子?
今年的 iPhone 最佳攝影作品出爐了!

TAG:數字尾巴 |